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業迎地震!剛剛,工信部傳來消息,30家車企的生產資質可能保不住了……

“只有當潮水退去時,才知道誰在裸泳”,

眼下,巴菲特的這句名言,又一次在

新能源汽車上得到了印證!

就在今天(9月3日),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發佈了《關於對擬上報企業清單進行公示的通知》。

通知中擬停止30家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生產資質,其中包括:華晨汽車、哈飛汽車、廣汽本田、長安標緻雪鐵龍、重慶長安鈴木、湖南恆潤汽車、牡丹汽車、普天新能源汽車等。

至於理由,則是名單中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30家汽車企業,在一年及以上的時間內沒有進行新能源汽車的生產銷售。

新能源汽车业迎地震!刚刚,工信部传来消息,30家车企的生产资质可能保不住了……

曾幾何時,在政策扶持、消費者期待的雙重護航下,新能源汽車的這把火越燒越旺。

即便是靠著燃油車發家的傳統車企們,也紛紛以主動革自己“命”的方式,積極推動著這一汽車界鉅變的加速降臨。

然而,當大家一窩蜂的湧入時,亂象也跟著來了。

首當其衝的是新能源騙補風波。

一個要啥沒啥的電動車,居然要賣十幾萬,為什麼?因為有國家的補貼。

事實上這還算好的。

要知道有的企業還未生產車輛,或生產未完成,就敢通過虛報車輛合格證的方式來騙取財政補貼。

與此同時,踏踏實實造車的車企也是越來越少。

很多在畫完“大餅”、成功獲得訂單後,卻不積極進行新能源汽車的研發與生產,結果產量低到根本無法完成交付,這讓消費者們頭疼不已。

上面的這些,無疑都已偏離了國家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初衷!

而如今,工信部率先對30家車企的資質動了手,

顯然,新能源汽車產業迎來了嚴監管時代,從源頭將亂象扼殺在搖籃中,那些跟不上節奏的企業則將被直接淘汰……

(一)

眾所周知,在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被賦予了很多意義。

近年來,中國的GDP是上去了,但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汙染卻越來越嚴重,這也在侵襲著人們的健康生活,

因此,減少燃油汽車以減輕空氣汙染,成了刻不容緩的事情!

與此同時,大力發展電動車,在減少了我國對外國石油依賴的情況下,更為中國汽車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會。

中國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汽車消費市場,

但在傳統汽車領域,歐洲已經發展了一個世紀,我們國家卻才剛剛起步幾十年,

差距如此明顯,顯然,在未來很長時間之內,都難以談超越!

只是,這世界上並沒有一成不變的行業,

每一次的技術變革,對於那些守舊的人是災難,

但對於積極擁抱新趨勢的人,卻是重大機遇,

新能源汽車,恰是眼下我國汽車工業,趕超全球汽車製造強國的重大機遇!

(二)

正因為此,國家除了在政策上各種扶持外,更是直接拿出了真金白銀對行業進行補貼。

早在2009年,我國就開始對指定範圍內的新能源汽車給予購置補貼。

此後補貼範圍從試點向全國,推廣範圍由公共領域向私人領域。

眼看著新能源汽車產業搭上了如此大的風口,

很多傳統車企紛紛轉型涉足,除此之外,無數互聯網汽車品牌也開始湧現,就連做房地產的、搞金融的也爭先恐後要來插上一腳。

一時間,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等新增產能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整個行業呈現出“大幹快上”的浮躁作風。

在這種激進的狀態下,數量的確是搞了上去。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從2009年之前的不足500輛,到2017年的77.7萬輛,連續四年領跑全球。

產能卻開始過剩了。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數據,2015-2017年6月底,國內已經落地的新能源整車項目超過了200個,各類車企已經公開的新能源汽車產能規劃

超過2000萬輛,是《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設定目標的10倍

激烈的行業競爭,更讓很多企業偏離了正常的發展軌道。

除了上面所說的騙補,“畫大餅”外,

事實上,很多車企即使生產出了新能源汽車,其目的也是為了拿國家的補助,反倒是對最該重視的車輛本身的質量問題漠不關心。

君不見,網上已流傳了很多起電動車自燃事件。

就在幾天前, 先是威馬EX5在自家研究院自燃,然後力帆新能源車輛又在馬路邊起了火。

新能源汽车业迎地震!刚刚,工信部传来消息,30家车企的生产资质可能保不住了……

對於車企來說,倘若連最基本的安全上的技術都搞不定,又何從談起自主實現技術上的突破。

在2018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科學技術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副司長續超前便指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在世界領先,但是佔產銷總量只有3%的新能源汽車卻分散在了200多家汽車企業產業比較分散,產品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缺少明星車型和國際高端品牌。

而若繼續放任車企這樣的狀態發展下去,我國又要如何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真正實現彎道超車?!

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

眼下,監管部門對某些車企下“狠手”,一方面是為了淘汰更多落後企業,另一方面是為倒逼企業提升自身硬實力,鼓勵企業不斷創新。

而這或許只是第一步,

未來,機會只會留給真正有實力的企業,至於那些濫竽充數、不懷好意的都將被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