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情緒,是一個家庭關係的晴雨表

媽媽的情緒,是一個家庭關係的晴雨表

開學了,回頭想想,Coco的暑假就這樣結束了。

說真的,我一邊盼著他去學校,一邊卻又想著多在家帶帶他。

上學的一大好處是作息有規律,否則跟著我這個熬夜晚起的爹,作息受了很大影響。

上學的時候,我們家的分工是早上由媽媽送去幼兒園,而晚上由我去接回來。

看看這個分工就知道媽媽的任務更為艱鉅。

因為孩子們常常是上學哭哭啼啼,放學開開心心吶!

媽媽的情緒,是一個家庭關係的晴雨表

所以,一天晚上跟老婆聊天,我說:“開學了,我還真不擔心孩子,更擔心你的情緒。”

要知道,上一個學年,每個週一的早晨,家裡常常會響著小傢伙的哭聲,媽媽的責備聲。

這次過了一個暑假,已經習慣自然醒的娃馬上要七點多起,一場艱難的戰役又打響了。

媽媽的情緒,是一個家庭關係的晴雨表

總結下來,開學了,最影響媽媽情緒的一件事就是孩子的拖延。

比如早晨叫醒孩子後,卻不會馬上起來,說自己太困,想繼續睡一會。

耐心地給一兩分鐘,結果還是不起。

最後苦口婆心把他拉起來。

穿衣服又是問題,繼續磨蹭,坐在那裡,迷糊著眼睛,就是不動。

或者穿上半件,又磨磨蹭蹭在那繼續。

可是時間卻走得很急,媽媽心裡更急。

因為還有刷牙這一大關等著去過。

媽媽的情緒,是一個家庭關係的晴雨表

很多習慣爸媽穿衣服,甚至刷牙洗臉的孩子,這時倒是省事很多。

但是一味包辦,怎麼鍛鍊孩子的獨立性呢!

所以只能堅持讓他自己來。

這期間,倘若是有經驗的父母,尚且能控制情緒,不會輕易發脾氣。

可有時孩子拖延之餘,聽你催促,馬上就帶著哭腔。

一急之下,又聽到煩心的哭聲,再好的脾氣也翻船了。

接下來就是狂風暴雨了,屁股打得噼裡啪啦響。

一番折騰之後,總算過去了。

可第二天呢?下週呢?

似乎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噩夢。

這還只是說上學的早晨。

還有課後的作業輔導呢?

這裡省略一萬字。

因為在這裡,無數好脾氣的父母竟為之折腰。

媽媽的情緒,是一個家庭關係的晴雨表

問題說了這麼多,還是要想想辦法解決。

單純的要媽媽們控制脾氣,控制脾氣,控制脾氣……,並不管用,反而增加了焦慮。

還是要幫助媽媽們讀懂孩子的行為。

先說說孩子的拖延問題。

孩子為什麼拖延?其實我們應該問,為什麼我們這麼多人愛拖延?

美國的Tim Urban在TED演講給出了最簡單、生動、到位的解釋 —— 拖延症的根結,在於人們尋求“即時享受”,把此刻的“easy andfun" 放在了完成更困難(hard)的任務之前。

覺得非常有到道理,因為Coco常常會在刷牙洗臉前,磨蹭一會兒。

我提醒他好幾遍,他卻在那躺著跟我說:“再等一分鐘!”

平時不急,我會給他一分鐘。

可有時趕時間,一分鐘我都捨不得給他,而是直接拿規矩說事。

最後不情不願地去了。

媽媽的情緒,是一個家庭關係的晴雨表

不過最後的結果往往不錯,因為他就是不想動,而真正動起來了就好說了。

可不能只是怪孩子,看看我們自己,愛拖延的大人不在少數。

說說我自己,每天晚上寫東西前,也是要磨蹭很久。

聽聽歌或者看一會電影,要麼看看新聞。

反正就是想多停一會,再去那個位置上坐著開始敲鍵盤。

有了這個理解,你下次面對孩子的拖延,是不是能放寬一點心?

