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8月的传媒业国剧篇:“延如大战”可不只是平台对垒那么简单

评价8月的传媒业国剧篇:“延如大战”可不只是平台对垒那么简单

1号按:传媒人,请注意!传媒1号对大家每月表现进行点名表扬OR批评!传媒人,请加油!传媒1号将与读者一起共同监督中国传媒业的进程!

本系列包括:

香雪兰:平台篇、胡言:政策篇、青枝:综艺篇、810丶:国剧篇。

8月的剧集市场热火朝天,这边厢《香蜜沉沉尽如霜》线上开局火爆,线下接力线上;那边厢,“延如大战”让整个行业都开始沸腾,野路子VS专业人,爱奇艺VS腾讯,工业化VS小作坊,谁将取得胜利?去明星化,收视口碑倒挂,行业趋势又是什么?

电视剧:“去明星化”遭遇收视口碑倒挂

1、江苏问鼎,东方、浙江稳地位

8月份各大卫视更新国剧数量为13部,其中首播12部,首上星1部。更新总量较7月份增加1部,上涨8.3%,首上星数量下降66%。

较大的变化发生在两大方面:

1)浙江、东方数量居首。在总数量略微增加的基础上,东方卫视以3部的优势占据更新榜榜首位置,浙江卫视和CCTV-8并列第二。

浙江和CCTV-8已经习惯了月更2部左右的“常规操作”,东方卫视野心勃勃,湖南卫视一如既往的“淡定”输出。

平台格局几无变化。

2)多样的类型寻求细分观众。13部新更的国剧中几乎覆盖了日常可见的多种类型,在古装剧遭遇寒冬的情况下,爱情剧首当其冲成为“香饽饽”。但即便是爱情剧也存在年代、题材等多方面的区别。

观众细分,精准营销成行业追求。

电视台进入细分观众抢夺期,平台的类型化也越来越明显。

3)收视口碑倒挂有所扭转。值得一提的是8月新更的剧集中,豆瓣评分普遍较高,《最美的青春》高达8.1分的评分实属不易。7分以上的剧集也有4部,还是有很多中国影视人可以拍出口碑作品的。

另一个让人欣慰的现象是:口碑和收视基本保持了一致。

《最美的青春》以8.1分的豆瓣高评分收获了本月的收视冠军,收视率达到1.39%;而7.2分的《香蜜沉沉尽如霜》也是收视、口碑双丰收;

另一方面,即便有张若昀、张天爱的加持,豆瓣评分仅有5.2的《爱情进化论》也仅收获了0.56%的收视率。

这说明:电视剧观众素质在提高,观众已经能自主识别一些好的内容。观众也更加理性地对待电视作品,对待追星。当口碑向好的时候,观众亦能够贡献收视率作为支持。而当口碑让观众失望时,观众也会毫不犹豫地离开。

4)体量回落的大趋势下仍有注水现象。从7月份开始,国产剧的体量已经逐渐朝着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36集增减10集左右是正常的电视剧体量。但新更的剧集中,《香蜜沉沉尽如霜》和《天盛长歌》分别高达60集和70集。

2.正在专业化的影视行业

如前所说,8月份的剧集中,口碑和收视基本上趋于一致。以往非常严重的口碑和收视倒挂的情况有所缓解。

评价8月的传媒业国剧篇:“延如大战”可不只是平台对垒那么简单

如果说《香蜜沉沉尽如霜》还有杨紫,邓伦加持的影响的话,那么,《最美的青春》以8.1分的高口碑和1.39%的收视冠军斩获双冠可能更具说服力;

从反面看,《爱情进化论》尽管有张天爱,张若昀等明星护航,但5.2的评分带来的是0.56%的收视率;4.6分的《龙门飞甲》和5.0分的《武动乾坤之英雄出少年》收视情况一样惨淡。

这至少说明一个问题:明星不是万能的,但如果不想用明星带流量的话,专业和态度是万万不可缺少的。如果连及格分都达不到的作品,又没有明星的加持,谁还愿意买单呢?

