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件事,汉、唐、宋、清都做不到,只有大明可以

自从秦始皇开创大一统盛世以来,不到三百年时间,必定会出现改朝换代,江山易鼎之现象;历朝之盛世、繁华、富裕等都成为过往烟云,消失在众人的记忆里,唯独大明是个例外。现在,许多人都不再怀念威武雄壮的汉唐、繁荣富裕的两宋,以及史书上大书特书的大清康乾盛世。人们唯独怀念刚烈的大明,因为它所能做到的,汉、唐、宋、清等都做不到。

这三件事,汉、唐、宋、清都做不到,只有大明可以

第一、不和亲——汉、唐做不到

秦始皇统一中原后,派大将军蒙恬领兵三十万出河套,却匈奴七百余里,致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何等威武雄壮。不过,汉高祖刘邦的军事水平太低,白登山一战被匈奴冒顿单于全面合围,靠贿赂与和亲才得以脱困。此后,对匈奴和亲便成为西汉的国策之一,而匈奴单于见汉朝好欺负,甚至提出要和寡居的太后吕雉结婚,实在是欺人太甚。唐朝亦是如此,当吐蕃威胁时,直接将文成公主以及金城公主下嫁,还美其名曰是为了给苦寒之地带去先进技术,实现双方的友好往来,真搞笑。后来,为了安抚突厥、回鹘等少数民族首领,也是一大把公主嫁过去,搞得后来这些“公主”都不值钱了,直接被嫌弃。

这三件事,汉、唐、宋、清都做不到,只有大明可以

明朝建立后,周边安全环境十分严峻,退居大漠的北元还拥有百万雄兵,而且还是以国家的形式存在,对西部的蒙古四大汗国还拥有名义上的宗主权。此外,中亚新崛起之帖木耳帝国更是具备了挑战大明的绝对实力,蹶子帖木耳也是堪与永乐大帝一争高下之雄主。虽说强敌林立,但大明何曾畏惧过,只要敢于南下骚扰,直接武力解决。此外,明朝前期,屡次北征大漠,纵横蒙古草原,如入无人之境。到了嘉靖年间,鞑靼部俺答汗崛起,但也只是得到与明朝贸易之权力,和亲休想。

第二、不称臣纳贡——两宋、唐朝做不到

自从周朝建立以来,中原王朝就以高高在上之姿态傲视周边各少数民族,将其视为蛮、夷、戎、狄,是未开化还处于野蛮状态的民族。在发展双边关系时,从没有平等可言,要么就来中原朝贡,要么就兴兵讨伐。不过,当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变得强大时也会侵犯中原,甚至迫使其称臣纳贡,送岁币孝敬。李渊在晋阳起兵时就曾对北方强大的突厥部落搞贿赂,甚至还称臣。唐太宗刚继位不久,突厥便兵临渭河,也是以给“钱”了事。宋朝就更不用说,北宋甚至还向实力远逊于自己的西夏纳贡,送岁币,够丢人了。南宋时,赵构对和自己有着杀父之仇的金朝送钱,还自称是侄儿,堪与石敬瑭一拼。

这三件事,汉、唐、宋、清都做不到,只有大明可以

崇祯继位后,内有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四处劫掠,外有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并不时入寇中原,掠夺人口和牲畜。当农民起义军被剿灭得差不多时,后金绕道蒙古进犯中原;当后金被阻挡在关外时,李自成等则兴风作浪,迫使明朝边防军入内地追剿流寇。在内忧外患之背景下,皇太极向崇祯提出议和之请求,只要给钱,保证不进犯,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借师助剿。但是,崇祯没有答应,而是继续两面作战,很有骨气。

第三、不割地求和,一战到底——清朝做不到

1644年5月,顺治帝从盛京移驾燕京,祭祀天坛,定鼎天下。清朝入关,这是一件影响中华几百年历史走向的一件大事,以致留给后世太多的非议。大清皇帝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便是:“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战”,听起来相当霸气,貌似满洲八旗就是天下无敌了。其实,这话不是一般的假,入关之后,这帮女真兵连马都不会骑,只会拿着鸟笼到处溜达。1840年,英国叩开了中国大门,开启了清朝遇到战争抑或是威胁时便割地求和的屈辱时代,甚至连自己看不起的日本都可以来敲诈勒索,割了宝岛近半个世纪。

这三件事,汉、唐、宋、清都做不到,只有大明可以

大明之刚烈,在崇祯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1644年3月,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并向崇祯提出了“割地封王”之请求,但被一口回绝。此外,当西方殖民者以及日本骚扰中国边境时,大明可是毫不客气地给予反击,并将其一一打败。要知道,大明反击外来侵略时,已经是病入膏肓,而对手则是蒸蒸日上。例如,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在明朝末年时,他们可是号称海洋强国哦。

这三件事,汉、唐、宋、清都做不到,只有大明可以

总而言之,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这是大明王朝的真实写照。汉朝做不到,唐朝做不到,清朝更是做不到;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现在许多人都在怀念明朝了。各位说说,是不是这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