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如何過得更有意義

暑假,如何过得更有意义

浙江省長興縣中心幼兒園日前舉辦以“快樂足球”為主題的暑期校園足球節,孩子們在活動中增強了對足球的興趣,豐富了暑期生活。徐 昱攝

一學年結束了,激動人心的暑假即將開始。面對“電量”滿格的暑假,你準備怎麼度過這一個多月呢?選擇似乎很多:大吃大喝、自由自在,把平時想玩而沒時間玩的東西玩個夠,這是“放鬆派”;查漏補缺、琴棋書畫,被家長帶著上輔導班從早到晚,這是“報班派”;遠足旅行、熱心公益,向社會大課堂學習本領,這是“旅行派”……過得開心,似乎容易。咋過更有意義?其中學問不少。

學前兒童:體驗感受點亮童年

“謝謝老師帶我去沙灘玩!我喜歡看日出撿貝殼,喜歡和小朋友們一起做沙雕。”從南戴河回來好幾天,今年6歲的宇宇還意猶未盡。他是中國兒童中心實驗幼兒園大班畢業生,暑假伊始,幼兒園就組織全體畢業生,進行了為期5天的“南戴河夏令營”。

第一次離開爸爸媽媽、第一次和小夥伴一起過夜、第一次“獨自”闖世界……這樣的經歷讓小朋友們格外難忘。“我們晚上在海邊仰望天空,好多好多星星呀!老師說,這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宇宙,真讓人敬畏。”登登最開心的,還有“晚間故事會”。“我們去了採摘園,把新鮮蔬菜摘下來,還擇菜、洗菜,包餃子呢!”陽陽品嚐了自己的勞動果實,“別提多好吃了!”

5天的獨立生活,大家似乎一下子長大了許多。臨行,不少小朋友給爸爸媽媽買貝殼、選禮物,“爸爸媽媽照顧我、做家務,真是太不容易了!”

教育家陶行知曾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那麼,對兒童來說,暑假應該怎麼過?記者專訪了中國兒童中心學前教育部部長楊彩霞。

“學前兒童的學習和生活密不可分。他們以直接經驗學習為主,用眼睛觀察、用心體驗、用感官感知,從而帶來自主思考與表達,將知識同實際生活聯繫起來。因此,在為學前兒童做暑假規劃時,要更多著力於日常生活、遊戲和親子互動,重點豐富其各種直接感官經驗。”楊彩霞舉例說,可以教孩子學會一樣生活本領,增強自理能力;可以帶孩子“行萬里路”,在旅行中培養勇敢、堅持、判斷等能力;可以和孩子親子閱讀,從小培養愛讀書的習慣……

從2010年起,中國兒童中心學前教育部就組織孩子們走進中國氣象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等。“學前兒童的學習強調‘主題整合式’,這些參觀體驗恰恰是對孩子綜合能力的培養。家長可以帶孩子多看多聽,在各種博物館中探索發現,增強多學科整合的思維能力。”楊彩霞強調,這也是立德樹人、進行文化薰陶與傳承、挖掘孩子興趣的良好契機。

專家建議,制訂暑假計劃要充分考慮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尊重兒童意願,引導孩子參與計劃制訂。針對學前幼兒,暑假要守住兩條“底線”:不打亂生活作息,不放鬆體育鍛煉,因為這不僅是健康的需要,更事關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和堅持。

中小學生:有個好目標很重要

中小學生的暑假咋過好?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已經初中畢業的嚴宇塵常常被學弟學妹們當作榜樣。

那是中考結束後的暑假,很多人鬆了口氣:終於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了!卸下學習任務,嚴宇塵的計劃卻有點與眾不同,他想在暑假實現一個心願——重做一架基於馬格努斯原理的“滾筒翼飛機”。還是初二那年,這個由紙杯和橡皮筋為創意初衷的飛機曾被他研發出來,可惜的是,首次試飛時傳動機構橡皮筋斷了,再做一架卻已沒有時間。“中考結束了,我可以重操舊業!”嚴宇塵笑道。

