清朝最後的忠臣,曾爲溥儀打下西北江山,死後溥儀親自前往弔唁

本文所有史料均來自於《我的前半生》一書,作者保證史料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自武昌起義之後,各地起義不斷,清政府掌控的區域越來越小,但是苦於手中沒有軍隊,清帝溥儀也沒有任何辦法,只得看著自己的領地一點點消失,一年之後,辛亥革命爆發,各地紛紛舉旗反清,溥儀被迫退位,清朝大臣們也紛紛離開溥儀,加入民國政府。

清朝最後的忠臣,曾為溥儀打下西北江山,死後溥儀親自前往弔唁

但在此時,卻有一位滿清大臣,舉起了勤王的旗幟,帶領自己手下軍隊,接連攻下十幾座城池,在西北,給溥儀打下了半片江山,此人叫做升允,自皇太極入關以來,家族世代為清朝服務,身為滿正黃旗,升允並不想其他的八旗子弟一樣,整日逗鳥玩樂,而是苦讀兵書。

清朝最後的忠臣,曾為溥儀打下西北江山,死後溥儀親自前往弔唁

升允為官及其正直,當時慈禧六十大壽,各地官員紛紛獻禮,但是升允卻堅持不上供,反而還規勸其他官員,說這樣不但勞民傷財,而且還有損國威,讓他們也不要獻禮,此舉惹怒了慈禧,但是因為其家族勢力,慈禧只是給予警告,並沒有將升允撤官。

清朝最後的忠臣,曾為溥儀打下西北江山,死後溥儀親自前往弔唁

升允對溥儀復辟不遺餘力,甚至前往蒙古,和蒙古的公主秘密商談,讓她出兵回覆清朝,但是此舉沒有成功,升允只得另找出路,當時升允手中有四十多營的兵馬,一路所向披靡,許多郡縣紛紛投降,陝西完全落入了升允的手中,而那些規勸升允罷兵的官員,也被升允給全部斬首。

清朝最後的忠臣,曾為溥儀打下西北江山,死後溥儀親自前往弔唁

與升允一起竭盡全力的,還有張勳,在看到升允企圖依靠蒙古勢力復辟的失敗後,升允與張勳不惜四處遊走,極力勸說,後來升允親自前往日本,找到日本首相尋求幫助,而兩人竟然獲得了成功,在張勳的領導下,溥儀成功復辟,再次登上了清朝皇帝的位置,而張勳也被升為了大學士。

清朝最後的忠臣,曾為溥儀打下西北江山,死後溥儀親自前往弔唁

這個復辟僅僅持續了二十天,溥儀再次退位,升允也徹底對失去了期望,與溥儀一起前往了天津的日本租界,在那裡安度晚年,1931年,升允在天津去世,溥儀聽後傷心欲絕,親自前往弔唁,而許多的滿清遺老遺少們,也懷著悲痛的心情,前往弔唁。

清朝最後的忠臣,曾為溥儀打下西北江山,死後溥儀親自前往弔唁

許多人說升允和張勳一樣,是愚忠,兩人一個滿人,一個漢人,在清朝滅亡後,仍然竭盡全力,想要復辟,這樣做雖然是在抵抗歷史的車輪,任誰看都不可能成功,但是兩人支撐兩人心中唯一的信念就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既然是清朝的大臣,那麼無論生死,一生都是清朝的大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