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的二郎神爲啥只聽調不聽宣?是不是有過人的法力?

美圖站


  

  二郎神為何不顧父母怨仇,主動幫助玉帝降伏反叛大軍呢?

  這就要和二郎神聽調不聽宣說起。

  什麼叫做“聽調不聽宣”?

  所謂“聽調”,就是聽從朝廷調派,服從朝廷管束。所謂“聽宣”,就是聽從皇帝命令。整句話連起來,就是說,我承認我是朝廷的臣子,但是,要我去朝廷朝拜皇帝,問候起居,那我不去!

  光從字面理解,有些糾結。若舉個例子,就非常好理解了。

  北洋時代各軍閥在表面上,都承認自己是民國的一分子,但是,不管民國大總統諸如黎元洪、徐世昌等人下令如何如何,各地軍閥基本上仍我行我素。

  在《西遊記》中,聽調不聽宣就是二郎神名義上臣服天庭,其實根本不聽從玉帝號令。玉帝只是二郎神名義上的主君,對二郎神轄區內的事務,諸如人事權、財權、軍權等等,都無權干涉。

  灌江口,就是三界之中,是獨屬於二郎神的獨立小王國。二郎神只是沒有公開反叛,其實,日子過得比齊天大聖孫悟空還要逍遙!

  那麼,二郎神為何能聽調不聽宣呢?

  因為他建立下赫赫戰功,讓人不敢小視!

  《西遊記》中寫到了二郎神一生中的四大業績:“斧劈桃山曾救母,彈打鋋羅雙鳳凰。力誅八怪聲名遠,義結梅山七聖行。”

  第一個故事我們已經介紹了。第二個故事已經不可考。從字面來說,應當是二郎神以神彈打中了鋋羅的鳳與凰。在古代神話中,鳳凰乃是上古真靈,百鳥之王,雄者為鳳,雌者為凰——古龍小說中的陸小鳳,就是男人的名字。

  至於這鳳凰是不是如來時代的神鳥,孔雀大明王、金翅大鵬雕的母親呢?應該不是。這就猶如龍其實是一個龐大的族群一樣,三界的鳳凰應該也有多隻。

  但不論如何,能打中萬鳥之王鳳凰,足見二郎神的彈弓很厲害。在《西遊記》六十八回中,孫悟空就曾經與二郎神合作,力鬥九頭蟲。孫悟空近身搏鬥,二郎神以金弓銀彈遠程射擊,三兩下就讓九頭蟲方寸大亂,最終被細犬一口咬掉了一顆頭顱。

  第三個故事是降伏八怪。《封神演義》把這個故事進行了改造,變成了梅山七怪作亂,最終,除了老大袁洪被葫蘆飛刀幹掉,其他六怪都被二郎神殺死。他們死後封神,共稱為梅山七聖。

  《西遊記》的設定與《封神演義》表面相似,其實不同。所謂力誅八怪,是說二郎神大展神威,誅殺了八個妖怪,至於是誰,書中沒有明說。

  第四個故事是二郎神與梅山六兄弟結拜,共稱梅山七聖。在《西遊記》中,梅山六聖有名字,原文說:“乃康、張、姚、李四太尉,郭申、直健二將軍。”

  正因為有打傷鳳凰之勇武,誅殺八怪之神通,更有梅山六聖、一千二百草頭神相助,二郎神儼然成為三界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

  當然,與天庭比較起來,二郎神這點力量那就是浮雲!

  真正讓二郎神享有聽調不聽宣權力的,還是因為他是玉帝的外甥。

  可以說,聰明如二郎神,高傲如二郎神,對這一點是非常清楚的。


葉之秋


玉帝沒有被封為玉帝的時候,他在人間可是個大土豪,本來名叫張百善,家裡良田萬頃,富可敵國。當然也就妻妾成群,整日鶯歌燕舞,花前月下,聲色犬馬,風流倜儻,好不快活。只是他平時樂善好施,是個至善至美的大善人。



