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罗与高晓松的罗生门,三方说法究竟谁对谁错?

高晓松C罗这事到目前为止看到3个版本了,并且3个说法都多少有些出入

第一种是葡语翻译的,大意是:

1专访采用英语对话,没用上葡语。

2采访中C罗失去耐性,然后问到退役之后的问题时爆发叫停。

3C罗团队有人开骂。

4主观判断:高晓松的脸和英语对话降低了C罗的耐性。

C罗与高晓松的罗生门,三方说法究竟谁对谁错?

高晓松的说法:

1是赞助商主动找的我们,要求做个专访。

2C罗迟到一个多小时。

3退役的打算在提问名单里,对方并没有异议。

4原计划45分钟的采访31分钟就叫停。

5对方爆了粗口,这是对方的问题。

6翻译加戏太多,有违职业道德。

C罗与高晓松的罗生门,三方说法究竟谁对谁错?

另外豆瓣上有个工作人员给出了第三种说法:

1这个专访是临时加的,阿里操作。

2提议过葡语采访,但是最终还是考虑上王牌《晓说》。

3C罗采访结束要赶去奥体中心,那边团队在催,导致C罗团队很急。

4高晓松不了解足球,C罗英语就那样,两者只能尬聊。

5骂没骂人没听到。

6C罗是拿钱办事配合度最高的球员。

三者的口供一对比,去除掉一些主观因素,可以勾勒出一个事情的大致的情况。

一开始耐克策划了C罗的这次中国行,阿里体育方面应该是有介入,就从中额外增加出了一个专访的时间,由优酷来操作。优酷和赞助商一合计,为了追求最大的曝光,决定放在高晓松的《晓说》上。这也就是为什么高晓松会说是赞助商来找的他们。

但是英语采访葡语采访没有最终定死,优酷这边计划是高晓松英语专访。赞助商那边还是请了葡语翻译,而且葡语翻译一开始接到的任务应该是来翻译专访内容的。

C罗与团队在20日吃完中饭去《晓说》栏目录制专访,出现时间大致12点55左右,具体的时间会略有偏差,但这个高晓松应该不会说谎。约定的时间是否是11点45,这个可能就有歧义了,主要是跟何人约定,是如何约定,这中间肯定会有偏差。

C罗与高晓松的罗生门,三方说法究竟谁对谁错?

C罗到了现场之后,折腾一会开始录制,原计划应该是在《晓说》栏目待差不多1个小时,录制时间约为45分钟。但是奥体中心那边耐克校园足球总决赛已经开打,并且由于天热的原因,比赛时间给缩短了。

专访本来就是额外增加出来的,不能耽误正事,于是耐克那边就开始催促C罗的团队,这边尽快结束以便能赶上正常的流程。

C罗是知道下午流程时间的,翻译说C罗在被问及退役的问题时失去耐性,请求助手帮助结束对话。这个地方,C罗的情绪应该是被翻译夸大了,退役这个问题可能并不是导致C罗想结束采访的直接原因。高晓松也说退役计划的问题在提纲里,团队并没有否掉,C罗整个专访状态还不错。

整个专访比原计划缩短了11分钟,只持续了31分钟便被叫停。过程可以想见,由于是高晓松非专业足球人士,问的问题肯定会偏大众向娱乐向。加上两个人都是英语交流,效果也要打一定的折扣。当然,最终采访没出来,也不好妄加判断。

骂没骂人?应该是骂了,但是不是冲着谁去的。可能是C罗团队在明确叫停之后,高晓松还在继续问问题,导致了C罗团队方面的不满。到后面应该是吐槽了一句,被耳尖的翻译捕捉到了。

事件的核心点主要还是在时间是约定的几点?是如何约定的?因为迟到问题导致了后续时间的紧缩,最终导致了整个专访的不愉快。

C罗与高晓松的罗生门,三方说法究竟谁对谁错?

谁的锅?

1、其中C罗是比较冤枉,目前两方的口供都反应C罗在专访中表现了很强的职业性和配合度。唯有翻译在强调C罗缺乏耐性,且因为退役问题受到激怒。C罗也因此被带了一波不职业和耍大牌的节奏。

2、高晓松可能也比较莫名,大家找过来说做个C罗,自己也比较感兴趣就做了,然后问题也是按着给的采访提纲来的,就这节目性质也不可能问出来什么太专业的问题。结果专访中途给C罗团队叫停了。事后又被曝出因为他没水平把C罗给问烦了。

3、C罗团队,肯定是某个沟通环节出了问题,导致C罗的时间太赶。强势叫停看起来像是耍大牌。

4翻译,问题最大的应该就是这个翻译了。其实常做大人物专访的都知道,如果对方一天中行程排满,在其他地方耽误了时间,专访的时间被压缩和叫停都很正常。录制节目中,经济团队和录制团队发生一些不愉快也是常态。

结果翻译直接把节奏带到C罗和高晓松两人身上,惹得两边粉丝互喷,特别是C罗这么职业的一个人背上一个不职业的骂名。估计这辈子应该不会有人再找他做翻译了。

喜欢文章的可以关注下微信公众号:玮晨战术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