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蓝家大院:“九厅十八井”格局——客家民居的活化石

四川省三台县,历史上的潼川府府治所在地,为川东襟喉之地,历史悠久,素有“川北重镇,剑南名都”的美誉。

在三台县石安镇,坐落着一栋规模宏大、古拙质朴的清代院落——蓝家大院。在这错落有致、古朴幽静的大宅院里,隐藏着一段辉煌的客家移民历史。

三台蓝家大院:“九厅十八井”格局——客家民居的活化石

蓝家大院俯瞰全景。

历史沉淀在这不为人知的小山脚下,近300年如一瞬。蓝氏先祖蓝兆义不顾蜀道艰险,辞别故乡,远涉6000里来到这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终成大业。

遥想当年,正是无数像蓝兆义一样的祖辈们携家带口,告别桑梓,远赴巴蜀开基立业,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才能得以昔日重现。

九厅十八井——典型的客家民居格局

蓝家大院坐落在三台县石安镇,老地名天宝观,已历风雨300载,现为县级文保单位。

此地四面群山环绕,溪涧从环山流向地势平坦的中部,形成一个小型灌溉区。

蓝家大院建造在这片沃土上,整座房屋坐东南朝西北,背靠青山,依山势错落起伏。

三台蓝家大院:“九厅十八井”格局——客家民居的活化石

蓝家大院大门。

大院布局为“三堂四横”式(其中左侧外横屋已损毁),结构呈中轴对称,层次丰富,秩序井然。

大院中轴线横向排列三进,每进房屋拾阶而上,逐次升高。

这三进依次排列的厅堂,组成了蓝家大院的中轴线,加上两侧的厅堂,构成“九厅”。

三堂左右各有两横厢房,厅堂与厢房(横屋)组成大大小小56间房间,12个天井,这是典型的客家民居“九厅十八井”的格局。

“九厅十八井”一般用来形容建筑规模宏大,厅堂和天井院落多,“九”和“十八”不一定是确指。

第一进5道大门,取“五福临门”之意。中门最为宏伟,门上悬有一个面目狰狞的木刻“吞口儿”,口含宝剑。

“吞口儿”又叫“泰山石敢当”,具有辟邪、镇宅、调风水、保平安、顺阴阳、定乾坤的作用,民间多供于村庄宅院。

从正中大门进入,便是下厅。屋梁上至今悬着一个红绸包裹的罐子,据说里面装着从蓝氏家族从故乡广东带来的土壤、五谷与百草。蓝氏后裔追远思乡之情,见一斑。

三台蓝家大院:“九厅十八井”格局——客家民居的活化石

蓝家大院中厅。

经过下厅,穿过天井,六步台阶上便是第二进大厅,是为中厅。六级台阶,寓意六畜兴旺、六六大顺。

中厅是蓝家大院中最为宽敞、明亮的大堂,也是族人活动的中心。

中厅内侧高悬“耕读传家”4个烫金大字,反映了客家人“左手不丢猪,右手不丢书”的耕读传承。

旧时,凡有客人来访或族内商议大事,一般都在这里举行。过去,中厅还是执行家法的地方,谁犯了大错,就在这里打板子。

中厅内侧设有4扇高门,两侧各有一耳门。4扇高门平日紧闭,只开耳门,这使得门后的空间更显庄严。

三台蓝家大院:“九厅十八井”格局——客家民居的活化石

中厅天井。

堂屋正中,安置木质神龛,雕工精致,两侧楹联“世守农医绵世泽,家传耕读振家声”,与中厅“耕读传家”牌匾前后呼应。走出中厅后,穿过天井,台阶上就是上厅,也称堂屋,是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

神龛中供奉“汝南堂上历代高曾祖神位”祖宗牌位,神龛左侧挂着入川祖婆戴老孺人画像,右侧供奉财神,下供土地神位。

三台蓝家大院:“九厅十八井”格局——客家民居的活化石

上厅,也就是堂屋。

神龛后设孝堂,三五平方米大小,两侧有小门供进出。

旧时,女眷被禁止进出堂屋,客家人便专门为女眷设置孝堂。族中老人过世后,女眷们从屋后小门绕进孝堂里哭灵。

蓝氏家族谨守着客家传统习俗。据说,蓝家女人一辈子就进两次祖堂:一是结婚拜堂,二是年满花甲寿终正寝后认祖归宗。

2017年6月23日下午,蓝氏族人在维修清理堂屋时,发现孝堂门楣和墙体夹缝间有类似卷轴一样的东西。轻轻取出,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卷污渍斑斑、遍布虫眼的东西。

三台蓝家大院:“九厅十八井”格局——客家民居的活化石

戴老孺人画像。

众人小心翼翼展开,竟是蓝氏家族入川一世祖母亲戴老孺人的画像。后经修复,孺人真容得以重见天日。

蓝家大院整体以红砂石作为基础,铺设石梯街沿,以青砖和土砖砌墙。下中上三进房屋依山势逐级升高。

院落虽大,但无论下多大的雨,天井都不会积水,这是为什么?