當時天上極其混亂,歷經了三十六萬大劫難,天庭毫無秩序可言,早就亂套了。眾神各行各是,各顯神通。貪贓枉法,淫亂苟且有之,雞鳴狗盜也有之,什麼事都有發生。最讓人頭疼的是,眾仙為多佔天庭資源,多生多養,弄得天庭仙眾滿滿。照此下去非把天空資源消耗殆盡不可。你想一下,神仙生的小孩由於遺傳基因的關係,都是長生不老的。於是老子生兒子,兒子生孫子孫子生孫子。生、生、生老是生。這可怎麼得了啊!只有生沒有死,神仙太多太多了。


當時天白金星年事已老,加上沒娶過老婆,沒有生小孩一說。於是他就下凡到人間走訪,找到了張百善。要他上天當玉皇大帝,治理天庭。張百善就答應了太白金星的要求,上天做上了玉皇大帝。當上玉皇大帝后。玉帝在上天就建立起,與人間三皇五帝一樣的治理體制。三部六委樣樣齊全。並訂立一千八百條天條禁令,違者開除、坐天監,或殺頭滅身,永不得為仙為人。並且規定神仙不得與凡人通婚。也不得在一萬六千年內再生小孩。並且在三萬六千年內,所有仙眾禁慾禁婚,不能有男女之事。


話說楊戩,在二郎山落得個清閒,享受著香火。他對舅舅張百善是有一肚子的意見的。你自己有兒有女,多子多孫。又有皇母娘娘侍伴在身邊。自己吃飽不知餓漢飢。想我楊戩,正直青澀年華,帥哥一枚,日夜有美女佳媚主動約見。可就是為了遵守你定的天條禁令,才使我成了大齡剩男。二郎山香火總不該剝奪了去了吧!如果連二郎山香火都不讓我獨享。那麼,我就把你玉帝舅舅,未當玉帝前做得那些破事,在天網上曝光。弄你個灰頭土臉,威信掃地。


玉帝對楊戩也是提防得很,日夜天眼監控分秒不停。楊戩的想法玉帝早已撐握的一清二楚。但礙於他是自己外甥,又深知楊戩這斯,若去惹他,三眼一睜六親不認,什麼傻事都做得出來。就讓他去吧!



為了穩住楊戩的心,玉帝乾脆封他終身在二郎山接受香火,身不見心不煩。於是就派太白金星到二郎山宣玉旨:《楊戩封為二郎神,並可聽調不聽宣》。


老蛇正宗


調,就是調遣的意思。聽調,就是二郎神聽從玉帝的調遣,玉帝派來的任務,二郎神是要接著的。宣,就是覲見的意思。不聽宣,就是二郎神不聽從玉帝的召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你讓我幹活行,但咱爺倆別見面兒。

這其中的緣故原著中也交代的清楚:

大聖道:“我記得當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楊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麼?我行要罵你幾聲,曾奈無甚冤仇;待要打你一棒,可惜了你的性命。你這郎君小輩,可急急回去,喚你四大天王出來。”真君聞言,心中大怒道:“潑猴!休得無禮!吃吾一刃!”

二郎神的身世從孫悟空嘴裡說出來,我們也能看出來,弼馬溫當初在天上也屬於八卦一夥的,家產裡短的他都門清。二郎神的母親是玉皇大帝的妹妹,思凡下界,找了一個姓楊的老公,生了二郎神。

書啊,你得細品,它才有味道。大家看看孫悟空這段話,是不是缺點東西?他說二郎神曾使斧劈開桃山。但孫悟空可沒說二郎神劈桃山幹啥。他沒說玉帝把他妹子封在桃山裡,也沒說二郎神劈山救母。

這是家醜,孫悟空沒有明說出來,只是點了二郎神一嘴。而二郎神的反應也很有趣,心中大怒,嘴上還喊了句休得無禮。孫悟空哪無禮了?揭二郎神的短了,這是他不願意提的過去。

正是因為這段家醜,二郎神跟舅舅憋著氣。其實我覺得他也是生自己母親的氣。自己武功這麼高,人這麼帥,本來可以天上人間耀武揚威的,現在流行的一句歌詞怎麼說的來著:我本來應該過燦爛的一生。楊戩的苦惱就在這,本來是玉皇大帝的外甥,能力出眾,偏偏是個私生子,讓自己威風不起來。他這是跟家裡人慪氣,跑到灌江口自娛自樂去了,我跟你們也不見面。