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口碑和收视倒挂的情况在慢慢扭转,这种转变首先是行业专业度提升的写照,但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提振行业的士气,让行业朝着正确的轨道前行。

评价8月的传媒业国剧篇:“延如大战”可不只是平台对垒那么简单

3.电视还是网络,这是个问题

斩获双料冠军的《最美的青春》却在集均播放量上输得一塌糊涂;而4.6分的《龙门飞甲》虽然并没有收获千万级的集均,但460多万的集均已经接近回本边缘,这个播放量是《最美的青春》的近28倍。

那么,究竟该怎么样才能“讨好”网络平台的观众呢?

口碑+明星。

毋庸置疑,“去明星化”是行业未来的趋势,但在中国影视行业发展的当下,一刀切的“去明星化”当然是走得过快的,是必然会引起行业不适的。

评价8月的传媒业国剧篇:“延如大战”可不只是平台对垒那么简单

首先,观众不买账。作为习惯了荧幕上充斥着帅哥美女的“颜值控”的观众们,立刻让他们接受素人的表演是不太容易的。这种情况其实在很多演技炸裂,但面容并非佼佼的老戏骨身上可以窥见一二。

其次,对于明星和行业而言,这也是难以接受的。明星是“去明星化”最直接的“受害者”,但不仅仅是明星,围绕明星开展业务的从业者首先不干了,而恰恰是这些人,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是最能推动收视和集均的。

那么,问题来了。“去明星化”要不要推进?怎么推进呢?

推进当然是必须的,怎么推则是个选择问题。

单纯看口碑和收视率的话,倒挂现象是几乎不存在的;

单纯看口碑和集均的话,倒挂现象是比较明显的,而且集均和是否有明星关系重大。

对于传统电视平台的观众而言,他们更加理性,更加注重电视剧内容的实质,对明星的需求度在慢慢下降,他们更能够对优秀的内容给予理性的肯定和支持;

而网络平台的观众对明星,对颜值更加没有抵抗力,对有口碑无明星的优质内容却不愿意买单。

所以,对于制片厂而言,看中传统电视台的名,还是看中网络平台的利,这是个选择;

如果想要名利双收,恐怕短期内,还是得依靠“口碑+明星”的模式的。

“去明星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目标。

网剧:“延如大战”启示录

1、腾讯成最大赢家

8月份,爱奇艺、腾讯、优酷(以下简称“爱优腾”)三大平台共更新网剧14部,环比7月份减少6.67%。

评价8月的传媒业国剧篇:“延如大战”可不只是平台对垒那么简单

爱奇艺更新6部,腾讯更新5部,优酷更新3部。

腾讯和爱奇艺双双在数量和集均上收获颇丰,而优酷在剧集的道路上似乎越走越远。《镇魂》一度让优酷火了一把,但8月份无论是数量还是集均都比腾讯和爱奇艺相去甚远。

从播出效果上看,腾讯是最大的赢家,在新更的5部剧中,全都达到了回本线以上的集均播放量;爱奇艺虽然有《延禧攻略》的收视奇迹,但仍有《杨光的快乐生活之好好先生》这样30万不到的集均剧集;优酷则是全军覆没,《仅剩一口的青春》更是只有3.15万的集均播放量。

评价8月的传媒业国剧篇:“延如大战”可不只是平台对垒那么简单

腾讯在剧集质量方面的把控以及平台对剧集的营销推广支持要比爱奇艺和优酷略胜一筹,或许,这将会影响制片方发行时的平台选择。

正如前文所说,网络平台的观众对于明星的喜好显然要高于剧集内容本身,这种现象在8.4分的《再创世纪》身上再次显现,最高的评分带来的却是403万的集均。

不过,《延禧攻略》似乎给了我们一些动力。这部几乎无明星,只用了一些熟脸的剧却收获了2亿多的集均播放量,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简直不可思议。

俊男靓女还是需要的,但相比天价巨星,熟脸演技派也是能创造奇迹的。

2、“延如大战”OR平台对垒?