谜底在2017年房屋维修的时候揭开。

蓝家后人撬开天井中的石板,发现下水道均为陶管,设置科学。

有趣的是,管道并非按直线铺设,而是呈“之”字形分布。雨水经“三弯九倒拐”后流出,寓意财不外露。

“之”字的转角处,均埋放着一个大瓦缸,用来沉淀净化污水,方便清淤。

每个瓦缸正中搁着一个青花瓷碗,青花瓷碗和下水道进水口的古老钱相映成趣,这是客家人把水当“财”的朴素思想,青花碗寓意聚宝盆。

综观蓝家大院,其“三堂四横”、“九厅十八井”的格局,显然与四川民居常见的院落格局迥然不同,它实际上是客家围屋的一种变体。

这种独特的整体格局和传统的建筑结构,巧妙运用上下落差和院院相通的门户,起到偶有沉降而不至于拉垮墙体的作用。

房屋托梁使用榫卯结构,檩子、椽子穿斗拉纤,保证了房屋的整体性,起到了外防匪盗、内聚人心的作用。

三台蓝家大院:“九厅十八井”格局——客家民居的活化石

蓝家大院陈列的碾米工具擂子。

大院最明显的特点在于“围”,内部房间虽多,但通过繁复而曲折的巷道连为一个整体,院落之间还有不少暗门。

若有盗贼相侵,便可关闭5道正门,此时的大院就如同城寨一样坚固。即使强敌破门攻入大院,也能利用曲折迂回的巷道和隐藏的暗门机关与敌人周旋。

客家人之所以称为客,自然与“土”相对。清初闽粤一带人稠地少,客家人与当地土著为争夺生存资源,常常发生械斗。包括围龙屋、土楼等在内的围合式建筑,非常契合当时客家人的生存环境。

客家人后来西迁巴蜀,相对于来得更早的湖广人,也是势单力薄。加之当时四川匪患严重,这种防御性强的围屋,自然成为他们的不二之选。

同时,房屋以祖堂为中心,长幼住所依次从内到外分布,体现了客家人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形成的独特的祖先崇拜文化以及宗族观念。这种“家祠合一”的围屋建筑,具有极强的团结血亲、敦宗睦族的作用。

高峰期时,蓝家大院中曾住过200多人,他们聚族群居在这种围屋式的建筑中,充分展示了其“对外封闭、对内开敞、强烈向心”的宗族观念。

移民填川的蓝氏族人与蓝家大院

那静躺在地下的青花碗聚宝盆,百年如一日默默汲取着水中的财气,犹如蓝氏族人近300年来默默耕耘,从一无所有到积得家财万贯,始构筑成这一方宅院。

清初,广东粤东一带人口暴增,贫瘠的土地一粟难加,加之自然灾害频发,引发了更为严重的土客械斗。

三台蓝家大院:“九厅十八井”格局——客家民居的活化石

蓝家大院陈列的榨油工具。

彼时,恰逢四川遭受一系列天灾人祸,人口锐减,造成天府之国“有可耕之地,无可耕之人”的局面。在朝廷颁布招民填川诏令后,广东各地官府相继制定填川移民册,抽派壮丁填川。

