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成國事 鼓勵生娃怎麼比計劃生育還難

在中國,生孩子這件事總與我們的國運息息相關。上世紀80年代,面對嚴峻的人口和發展壓力,計劃生育政策就這樣出爐了,而且一實施就是幾十年。

曾經的經典小品《超生游擊隊》就是誕生於計劃生育的背景之下,雖然小品的各種包袱讓人忍俊不禁,但是歡笑背後也隱藏著那個時代有關超生的殘酷物語。

生娃成國事 鼓勵生娃怎麼比計劃生育還難

生娃成國事 鼓勵生娃怎麼比計劃生育還難

生娃成國事 鼓勵生娃怎麼比計劃生育還難

計劃生育政策讓中國少生了4億人,緩解了我國在經濟發展上的人口壓力。但近些年來,隨著人口紅利逐漸消失,老齡化問題嚴重,讓人們不得又重新審視計劃生育政策。

最近,人民日報海外版今日也發文:生娃,是家事也是國事。指出各地的“二孩”鼓勵政策,不能畫餅充飢,而是要落到實處。

生娃成國事 鼓勵生娃怎麼比計劃生育還難

2015年,我國全面開放二胎政策,曾有人擔心人口壓力會加重,然而在三年多的施行中,民眾的生娃反應並不如學者所預測的那般高漲,相反的是,實際的人口出生率遠低於學者多語氣的生娃下限。

中國經濟正經歷人口斷崖下降的考驗,依靠鼓勵生育緩解老齡化的措施推行的也不是很順利。甚至有人對中國未來人口持有更悲觀的想法“即便全面放開生育,生育率仍將低迷,中國將面臨人口坍塌風險。”

面對人口下降的壓力,各地紛紛出臺政策應對。天津市提出對符合二孩政策的職工增加30天生育津貼;湖北宜昌按照“限額內報銷”辦法“對合法生育第二個及以上孩子的對象,落實住院分娩基本生育免費服務,城區按每例2500元標準”;湖北仙桃全面實施基本生育免費服務,生育二孩可獲1200元補助;新疆石河子市對生育二孩的家庭,可領取順產500元/戶、剖宮產1000元/戶的住院分娩補助。二孩0–3歲期間,每戶還將給予適量奶粉補貼。

但是生養孩子的高額費用,讓年輕的父母們望而卻步。孩子們競爭的提前,讓父母的神經時刻處於緊張的狀態,唯恐自家孩子落後他人的想法佔據大多父母的心神。另外高額的房價,也是讓人觀望的重要理由,畢竟大城市一套房的首付,可能要需要整個家族的支援。

也許什麼時候各項保障都落實到位了,生育率自然會上升,不然現在能養得起好幾個孩子的,可能都是家裡有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