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必读的经典古文名篇(二)

《后赤壁赋》

宋 ·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

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谗岩,披蒙茸虎豹,虬龙栖鹘之危巢,
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也。而登舟,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

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人的一生必读的经典古文名篇(二)

《卖炭翁》


唐 · 白居易

卖炭翁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驾炭车辗冰辙。

人饥日已高,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文书口称敕,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人的一生必读的经典古文名篇(二)

《木兰诗 》

南北朝 · 佚名

唧唧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闻女叹息。

问女所思,问女何所女亦无所思,

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

扶将闻妹来,当户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

伴,火伴皆惊忙: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人的一生必读的经典古文名篇(二)

《石钟山记》

宋 ·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

而笑李渤之陋也。

人的一生必读的经典古文名篇(二)

《五人墓碑记》

明 · 张溥

五人者,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

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人的一生必读的经典古文名篇(二)

《六国论》

宋 ·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人的一生必读的经典古文名篇(二)

《过秦论》

汉 · 贾谊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

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

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

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其兵。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

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六世之余烈,长策而宇内,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

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

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蹑足行伍之间,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

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

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于钩戟长铩也;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人的一生必读的经典古文名篇(二)

《沁园春·雪》

近代 ·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飘。

望长城内外,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晴日,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人的一生必读的经典古文名篇(二)

《涉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被明月兮佩宝璐。
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
深林杳以冥冥兮,猿狖之所居。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怀信佗傺,忽乎吾将行兮!

人的一生必读的经典古文名篇(二)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译文: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他说)“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注:“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原为“遥望是君家,松柏冢垒垒。”

人的一生必读的经典古文名篇(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