這個聽調不聽宣也就是個氣話。

抓住孫悟空之後,二郎神跟手下的兄弟說:賢弟,汝等未受天籙,不得面見玉帝。教天甲神兵押著,我同天王等上界回旨。你們帥眾在此搜山,搜淨之後,仍回灌口。待我請了賞,討了功,回來同樂。”

到了天上,又有這樣的描寫:一壁廂宣二郎顯聖,賞賜金花百朵,御酒百瓶,還丹百粒,異寶明珠,錦繡等件,教與義兄弟分享。真君謝恩,回灌江口不題。

實際上二郎神是去見玉帝了,聽調也聽宣。而且他去見玉帝很自然,沒有什麼尷尬不適應。這說明所謂的聽調不聽宣已經是很早以前的事,血濃於水,親外甥親舅舅,就是慪口氣而已,矛盾早就化解了,那一篇早就翻過去了。

孫悟空在打仗之前特意提這陳年舊賬,就是三八,噁心一下二郎神。


銳視覺何老師


二郎神在西遊記裡應該叫二郎真君,確切的說,應該是二郎顯聖真君。他在整部西遊記裡,一共有兩次戰役,分別是:擒拿孫悟空之戰和剿滅九頭蟲之戰。兩場戰役都是大獲全勝,可見二郎真君的戰鬥力是沒有問題的。

剿滅九頭蟲之戰並沒有多少出彩的地方,一則是九頭蟲太弱,二則是多人群毆,看不出水平。那麼,二郎真君與孫悟空的單挑,戰況如何呢?結果我們都知道,二郎真君險勝,這場勝利有多險呢?

戰役的一開始,孫悟空帥花果山團伙挑戰天庭。雖然天庭全面壓制花果山,可不管怎麼努力,就是無法擒拿罪魁禍首孫悟空,雙方就這麼膠著起來。

就在這個時候,觀音菩薩向玉帝推薦了二郎真君。菩薩這個時間點卡的是非常的雞賊的,因為這個卡位,直接彰顯了二郎真君的強大。

你看啊,天庭那麼多神將,連個猴子都抓不住,這不說明他們都是窩囊廢嗎?十萬天兵都拿不下的猴子,足見其強大。此時,菩薩僅僅推薦一個人就可以拿下猴子,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觀音菩薩雖然知道二郎真君有一戰之力,可心裡畢竟沒譜兒。於是,在二郎真君參展之後,她就一直在高空觀戰。同時呢,還讓各路天神封住天空,令猴子無處逃跑,她自己手裡也是攥著法寶,準備隨時補刀。

所幸的是,十萬天兵不如一條狗,孫悟空被老君偷襲之後,又被狗咬了腿,這才被二郎真君最終捉拿。故而,二郎真君擒拿孫悟空之戰,他贏得並不光彩,至少憑他自身之力是抓不住猴子的。

不管怎麼說吧,拼戰力、賭變化,二郎真君與孫悟空至少都是同一個級別的。甚至二郎真君的遠程武器,對孫悟空還有一定的威脅,尤其是那條狗。

講完了二郎真君的法力,我們再來講講他為何聽調不聽宣。

這裡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他的戰鬥力,另一方面是他的身份。二郎真君有什麼特殊的身份,使得玉帝對他不管不問呢?

我記得當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楊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麼

按照孫猴子的說法就是,二郎真君是玉帝的妹妹與一個姓楊的男人的野種,因為來路不明又與玉帝有過沖突,故而不願到天庭任職。換句話說,二郎真君是玉帝的親外甥。

有這個身份在這裡放著,哪個神仙敢管他?聽調聽宣?開什麼玩笑,有什麼事情可以找他舅舅商量去,丫要打獵要喝酒要吃喝嫖賭呢。








山鬼祗樹


我寫的可能跟大部分人寫的不太一樣,同樣是民間傳說,版本也有千萬種。前方高能預警,以下為正文:

二郎神在《西遊記》中是個很耀眼的人物,首先他只聽調不聽宣,為什麼呢?因為二郎神只受仙官不受仙祿,既然玉帝不給人家發工資,所以你宣人家也是白宣,人家想來就來,不想來拉倒。其次,二郎神憑自身實力一拳一腳打敗了孫悟空,而且在打敗孫悟空之前也是百戰百勝,因此二郎神是三界唯一一個不敗的神靈。那麼二郎神為什麼只聽調不聽宣?他又有什麼過人的法力呢?我來給大家講一講。

根據文始道門兒《唐僧取經念詞寶卷》記載:共工怒撞不周山,天傾於西北,地陷於東南。這時太上老君化身女媧去補天。關於這一點《西遊記》中也有記載。經過七七四十九天,女媧補天完成,天火不再從天而降,算是治住了一頭兒。

天火治住了,還有地水呢?這個地水肆虐四方,漸漸的匯流成四條大水。分別叫做江瀆、河瀆、濟瀆、淮瀆。地上不光有洪水氾濫,也有野獸出沒。這裡單說這江瀆,如果大家理解不了

江瀆這個概念,你可以直接把他當成長江也行。

江瀆本來東流流向大海,但是有一個黑色巨蟒從地府地關中逃出,用它巨大的身軀堵住了江瀆的入海口,這樣的話河水不能流入大海,於是江瀆四周的百姓就遭了秧。

這個事情玉帝知道後不能不管,於是派了天兵天將前去降服這個黑色巨蟒,誰知道這個黑色巨蟒神通廣大,噴雲吐霧,一張嘴口如泰嶽,嚇得天兵天將拔腿就跑。沒辦法玉皇大帝去請教太上老君,太上老君說了一句讖語:三眼聖人出,天下方太平

玉帝當時就蒙了,遍觀天上諸神諸仙,沒有發現誰是三隻眼睛呀,於是就想派人去凡間找找看。這時玉帝的三妹白靈仙女自告奮勇說下凡去看看。這個白靈仙女就是二郎神他娘。

這個白靈仙女來到江瀆平原尋找三眼聖人,聖人沒有遇到卻遇到兩個凡人。這兩個人一個叫周乞,一個叫楊雲。這兩個人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凡人,為什麼呢?

周乞其實是鬼母的第六子,本相是個狗。但是在後來成為天庭二十四星宿前他就是個凡人。他本來沒有名字,是他的師傅太乙真人給他起的名字。

楊雲是個凡人,但是本相是隻羊,因此嚴格說來他算是個凡體的聖人。楊雲和周乞兩人遇到之後結拜成為兄弟,一起雲遊九州,尋師訪道,後來在九華山遇到太乙真人,太乙真人收他們兩個為徒弟,然後讓他們兩個前來治理江瀆的水患。

白靈仙女遇到楊雲之後就喜歡上了這個胸懷天下的小夥,兩人私定終身,度過了三年時光,生了一個兒子,名叫楊二郎,就是後來的二郎神。第四年的時候玉帝發現了。為什麼是第四年發現的呢?這裡面有講究。這個白靈仙女是月宮執掌形象的宮娥。她執掌月相四天,當天值班時和玉帝提起來下凡這個事情,於是第二天就下凡了,三天過後該四仙女值班了,四仙女發現三仙女沒有來交接,於是報告了玉帝,玉帝一查,三仙女下凡壓根就沒有去找什麼三眼聖人,而是和凡間一個楊雲私定終身了。於是玉帝派兵把三仙女給抓了回來,壓到了桃都山下,守護桃都山的是兩個神人,一個叫神荼,其實就是後來的牛魔王,一個是鬱壘,其實就是後來的獨角大王青牛精。關於這兩人大家可以看一看我以前的回答,這裡就不展開介紹了。

三仙女被抓走後,楊雲和周乞兩個人去桃都山救人,但是被神荼和鬱壘打敗。兩人沒有辦法就去找自己的師傅太乙真人。太乙真人說要想救三仙女出來,只有靠你的兒子了,你的兒子是天仙下凡,以後會比你有出息,於是楊雲就決定悉心培養楊二郎。

