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不想生孩子”更麻烦的事,正在发生!

01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没有这坟墓爱情便死无葬身之地,可现在的年轻人已不在乎!

最新数据显示,年轻人的结婚欲望越来越低了。

2017年各级民政部门和婚姻登记机构共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063.1万对,比上年下降7.0%。2017年结婚率为7.7‰,同比降低0.6个千分点,这也是该项数据自从2013年达到9.92‰的峰值后,连续第4年出现下滑。

比“不想生孩子”更麻烦的事,正在发生!

上图中红线是结婚率,蓝线是离婚率。从走势可以看到,2013年之前结婚率保持着微弱的增幅,到了2013年年末见顶开始下行。而离婚率却一直在上涨,不断创新高。

另外,据中国新闻周刊一项调查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结婚人数301.7万对,与五年前同期结婚人数相比,下降了29.54%。这个下降幅度,非常大。

以此走势估算,不出十年,中国的离婚率将超过结婚率。

结婚率持续下降,离婚率不断创新高,这是导致目前中国新生儿人口开始下行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在全面放开二胎的背景下,2017年全年共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63万人。

为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想结婚?原因很多且复杂,但如果将其归类,其实就两个:1、精神层面的原因;2、物质层面的原因。

02

先说精神层面的原因。

最近一则社会新闻掀起了不小波澜,一个信奉“不婚主义”的23岁姑娘,被父母催婚,催得不是很耐烦,终于决定在某一天,和父母撂明白态度:“爸妈,我不结婚了。”为了表达自己的意志,姑娘甚至去医院给自己上了节育环。

像这样的不婚主义者,有很多。

他们之中,有人觉得自己一个人过没有什么不好,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不用在乎对方的感受,不用小心翼翼、谨小慎微。

有人一直忙于工作,忽略了结婚这回事,不知不觉过来结婚的年纪,变成了剩男剩女被人挑选,心有不甘,索性一个人过。

有人一直保持着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必须等到自己觉得对的人,所以宁缺毋滥,对方没有出现之前就愿意这么一直单着下去。

关于三位不婚主义者的采访(时长5分55秒)

社会越发富裕,年轻人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和思想不断提高,思想会越来越开放,这种不婚主义者的现象会越发普遍。因为,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越是经济发达,文明程度高的地方,结婚率与生育欲望越弱。

比“不想生孩子”更麻烦的事,正在发生!

例如日本,就是前车之鉴。

早早进入发达社会的日本,在亚洲也率先进入了低欲望社会,尤其是经历了90年代房地产泡沫之后。

日本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炒房的欲望、没有炒股的欲望、没有结婚的欲望、没有购物的欲望,宅男宅女越来越多,谈恋爱觉得麻烦,上超市觉得多余,一部手机便框定了自己生活的所有,甚至连过性生活都觉得是多余。

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日本18至34岁女性中,有39%的人还是处女,在18至34岁的日本男性中,“童子身”的比例也高达36%(这颠覆了岛国在我们心中性文化开放的形象,但这就是事实)。

从目前炒房、炒股、购物方面来看,中国的欲望还是相当强烈。但从结婚率与生育欲望来看,中国已经有跌入低欲望社会的风险,不得不防。

当然,在中国,因精神层面上的原因而选择不结婚的毕竟是少数,更多不婚人士还是因为物质层面。

03

工作、生活压力,是导致中国年轻人晚婚、不婚的重要原因。

数据显示,全国单身占比最大的十个城市,基本集中在北上广深以及杭州、成都、苏州、南京等强二线城市。

比“不想生孩子”更麻烦的事,正在发生!

东莞之所以高居榜首,因为一直以来这里都被称为世界工厂。东莞下辖的城镇上有各种电子、服装、材料、器械等加工厂,来这里求职的大多都是蓝领工薪阶层。在厂里上班,一没时间二没足够的钱,没钱怎么谈恋爱,如何结婚?

中国如今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假,国家富裕百姓富足也不假,但生活压力相比于过去有增无减,尤其是大城市,这亦是不争的事实。

消费品价格上涨,尤其是房租、房价的上涨,给大城市的年轻人带来的巨大的生存压力。白领、蓝领们每天不是在工作就是奔波在工作的路上,每个月的工资除下房租与生活基本费用外,基本存不下什么钱,跟别说买房。

你可能说,不买房也能结婚。不错,中国的房子不只是房子,它附带了太多权益,比如最重要的子女教育问题,在大城市没有自己的房子,孩子将来的教育很棘手。再者,你还得过丈母娘这一关。大多数丈母娘,对于房子车子可是硬性要求。

退一步讲,就算不买房,租房结婚。但考虑到未来生孩子,至少得租住个两室一厅,小一点的两室一厅在北京、深圳每个月的租金大概在5500元左右。每年租房成本就得6万块,还有孩子的教育成本,每年至少也得这个数,也就是说,一旦结婚生子,未来租房与孩子教育成本每年就得10万。

这个数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想想都可怕,以至于许多人对婚姻望而却步,不如单身来的洒脱自在。

过去5年来,结婚登记数量从2013年的1346.9万对减少到2017年的1063.1万对,下降283.8万对,结婚率的持续走低,已经影响到了生育率和出生率。

拯救结婚率、生育意愿已经成了国家的当务之急,但仅放宽限制,出台鼓励政策并不管用,关键是要减轻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办法也只有两个,要么增加国民收入,要么减轻生活成本,除了这两种方法,其他都不好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