8月的影视行业,最热烈的话题莫过于“延如大战”。

先是《延禧攻略》的于正频频碰瓷,极力营销自己的剧集;随后,《如懿传》姗姗来迟,终于和广大粉丝见面。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如懿传》却未能将“偃苗助长”的《延禧攻略》一招致命,反而让它掐住了七寸。

评价8月的传媒业国剧篇:“延如大战”可不只是平台对垒那么简单

“延如大战”进行到现在,《延禧攻略》是略胜一筹的。

“延如大战”看起来也是一场平台之间的大战。

腾讯选择《如懿传》在先,爱奇艺选择《延禧攻略》在后。两年前,《如懿传》就爆出了900万卖断网络版权,两年后,爱奇艺先行推出《延禧攻略》。

乍看下来,爱奇艺这波操作真心需要自信。当然,也更需要心机。

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不得不让小8大呼666。

抢人(会员)一直是平台之间最激烈的竞争环节,而腾讯坐拥微信和QQ,具有先天优势。2017年,爱奇艺打造“爱奇艺号”娱乐营销主打的也是社交属性。可见,平台在粉丝黏性方面的努力从来没有懈怠过,而对于视频平台,最好的粘合剂无疑是好剧、神剧。

这一次,《延禧攻略》帮助爱奇艺吸了多少粉呢?又吸了多少腾讯平台的粉呢?

3.工业化还是快餐式创作?

如果对《延禧攻略》了解的小伙伴们都知道,于正做这部剧的速度可谓“光速”,甚至是在知道《如懿传》启动之后才开始动工的,但却先在《如懿传》一个月播出了。

评价8月的传媒业国剧篇:“延如大战”可不只是平台对垒那么简单

这让小8冒了一身冷汗,这不就是资本主义的那一套工业化流程的可怕之处吗?

速度快,质量佳,成本低,谁不害怕这样的挑战者?

在《延禧攻略》以前,小8更愿意称于正的剧集是快餐式创作,各种菜系都有,各种菜品都全,但是你绝对吃不到口味,也吃不到格调;

在《延禧攻略》以后,小8更愿意相信:这是工业化创作的胜利。

7.2分的评分,2亿次以上的集均播放量,2年不到的时间完成创作——制作——播出等一系列操作。

不得不说,这是工业化的胜利。

7月红黑榜

1、电视剧最良心奖:《香蜜沉沉尽如霜》

虽然近日卷入风波,但这部作品在一开场就用精美的特效打动了观众,虽然一样有杨紫等流量明星的加入,但其在制作上却没有让观众失望的操作让小8觉得,这是一部良心之作。

评价8月的传媒业国剧篇:“延如大战”可不只是平台对垒那么简单

2、网剧最励志奖:《延禧攻略》

《延禧攻略》的励志要从两方面说开来。

一是《延禧攻略》对于于正其人的正名作用。这是一场荣誉之战,正名之战,显然,于正赢得了这场胜利;

二是《延禧攻略》对于中国影视行业工业化创作的鼓舞作用,相比于《如懿传》的千呼万唤始出来,《延禧攻略》的“快准佳”充分体现了工业化创作的所有的优势,并且最终获得了胜利。这大大地鼓舞了行业的士气。

评价8月的传媒业国剧篇:“延如大战”可不只是平台对垒那么简单

1号结语

8月份的电视台,江苏卫视打了一场翻身仗,东方和浙江则继续稳固自己的地位,湖南卫视则看上去有些招架不住,一直以来定位年轻化的它受到网络的巨大冲击,下一步会如何应对,我们拭目以待。

行业趋势得以扭转激动人心,“延如大战”的启示值得每个影视人深思,它不仅仅是两个项目之间的战役,也不只是平台之间的明争暗斗,它更是行业进步的助推器。

“去明星化”是行业进步的必然,但道路却是曲折的,影视人必须认真审视市场,研究市场,选择合适的步伐和步频去适应市场;

工业化是先进的,是中国影视行业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必须学习和借鉴的。

评价8月的传媒业国剧篇:“延如大战”可不只是平台对垒那么简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