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景是個技術活:好萊塢「外聯製片」手把手教你如何「填坑」

前言:

如果說好萊塢是一座工廠,那這裡除了充當門面的大咖明星,還有在幕後各個環節維護工廠正常運轉的幕後工作人員。今天我們整理了一位好萊塢外景主任的訪談,他現在在亞特蘭大工作,拍過的電影作品有《塞爾瑪》、《會計刺客》等。通過這篇文章,可以全面地瞭解到好萊塢外聯製片的工作流程、職業劃分、晉升流程。為了閱讀起來通俗易懂,編輯時略有增刪和修改。

選景是個技術活:好萊塢“外聯製片”手把手教你如何“填坑”

在好萊塢,選景的工作由一個叫選景主任的崗位完成,在國內這個工作是由外聯製片承擔,他們負責影視項目的外聯工作,主要包括場景場地的尋找和談判,現場執行的外聯協調,還包括吃住行的管理和調度。兩個不同體系的崗位,雖然所做工作類似,但卻很不一樣。

有意思的是,好萊塢的選景主任為了電影的順利完成,所要面對的是跟國內一樣複雜的外部環境,要處理的棘手問題不會比國內少,諸如原定下來的酒店大堂突然不讓拍攝了,被拍攝地街道的居民投訴,在黑幫危險地域拍攝等等情形。

選景工作分四步

衛斯理哈根給多個好萊塢製片廠擔任選景主任長達21年。最近參與的兩部電影作品是《隱藏人物》(Hidden Figures)和蒂姆·羅斯主演的《塞爾瑪》(Selma),在好萊塢是非常優秀的選景主任。

選景是個技術活:好萊塢“外聯製片”手把手教你如何“填坑”

《塞爾瑪》(Selma)劇照

通過他的介紹,歸納一下,選景工作分為以下四大步:一、從劇本當中拆分出地點,二、列出地點清單供主創選擇,三、確定最終清單併到實地核實,四、最終確定地點和當地簽約獲得許可。

選景主任可以同時服務電影和電視劇,他也是最早接觸到劇本的人,最初合作對象主要是美術設計,如果是電視劇,還和製片人合作,電影則是和導演。

一 從劇本中分拆地點:

選景主任根據劇本的情節需要,把劇本拆分成不同的地點,然後考慮什麼是現實可行的,是尋找一個地點還是選擇搭景。電影要更復雜一點,因為電影所需要的場景地理分佈更廣。

衛斯理哈根是第一個親自到達製片們想要的拍攝地點並決定此地的拍攝是否可行的人,他可能會去到美國的任何地方,不過現在的退稅激勵政策已經縮小了選擇範圍,讓這個過程變得更加簡單。

二 列出地點清單供主創選擇:

早期選景主任跟創作團隊會有很多創意方面的討論。選景主任需要知道關鍵決策者對於所拍的電視劇和電影是如何構想的,然後根據這些討論選擇地點。要把想法和製片人、導演、美術設計的想法相結合,就必須提供足夠多的地點供選擇。

在大片廠制度下,有時甚至在導演被聘用之前,選景主任和美術設計就開始拍攝的準備工作了。選景主任會給美術設計提供成千上萬的照片,接著一起進行篩選,把一個最終的清單給到導演。然後和導演一起對最終的選景進行定奪。

在篩選地點的過程中,會有很多因素需要被考慮,以保證這個地點可以使用,考慮的因素包括拍攝期的天氣怎麼樣,這個地方會不會在需要春天的時候變成冬天,以及選擇這個地方,演員們是否有檔期等等,這個過程需要極其注重細節,並且不斷地談判,試圖在創意設想和實際操作之間尋找到一個完美的平衡。

三 確定最終清單併到實地核實:

當有了最終的清單之後,會有技術考察員去核實地點是否滿足創意部門的需求。

創意部門會有很多特別的要求,比如“我想要在樓的那個角落安一個燈。那會是個夜間的場景;我想要這個摩天大樓的這一扇窗戶裡面透出室內光,然後其他所有的窗戶都沒有光;我想要一輛車從那個角落衝過來和這棟樓前面的另一輛車相撞。”等等奇怪的要求。

選景是個技術活:好萊塢“外聯製片”手把手教你如何“填坑”

《黑客帝國2:重裝上陣》搭建公路拍攝

技術考察員到了現場需要保證地點是可以使用並且安全。燈光設備能不能到現場,是否有地方停貨運車,群眾演員在哪裡等候等等問題也需要考慮。

四 最終確定地點和當地簽約獲得許可:

當有了選景清單之後,選景主任就可以開始組建團隊了,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獲得許可和合約,這個過程是和私房屋主、商戶和市政府或州政府談判。

這是個很艱辛的工作,需要很大的支持,特別是為電影準備的時候。已經變成一項巨大的工程。需要有經驗,腳踏實地有前瞻性可以預測問題的人。團隊對於選景來說很重要。

電視劇相比於電影在選景時要簡單一些,整個過程可以在幾周內能完成。有時候製片人給一個劇本說“我們明天就需要!”這很考驗選景主任,他必須要知道短期內的可行方案。電影製作會有三至六個月來準備。所以,兩者的時間壓力會很不一樣。

選景部門有清晰的職業劃分和晉升流程

好萊塢的選景部門會有一個內部職業結構和晉升機制,不同的級別代表了不同的能力,衛斯理哈根說,一般來說選景部門會有一個選景主任和幾個主要選景助理,大一點的製作還會有一個選景督導。這幾個職位都由職場老將擔任。

除此之外還會有選景助理,是個入門級的工作。他們的職責包括但不限於維護拍攝現場秩序,比如解決現場的狗叫聲。他們會負責從拍攝區域的住戶那裡得到許可拍攝的簽名。

在洛杉磯,工會設置了清晰的選景部門職業劃分和晉升流程。必須要先當一段時間的選景助理才能成為主要選景助理,主要選景助理之後才是選景主任。同樣的,如果選景主任因為找不到工作想接受一個主要選景助理的工作,那麼在接下來的一年內都不能再擔任選景主任的職位。這個過程迫使這個行業的人去思考自己的職業發展並保證了每一次晉升所能達到的技能水準。

當然,這種職業劃分,在遠離洛杉磯的地方,比如不那麼嚴格的地方比如亞特蘭大,因為選景人才的稀缺,也可以有所變化,有人可以在一個電影擔任製片助理然後在下一個電影項目裡擔任選景主任。選景主任非常依賴於他們助理的技能和經驗。沒有一個強大的團隊,你可能會遭遇明明在準備階段就可以避免的隱患。

管理選景地點需要許多的工作。這不僅是一個創意性的過程同時也是後勤。在平衡開銷、日程表和操作性的同時還要保持創意方面的構想是一件很難的事。這個工作需要很多方面的技能,沒有一定的訓練是無法直接上手的。

如何搞定取景地的住戶和政府部門?

獲得取景地允許拍攝的許可可能是選景主任工作當中最難的部分了,這就像是記者說服採訪對象接受採訪一樣,需要很高的技巧,並動用各種方式。

選景主任在最終確定將使用一處取景點後,最大的任務就是獲得許可並拿到合約了,如果要在一處辦公樓拍攝,可能就需要跟對方簽訂合約,談定價格,以保證可以自由使用,比如在半夜開燈。然後再去找市政府獲得許可,獲得交管部門和交警隊的合作,進行街道封鎖和交通改道。

選景是個技術活:好萊塢“外聯製片”手把手教你如何“填坑”

《蝙蝠俠:黑暗騎士》在廢棄停車場搭景的醫院

衛斯理哈根說,他經常會聘用一個擁有自己安保團隊的獨立安保警官,討論交通計劃、街道封鎖、人行道封鎖以及其他種種問題。出於安全的考慮,他必須封鎖掉拍攝附近的絕大部分區域。劇組必須要能夠控制拍攝的環境,而那對於在離開攝影棚的情況下是十分困難的。人們畢竟是在這些區域工作和生活的。有一個專業的安保計劃對於獲得市政府的批准也是很有用的。

這是涉及面很廣很漫長的過程。常常因為錢或者有時候因為法律責任導致合約總是籤不下來。許可的話通常是關於法律責任的問題。市政府希望劇組保證安全,不給交通、居民和當地商戶造成不必要的擾亂。如果居民和商戶不高興,市政府會關注他們的意見從而導致劇組的工作越來越難。

有一次,衛斯理哈根為了一個電影需要把整條好萊塢大道封鎖掉。他必須和街上的每一個商戶說話然後根據每一戶受拍攝影響的具體情況簽訂單獨的條約。劇組只是需要在拍攝的時候有人進出商店,或者把窗戶改裝一下讓它看起來像是在經營另外一種生意。所有的這些具體的變化都會影響到談判和價錢。這種工作要求一種特定的能力:要能夠和所有人溝通。可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而他們對於劇組的工作和目的有著不同的解讀。許多人以為電影公司的銀行賬號上有無限的存款所以可以隨意花錢,衛斯理哈根說,那不是真相,選景主任其實預算十分有限。

