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腾讯、谷歌融资,市值达到50亿美元!看Go-Jek如何成为独角兽

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街头,可以看到许多穿梭在拥挤车阵中,戴着绿色安全帽、穿着绿色上衣的摩托车骑士,这是印度尼西亚手机叫摩托车服务"Go-Jek",有些人称他们是"绿骑士军团",这么大的阵仗,要先从印度尼西亚特殊的交通状况说起。

印度尼西亚人口高达2.6亿,光是首都雅加达就有约1千两百万人口,因为基础交通建设并不完善,加上午后的阵雨经常让路面积水,每天上百万涌进市中心上班的人就这么让雅加达长年处于塞车状态,因此可以灵活穿梭在车缝中的机车,成为首选的交通工具。

也因为如此,在印度尼西亚随处可以看到摩托出租车,司机们通常会聚集在人潮聚集的商场、办公室,只要走过去跟司机议价就能出发。但这类交通模式却有很大的问题,比如品质参差不齐、司机漫天喊价、缺乏诚信,又或者临时想搭车却找不到可以载客的司机。

获腾讯、谷歌融资,市值达到50亿美元!看Go-Jek如何成为独角兽

车费透明、培训司机,建立品牌形象

"我暑假实习的时候,会去和路边司机聊天,了解一下他们的状况。"这些状况都看在今年34岁的马卡瑞姆(Nadiem Makarim)眼里。从小在印度尼西亚长大的他,后来在美国布朗大学、哈佛MBA完成学业,他与Grab创办人安东尼·谭(Anthony Tan)还是本科好友。透过与司机的第一线交流,马卡瑞姆发现司机每天都要工作十几小时,却只接到四、五笔生意,几乎大部分的时间都浪费在等待客人上门。

这些第一线的观察,让马卡瑞姆看见其中的商机,于是他2010年在印度尼西亚推出手机叫车服务"Go-Jek",名称来自于印尼语"载客摩托车"(Ojek)的谐音,主打用手机就能叫摩托出租车。"我们刚开始创业时,很多人都不觉得印度尼西亚摩托车产业会有救。"马卡瑞姆回忆:"深入了解以后,我发现,这个被一般人认为是冷门行业的生意,其实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Go-Jek从一个简易的叫车中心开始经营,一开始只有20多名司机,马卡瑞姆表示,"在Go-Jek刚成立的时候,很多人都告诉我们,要把一项服务做到精细,要是做得不够好,就会被拥有更好技术、更多资金的玩家超越。"

获腾讯、谷歌融资,市值达到50亿美元!看Go-Jek如何成为独角兽

Go-Jek的出现,大大改变了印度尼西亚摩托出租车过去杂乱无序的产业生态,透过手机App制定统一定价模式,同时投入资源培训自己的司机,并要求司机穿上统一制服、安全帽,透过品牌形象的建立,让"摩托出租车"无论在当地人或是观光客眼中,成为一个安全、透明及可以信赖的代表。

除了叫车,还经营送餐、按摩服务

从一开始的20人司机车行,到现在Go-Jek旗下已经拥有25万名司机,"我希望10年、20年后,Go-Jek仍是人们热衷讨论的话题,因为它证明了科技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马卡瑞姆对于Go-Jek的想像可不只有手机叫车而已,近年更进一步推展服务范围,像是送餐服务Go-Food、电商服务Go-Mart、快递服务Go-Send、电子支付Go- Pay,最特别的是还有提供上门美容按摩的Go-Massage。"客户会遇到各种生活中的大小问题,而我们打造的产品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马卡瑞姆认为,因为亚洲地区智能手机普及率升高,加上亚洲消费者偏好一站式的服务平台,在一个Go-Jek的App中,就能一次满足这些需求,概念上有点像是印度尼西亚版的微信。

获腾讯、谷歌融资,市值达到50亿美元!看Go-Jek如何成为独角兽

花了8年时间,如今Go-Jek在印度尼西亚市场大获成功,市值达到50亿美元,是印度尼西亚第一家本土独角兽,今年2月才刚获得来自Google、腾讯、红杉资本等投资人15亿美元的融资,Go-Jek想藉由在印度尼西亚打下的基础,进军东南亚市场。

Go-Jek平台上衍生的服务,就是一个非常在地化的企业,细腻观察在地需求后,所提出的答案。这也是为什么今年3月Uber宣布将东南亚业务的经营权卖给另一个东南亚叫车霸主Grab,也让新加坡的Grab与印度尼西亚的Go-Jek正式形成两强对决的局面。

先前Go-Jek营业范围仅限印度尼西亚,今年5月宣布投入5亿美元,要拓展越南、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市场;今年8月已经开始在越南、泰国市场做小规模测试,让东南亚霸主Grab的地位受到挑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