家住广东长乐县(今五华县)的蓝家祖公蓝如权及其兄弟的名字赫然在册。由于蓝如权体弱多病,且幼子待哺,不便长途跋涉,蓝如权的长子蓝兆义毅然替父填川。

康熙58年(1719),25岁的蓝兆义离开老家,与三叔蓝如桂及邻里乡亲一起,踏上了西行巴蜀的漫漫长路。

历经数月,叔侄二人来到三台县的凯江边居住,以经商、佃田、手工业为生,后“历尽艰辛之苦,不惮子夜之劳”,事业初成。三叔蓝如桂,选择在三台老马乡老马渠建基立业。

此时,蓝兆义已年届三十,方始成家,娶妻叶氏。

稍有积攒,夫妻到潼川府天宝观(今三台县石安镇)购置百亩田产,又勤耕数载,积银数千,便开始大兴土木,着手修建蓝家大院。

整个修建过程历时3年半,耗资白银近千两。

房屋落成,蓝兆义心念严慈手足,遂返乡还粤。

回到广东后,才知父亲已经离世,唯有母亲戴氏纯贞守寡、育儿维艰。

蓝兆义拜别父亲陵墓,手捧灵位,携老扶幼,重返四川,时值雍正5年(1727)。

戴老太君来到蜀地,将熟稔的闽粤宫廷贡品丝织工艺带到了四川。

于是,举家女眷从事绢丝、棉麻、毛绒等手工纺织业;男丁则操持耕作、栽桑养蚕、酿酒榨油,家业越来越大。

三台蓝家大院:“九厅十八井”格局——客家民居的活化石

和义盛商铺前拴马桩上的狮子雕塑。

为更好地经营产业,蓝家设立了两处商号,老马渠蓝如桂支系叫鸿兴和,天宝观蓝兆义支系叫和义盛。两处商号名称均带有“和”字,代表和气生财的为商之道。

后来,蓝家大院逐渐成了蓝家商号主要的货源供应基地,现今大院的左侧厢房便是当年的烧酒作坊,大院内还有榨油坊、染坊等。

竹编工艺更是蓝家每个儿女都必须掌握的技能。如今,大院里还保存了当年各类作坊所使用过的器具,如脱米用的礧子、榨油的油槽、酿酒的发酵缸、缫丝用的铜盆、打草鞋用的工具、清代竹衣等。

三台蓝家大院:“九厅十八井”格局——客家民居的活化石

清代竹衣,夏天贴身穿在内,外穿丝绸长衫,不至于出汗粘住丝绸。

蓝家商号经营范围广,既经营自家作坊生产的绢丝、棉麻、糖酒、油米等杂货,又运输贩卖盐茶、蓝靛等大宗货物。

当时商号的经营路线,以三台县为中心,分为东西两线,西线走江油,东线直达隆昌、自贡,并在三台、江油中坝、隆昌等地设有门市,一时成为当地巨商。

蓝氏族人经商有道,江油盛产能做染料的蓝靛,蓝家便以鸿兴和的名义,预付蓝靛矿主货款,将全年蓝靛买断,以供应自家染坊,多余的则贩卖给其他商队。

这种类似于当代股市期货交易的商业模式,足见当年蓝家人的睿智。

蓝家人在商业上之所以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诚信。

蓝兆义替父填川前,父亲在病卧中仍不忘嘱托儿子:“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

蓝家后裔严遵祖训,当年商号门口最显眼的便是“货真价实”的牌匾。此匾至今尚存,见证了蓝氏诚信致富的历史。

蓝氏一族因商致富,人丁繁盛。在戴老太君的主持下,蓝家又在附近芦溪镇、塔山镇另造两处规模一样的房屋,分别分给次子蓝兆辉、幼子蓝兆增。

可惜的是,上述两处建筑毁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今仅存石安镇一处。

戴老太君为防止后人败家,约定3处田产,但凡要售卖,须得3房人同意,且只能在本族中交易。戴老太君这一规定,是蓝家大院不至于破败零落的重要原因。

三台蓝家大院:“九厅十八井”格局——客家民居的活化石

和义盛牌匾。

饮水思源,以其知有本也。在三台开基立业后的蓝家人,时时思念着广东故里的一草一木。川粤两地相距6000里,思乡情切的蓝氏族人不顾路途遥远,不定期派出代表回乡省亲。

平时书信往来不断,至今蓝家大院里还保存着许多当年川粤两省蓝氏家族来往的信札,信中详细地记载了彼时两地蓝家的发展状况,既解相思之情,又作互相劝勉。

清代移民填川历史达数百年,不少家庭早已忘却了家族的来源,而三台蓝氏家族近300年来竟与原籍来往不断,这在四川移民史上也不多见。

1980年代,蓝家大院居住人口一度超过200人,每户人居不过一两间房,有人就冒出了拆老屋建新房的念头。

幸得族中老人蓝兴足立下规定,族人可搬家外出建房,老屋一律不得拆毁,只许将之兑换或卖给本族人,蓝家大院才得以保留原样。

改革开放后,逐渐富裕起来的蓝氏后人没有忘记祖宅。为使蓝家大院保存完整,族人自动放弃房屋所有权,配合家族管委会,拆除了临时建筑,使得大院原貌基本恢复。

大院立足天宝观近300年,经过了历史的风风雨雨,虽不至毁坏,但也残破不堪。为更好地保护大院,在入川11世孙蓝天的带头倡导下,蓝氏族人纷纷倾囊相助,捐款捐物超过百万元修缮祖屋。其中,蓝天一人就捐款不下50万元。