誰知道楊二郎長到十六歲跟個傻子似的,連普通人的智商都沒有,也不會講話。這可把楊雲急壞了。楊雲又找太乙真人問怎麼回事。太乙真人說:你兒子是太陰真君的精魄下凡,屬於至陰之體,所以這麼多年一直不開竅。如果想讓他開竅,必須用至陽之體相沖方可。楊雲一聽明白了,為什麼呢?因為楊雲拜太乙真人為師時聽師傅說過,自己是至陽之體,以後前途無量,可登仙境。

於是楊雲把周乞叫過來,他對周乞說:我兒只有合我父子之力方能獲得真正法力,我要走了,希望你以後能照顧好我兒子。說完楊雲一頭撞死,三魂進入一隻羊體內,這隻羊一隻角是彎的,一隻角是直的。七魄化為一隻飛天老鷹。而周乞實現了自己的承諾,終日形影不離的保護著楊二郎,兩人一邊放羊,一邊討生活。他們在放羊的時候,那隻飛天鷹總是叼來兔子給楊二郎吃。

轉眼間二年過去了,楊二郎十八歲了,有一天那一隻羊突然開口說話了,他對楊二郎說:你要想救你母親,必須吃了我。你把我的那隻彎角掰下來就會變成一把三尖兩刃槍,你把我的那隻直角掰下來就會變成一把新月樣彈弓。你把我的皮扒下來就是一副黃金八寶妝。吃了我的肉你可以獲得七十二變,吃了我的羊尾巴你可以再多一變,我的左眼為陰眼,右眼為陽眼,你把我兩隻眼一起吞下去會長出來第三隻眼,陰陽眼。一定要記住,把母親救出來。說完這隻羊就死了。

這時楊二郎開口說話了,十八年來第一次開口說話,第一句話就是:我要尋母報仇。於是楊二郎按照這隻羊說的做,最後身穿黃金八寶妝,腰跨新月樣彈弓,手執三尖兩刃槍,他和周乞一起去了桃都山,兩人大戰神荼和鬱壘,最後成功營救出了三仙女。在這個過程中,二郎神還偷了七寶琉璃盞,也就是後來的寶蓮燈,玉帝為了要回寶蓮燈,於是赦免了三仙女和二郎神的死罪,二郎神戴罪立功,前去降服那個黑蟒蛇,成功治理了江瀆水患。

二郎神一直記恨於玉帝的傷母殺父之仇,因此不願意上天庭做官,最後隱居在灌江口,帶著周乞征戰四方,降服了不少妖怪。周乞後來留下本相哮天犬相助二郎神,仙體被玉帝召到天庭做了二十四星宿婁金狗,而二郎神的父親楊雲則被玉帝封為二十四星宿之一的鬼金羊。這都是後話。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二郎神因為記恨玉帝的傷母殺父之仇,因此不願受約束與他,所以只聽調不聽宣。二郎神由於吃了楊雲所化的那隻羊,因此具備了三仙女、楊雲還有一部分太乙真人的法力,具體說來就是七十二變,無極變,陰陽眼等等。

二郎神是怎麼把寶蓮燈偷出來的?周乞怎麼會變成了哮天犬,二郎神後來又是怎麼降服了一千二百草頭神,怎樣誅六怪,和梅山兄弟結拜為兄弟的?關注我的頭條號,瞭解更多西遊解密!


每日趣評


很多人認為二郎神對玉帝聽調不聽宣,是因為他劈山救母,其實並不是這個原因。

玉帝當年集結五大天王十萬天兵,去降服孫悟空,結果一敗塗地。在這個用人之際,玉帝竟然沒有想到自己的外甥二郎神,還是觀音菩薩向他舉薦。陛下的外甥二郎真君,居灌江口,昔日誅殺六怪,滅梅山兄弟,殺一千二百草頭神,這麼牛逼的人物,玉帝為什麼不用他。其實不是不用,而是不敢用。