儘管有這些困難,衛斯理哈根還是很喜歡這份工作,因為它總是充滿變化。他去過很多沒人去過的地方。他幾乎踏足過洛杉磯和亞特蘭大市區的每一座樓房的天台,見過許多有趣的住戶和商戶。他必須要和他們說話,因此也瞭解了他們的生活。這是一種非常棒的學習體驗。

衛斯理哈根還曾和幫派談判過,幾年前他擔任丹尼·加農(Danny Cannon)和傑瑞·布魯克海默(Jerry Bruckheimer)製作的一個華納兄弟的警匪片項目的選景主任。他們當時在洛杉磯東部拍攝一場槍戰戲。結果挑選了那片區域內最動亂最兇險的社區,時常可以聽到槍聲。

但是他們還是敲響每一戶人家的門,和每個人談話。無論拍攝什麼都需要獲得這些許可和簽名。然而在那樣的社區,他們會更不情願講話。花園的柵欄裡隨時準備攻擊的狗看守著,就怕有人跨越柵欄!

衛斯理哈根最後聘請了一個跟幫派合作過的人。他在那片區域內為人所熟知,因此對於劇組的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會教劇組“那邊的那棟樓?你需要給他們一千美元。”

在這個情況下,無論說什麼劇組都盡力滿足,確保那裡的居民知道劇組只是在拍攝電影,從而防止劇組的器材被偷或者運輸車被尾隨。在這種情況下,付多大的代價找到一個幫忙通路的人都是值得的,否則只會最終花更多的錢去解決更大的問題。

選景部門預算一般是100-200萬

當一部作品開拍之後,選景部門可能就面臨著新的工作和挑戰,按照衛斯理哈根的說法,就像是上了一輛高速運轉一不小心就要摧毀的火車。選景部門的工作就是讓這輛火車行駛在正確的軌道上。

項目開拍後,導演的想法總是在改變或發展,而這些都是需要去應對的,一個導演會說“我昨晚在想,我知道我們在過去三個月一直在討論這一個選景,但是現在我有一個新的想法!”

選景是個技術活:好萊塢“外聯製片”手把手教你如何“填坑”

《珍珠港》中的一場爆破戲曾花費550萬美金

選景部門可能凌晨兩點還沒睡,只是為了搭建大本營,選景部門還要保證劇組有地方停車,保證班車可以到達拍攝地,有沒有足夠的地方搭建拍攝現場的裝置,保證劇組的人有地方吃飯,如果下雨了有地方躲雨,甚至還要考慮移動廁所有等等問題……衛斯理哈根以訴苦式的口吻表示,選景部門是最早到最晚走的。

衛斯理哈根透露,選景部門在一部電影當中,所分到的預算大概是一至兩百萬美元,如果是拍電視劇,每集有大概二十萬美元的預算。這樣的選景預算要面對各種經常出現的突發狀況,是極大的挑戰,在拍攝開始之前永遠不知道會遇到的臨時開銷。超額預算常常出現在安保、警察、消防和許可方面。選景主任必須重點保證有辦法支付這些費用。

意外總是難免的,衛斯理哈根回憶拍攝《會計刺客》(The Accountant)時,曾經面臨了一次日程表的大變動。那時劇組選擇了一家高端酒店大堂,這家酒店給了劇組星期一凌晨兩點到六點的時間窗口進行拍攝,也是唯一的拍攝時間。

選景是個技術活:好萊塢“外聯製片”手把手教你如何“填坑”

《會計刺客》(The Accountant)劇照

原本一切都已經安排好了,但是主演本·阿弗萊克(Ben Affleck)突然收到了去參加奧斯卡頒獎典禮的邀請,典禮時間和在酒店拍攝的時間剛好衝突了。衛斯理哈根給酒店打電話解釋,但是酒店拒絕了,也不願意再另外安排時間段給劇組。

製片人讓衛斯理哈根自己去解決這件事。衛斯理哈根想盡一切辦法試圖讓對方讓步,但是依然被拒絕。最後,華納兄弟的一位高層給酒店老闆打了個電話最終得以解決,但劇組最終也額外支付了兩萬五千美金去完成這個拍攝。原本預算就緊張的衛斯理哈根沒法在部門的預算裡拿出這筆錢,最後的解決方案是,製片人從其他的預算裡調取了這筆支付費用。

-The End-

參考資料:內容來自於《勞動之聲:全球好萊塢的創意、技術和衝突》

編譯:徐箏

設計:溫馥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