中西合璧:一张床上有两幅西洋浮雕

蓝家大院除建筑格局独特外,其内藏的各类器物、精美的木刻珍品以及丰富的历史内涵,已使之俨然成为一座客家民俗博物馆。

三台蓝家大院:“九厅十八井”格局——客家民居的活化石

精美的浮雕。

为丰富大院文化内容,重现大院盛景,蓝氏族人将以前使用的各类农耕器具、生活用具、商业器具,纷纷捐赠到祖屋。

他们还还原了蚕房、染坊、烧坊、榨油坊等生产空间,将传统的油榨工具、擂子、石磨、纺车、簸箕、箩篼、气死猫儿(一种装腊肉的竹编器具)、雕花床、太师椅、八仙桌、官轿、箱子、柜子等一一陈列,供人参观。

其中,大院中所藏的5张雕花描金大床更是精品,其精美绝伦的木雕工艺,令人啧啧称奇。

三台蓝家大院:“九厅十八井”格局——客家民居的活化石

这些花板床上刻人物、鸟兽、花草图案上千。圆雕、透雕、浮雕、线雕、题刻、绘画等技艺纷呈。

雕刻图案呈现出祥瑞吉利、昌盛繁荣的意境,如龙凤呈祥、双凤朝阳、金线麒麟、梅兰竹菊、花开富贵、牡丹宝瓶、八仙过海、琴棋书画、天官赐福、天赐良缘、文武状元、五子登科、才子佳人等,给人以美的享受。

其中一张百兽人物万工床,整床为全围式,床体门罩达5层,大床分两进,每进雀替处均饰有双凤朝阳,工艺奢繁,金碧辉煌。

三台蓝家大院:“九厅十八井”格局——客家民居的活化石

百兽人物万工床。

大床汇集多种雕刻技法,雕刻人物故事、花鸟虫兽等祥瑞图案上百幅,再用大漆、朱砂、金粉等漆绘贴饰,雍容华贵、富丽堂皇,足见当年蓝氏家族的繁荣盛况。

另一张则更别具一格,乃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床顶顶帽呈巴洛克式拱卷形,正中却雕刻着抱桃寿星图案。每幅木雕外侧,饰以繁复线条,几何造型清新典雅。

大床分为三进,寓意连升三级,又富有东方哲理。此床造型别致,寓意吉祥,可谓匠心独到。

更有意思和令人称奇的是,在众多花草鸟兽图案中,竟隐藏着两幅西洋浮雕。木雕描绘了天主教历史上两件意义非凡的大事。

三台蓝家大院:“九厅十八井”格局——客家民居的活化石

“耶稣诞生”浮雕。

一幅是“耶稣诞生”,讲述的是玛丽亚与若瑟在前往达味城的途中,天降祥星于白冷城,天军在天边高唱颂歌。玛丽亚突然临盆,若瑟只好将她带到马棚里,在马槽中,玛利亚诞下耶稣。

三台蓝家大院:“九厅十八井”格局——客家民居的活化石

“耶稣显圣容”浮雕。

另一幅为“耶稣显圣容”,耶稣在大博尔山上,先知梅瑟和厄利亚出现在他两旁,耶稣和他们谈话。突然云中传来一个声音,呼唤耶稣为圣子,这被视为主对耶稣的肯定。

此床乃是民国晚期族中一位私塾先生购买来的。

一般来说,旧时乡间相当保守,对信洋教者多有歧视。如果不信教,家中存放跟西洋教会有关的物件,在礼教森严的乡村也是犯大忌的。

时至今日,蓝家也无人信教,可见当年蓝氏族人对西洋文化开放接纳的态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民国年间中西文化的交流情况。

在四川民间卧具上发现雕刻的耶稣圣像尚属首例,对研究天主教在中国民间的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

(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特别鸣谢三台县天宝观蓝家大院蓝天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