當然,如果孩子不是這個緣故,那有可能是能力不夠。

父母就要對孩子地行為進行仔細地觀察,得出結論。

有的時候,也許是牙膏沒了擠不出,或者衣服褲子太小了穿的費力。

這些小細節父母要心中有數,不要只是逼孩子。

媽媽的情緒,是一個家庭關係的晴雨表

另外知道了“即時享受”這個心理之後,我們能怎麼幫助孩子呢?

可以試著留一點時間。

這個時間可以說是給孩子自己心理過渡的,也是給父母自己留的迴旋時間。

比如早上8點30必須到校,路上要10分鐘,堵車會久一點。

那8點後起床,肯定趕不到,所有的時間都會很緊張。

那就把鬧鐘調到七點,起來後讓孩子的時間多一點。

要注意的是晚上就得早點睡,保證孩子有9個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

媽媽的情緒,是一個家庭關係的晴雨表

這就需要幫助孩子養成一個有計劃的生活作息,並且嚴格去執行。

形成習慣後就不會再這麼匆忙急躁了。

所以除了週一的偶爾哭鬧,除了剛開學的不適應後。

去年其他的時間,早上家裡就是靜悄悄的。

新的學期,習慣養成還是家庭教養的重點。

媽媽的情緒,是一個家庭關係的晴雨表

還有一個影響媽媽情緒的因素是分離焦慮。

對於第一次送孩子入園,或者孩子第一次上小學的媽媽來說。

內心可比孩子還要緊張。

孩子每一個成長轉折期,都會牽動著父母的心。

媽媽的情緒,是一個家庭關係的晴雨表

所以這幾天群裡好幾位媽媽說孩子幼兒園不能把視頻接到家長的手機上,為此很不滿,因為孩子第一次跟自己分開,心裡不放心。

我說這也並非必要的。

有時,我們對自己選擇的園所和老師,要有一份自信和信任。

平時多參與家園互動,彼此多點了解。

總好過手機上的時刻監控。

還記得那時候Coco第一天入園。

老師發過來幾張照片。

當看到他那小小的手緊緊地捏著衣襬,一臉懵懂的站在操場上,我能感覺到他的緊張,心中給他加油鼓勁兒。

一面也在跟自己打氣,相信他吧,我們為此努力準備過,肯定能行的。

而朋友的孩子第一次入小學。

暑假的時候他就帶孩子去小學轉了一次,跟孩子描述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

小傢伙看著大大的操場和球場,充滿了期待。

可爸媽的心裡卻滿是校園霸凌、偏見、被排斥、打架這一類信息。

媽媽的情緒,是一個家庭關係的晴雨表

面對分離,媽媽們特別不捨。

所以很多媽媽在幼兒園外邊,一步一回頭,偷偷抹眼淚。

時時刻刻都想著娃怎麼樣了。

其實,在這樣的成長轉折期,往往是孩子走上獨立的關鍵。

媽媽們一定要先調整好自己的情緒。

讓孩子看到一個積極、自信、樂觀的媽媽。

回家的時候,不是聽到媽媽的擔憂和抱怨。

因為媽媽的情緒,是一個家庭關係的晴雨表。

媽媽的微笑就是晴天,媽媽的憂愁好比陰霾,媽媽的憤怒猶如暴風雨。

當然,如果有人能幫媽媽搭把手,媽媽的情緒會好一些。

接送孩子的工作,爸爸媽媽要一起分擔,而不要總是讓一個人去做。

輔導作業也是如此。

因為很多時候,兩個人都犟著,鑽牛角尖,極其陷入情緒旋渦

一邊拍著桌子說你非做不可,一邊流著眼淚說我就是不做!

怎麼辦?

這時來一個人解圍會好很多。

有時換一個人,換一個方法和心情,反而能把問題給解決。

媽媽的情緒,是一個家庭關係的晴雨表

開學了,願你我能心平氣和,守護孩子新的旅程。

和孩子一起安靜和平的處理好每一個當下。

因為脾氣和暴力只代表無能和對孩子的傷害。

而好的父母,應該成為孩子生命中最好的朋友,最親密的夥伴,最慈愛的爸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