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米36巨人被稱姚明二代,患怪病危及生命,張衛平爲救他傾盡積蓄


說到張衛平指導,大家第一印象無疑就是著名解說員,“孫悅,玩他”“快給姚明呀,給呀,誒,還是不給”等經典語錄也讓球迷們印象深刻。但是張衛平年輕時期可是亞洲第一前鋒,在1978年男籃世錦賽上場均貢獻25.3分,是世錦賽得分王的存在,而我們今天的故事講的則是張衛平和他的愛徒孫明明。

2006年孫明明從美國回到北京,迎接的人群中,有一張籃球迷熟悉的面孔——央視體育頻道評論員張衛平。孫明明緊走幾步,與張衛平緊緊擁抱,動情地說:“張導,您不僅給了我籃球生命,還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您對我的恩情,我今生怎麼報答得完啊!” 張衛平說:“你是我的弟子,我對你好是應該的呀!”這對高大的師徒,此時眼眶裡都蓄滿淚水。這令人動容的場面,揭開了體壇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

2002年夏,國家籃管中心成立奧運希望隊,眾多權威人士舉薦籃壇大名鼎鼎的名宿張衛平任主教練。出任奧運希望隊主教練後,張衛平開始選拔隊員,當時身高2.23米的孫明明就是此時被張衛平挖掘到了中國男籃奧運希望隊。


然而孫明明接受正規訓練時間短,動作很不規範。況且他已過了技術敏感期,很難雕琢成器,但是張衛平不忍心放棄這樣一個好苗子,於是用多年的經驗給他開起了小灶,孫明明一天天進步著。第二年夏,奧運希望隊赴美訓練。在美近一個月,孫明明與當地大學生隊及NBA退役球星過招,他的天賦和出色表現就是從這時起引起廣泛注意,國內媒體開始稱他“姚二世”。

就在孫明明剛剛嶄露頭角,卻被查出患有腦垂體瘤,生命尚危在旦夕。“現在孫明明的籃球前途在我眼裡已不重要。他是我的弟子,中國有句古話:‘師徒如父子’,我會救他到底。”張衛平如此說道,他把家裡的積蓄幾乎都拿出來了,總算湊齊了5萬美金,開始了第一次手術。

由於孫明明腦內腫瘤幾乎包住生長激素細胞腺,手術難度極大。出於安全考慮,醫生在腫瘤還有五分之一未摘除的情況下結束了手術。這意味著他還將接受第二次手術。從第一次手術結束起,張衛平就開始為他償還手術欠款,並籌集第二次手術的費用,經過多方奔走,張衛平終於為孫明明籌齊了手術費,使其得以及時接受手術治療。


孫明明最終憑藉努力打進了CBA,和北京隊簽訂了一份三年合同,他也就此成為CBA第一高人,但是由於籃球基礎太差,孫明明在CBA常年只能枯坐板凳,2013年他選擇了退役。退役後的孫明明逐漸向影視圈發展,參加電影《尖峰時刻3》的拍攝,在片中扮演,去年又在懸疑冒險劇《鬼吹燈之精絕古城》中扮演經典怪獸“紅犼”。而張衛平指導除了活躍在解說席上,依然致力於中國籃球青少年少年的培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