就這樣,在不少同學沉浸於“吃吃睡睡”時,嚴宇塵學會了用流體力學軟件模擬飛機運行,探索用齒輪改進橡皮筋傳動裝置,還試驗了新材料。最終,他以這個課題獲得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稱號,還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創意獎”。

“有個暑假目標很重要,也許通往目標的路很長,但只要堅持一步步走下去,就有可能實現願望。”北京三十五中科技教育中心教師楊欽貞表示,中小學生要根據自身情況,在暑假裡制定一個明確目標,朝著目標努力,就能在克服一個個困難中體味到充實與幸福。

楊彩霞建議,中小學生的暑假可以在整理學習經驗基礎上,進行深入可持續性的項目學習,有系統有深度地開展某項興趣愛好的學習和探究。

“基於項目的學習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小組合作,要求學生對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問題進行探究。它體現了多學科交叉,注重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也容易激發孩子們的興趣,非常適合中小學生。”楊彩霞指出,除了基於項目的學習,同學們還可以踴躍參加學校組織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在社會調研中瞭解熱點問題、體味百姓民生,鍛鍊問題意識和研究能力;可以開展志願服務工作,去兒童福利院、敬老院等做義工,從小培養社會責任感。

暑假是自我提升的好時機,可以在此期間涵養興趣、掌握新技能,比如學繪畫、游泳、打球、舞蹈……給自己“充充電”。但要注意的是,輔導班不宜過多,要注意勞逸結合。此外,格外需要注意的是,人身安全第一,學生和家長一定要警惕溺水、交通事故等意外傷害。

高校學子:奮鬥的青春最幸福

“我一直想為家鄉做點什麼,今年暑假,在學校社會實踐專項培養項目支持下,我將回到家鄉雲南的永平縣掛職鍛鍊,走進村民家中,有針對性地解決他們的困難,回饋家鄉建設。”家住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的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2017級本科生張碧珊正在收拾行裝,不日即將出發。

與此同時,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本科生程延、陳思遠和程源九也將啟程。其中,程延的目的地是哈佛醫學院實驗室,將進行無義突變引發mRNA降解過程中兩種蛋白的功能研究;陳思遠將前往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實驗室,進行腫瘤的分子生物學研究;程源九的目的地則是耶魯大學的實驗室,進行免疫與抗病毒相關研究。

充實多彩的暑假,來自復旦大學精心安排的一項項暑期項目。在“改變家鄉”社會實踐專項培養項目中,學校提供資助,引導學生返回家鄉、建設家鄉,僅2018年一年就將派出超過20支囊括掛職鍛鍊、支教、學習參訪等隊伍、近400名師生,奔赴全國26個省區市;在本科“榮譽項目”中,學校以交換生、實驗室訪學、聯合培養、異地教學等形式,支持鼓勵學生到國際知名高校、國際一流大師課題組交流學習;在“中外學生同走改革路”專項實踐中,將組織中外學生走訪參觀改革開放前沿陣地深圳和珠海,讓更多外國同學瞭解中國,認識中國……同時,復旦大學博士生講師團再度出發,將前往浙江義烏、福建福鼎、四川雅安、吉林白山等地,幫助廣大群眾深入瞭解黨的各項方針政策。

作為大學生,暑假咋過有意義?答案很清晰,奮鬥的青春最幸福。在高校,不少大學生除了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活動,也對自己的暑假生活做出了規劃。

“我計劃利用這個暑假,好好閱讀專業書籍。”陝西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6級碩士研究生鄧倩告訴記者,要趁暑假好好“充電”。除了“讀萬卷書”,她還計劃“行萬里路”,和家人、朋友來一次有意義的旅行,增長見識,體味豐富多彩的風土人情。

陝西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5級本科生王沐子,這個暑假則不打算回家,“明年就本科畢業了,我正在準備考研。”王沐子笑道:“考研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所以我願意在酷暑中奮戰。只因前面有光,我便奔去!”

《 人民日報 》( 2018年07月12日 18 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