二郎神的師傅是玉鼎真人,玉鼎真人是闡教,屬於元始天尊。也就是說二郎真君是元始天尊的一派。人家師門顯赫,不是玉帝能惹得起的

。要知道玉帝是鴻鈞老祖的看門童子,而原始天尊是親傳弟子。玉帝怎麼敢惹原始天尊一派。闡教有身份有地位的神仙,個個都是聽調不聽宣的角色。

二郎神對玉帝聽調不聽宣,既有個人恩怨,也有門派問題。不能單純的認為是私人恩怨


歷史鹹談


二郎神是天庭裡數一數二的戰神,他的法力之強,就算是孫悟空也有所不如,兩人曾打個平手,孫悟空還被迫變成一座廟。

而西遊記‘’第六回 觀音赴會問原因 小聖施威降大聖‘’,觀音菩薩道:“乃陛下令甥顯聖二郎真君,見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他昔日曾力誅六怪,又有梅山兄弟與帳前一千二百草頭神,神通廣大。奈他只是聽調不聽宣, 陛下可降一道調兵旨意,著他助力,便可擒也。”



當時玉帝的旨意上雲:‘’花果山妖猴齊天大聖作亂。因在宮偷桃、偷酒、偷丹,攪亂蟠桃大會,見著十萬天兵,一十八架天羅地網,圍山收伏,未曾得勝。今特調賢甥同義兄弟即赴花果山助力剿除。成功之後,高升重賞。‘’


用詞客氣,只是長輩請後輩幫忙,不似上級命令下級,確實正如觀音所說,聽調不聽宣。

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呢?

我們再看原著的一些片段,孫悟空也說,“記得當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楊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 ,說的正是二郎神的故事。



原來,二郎神楊戩是玉皇大帝大妹私下凡間與凡人所生的兒子,後來玉帝才知道此事。天條中仙人不可聯姻,是以玉帝將其母壓在桃山下。楊戩自幼在人間長大,為了救母親,拜在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門下,十七歲時藝成下山,劈山救母。

因為在石縫中待得太久的緣故,他母親全身都發黴了,還生了一層翳毛,於是楊戩把母親轉移到山坡上去曬太陽。

當桃山一分二時,天地震顫,玉帝知道了有人逆天行事,一怒之下,要嚴懲乃妹。乘楊戩去找食物的當兒,命十個太陽齊擁進天空,可憐楊戩之母被困十八年,本來不高的神通十成只剩二三成,哪裡經得起十個太陽一起照射,不到一袋煙的功夫,就被曬化了。

楊戩趕回來後看到母親巨石留字,淚如泉湧,指天罵帝,揮三尖兩刃刀大戰十太陽,一連砍倒九個金烏神,剩下的那個金烏神只好一路向西逃走。 二郎神當時還不會騰雲駕霧,只會簡單的爬雲上天以及漲身成巨人等神通,等趕到西海的時候,過不了汪洋大海,於是把三尖刀變大,挑起兩座大山來當過海的墊腳,繼續追日。這就是"二郎擔山"的來歷。

後來被訂過娃娃親的西海龍王三公主截停,二郎神最終還是追趕不及,想起母親死得太慘,心灰意冷,經過灌江口時便住了下來。



而王母娘娘沒有親子,對他十分疼愛,讓玉帝封他做顯聖二郎真君。後來二郎神助姜子牙伐紂,又加封為昭惠靈顯王,稱英靈小聖。

雖然玉帝后來承認當初太沖動,但二郎神舊恨已深種心頭,萬餘年來,從來不認玉帝為舅,也不聽天庭號令,而且乾脆來個聽調不聽宣,成了能請不能派的陸地神仙。

(我是六甲番人,請您關注我的頭條號。)


六甲番人


你也太當真了。

為什麼二郎神可以聽調不聽宣?你如果有個外甥,你就會知道。外甥脾氣倔。不聽就的親孃舅肯定任著他。

如果他舅舅不是玉皇大帝,他敢這麼拽?肯定不敢呀。親者疏,他這一方面也是為了避嫌。

同時呢,也彰顯了二郎神,他是憑自己本事吃飯的,不是靠他舅舅吃飯。這也是人家實力的一個表現。

雖然親舅舅是張二河,但是我不鳥他。聽調不聽宣。你有事兒調動我可以。但是你沒事宣我,我也不鳥你。就是這麼有個性。

而親孃舅呢,肯定疼外甥。哎,你愛怎麼地怎麼地吧,反正一般也不用你。就給你個閒職,再給你個狗。沒事兒遛狗玩兒吧。所以大家能看到二郎神一般出來都帶個哮天犬。

這其實和企業裡面的人際關係是一樣的。聰明的老闆不會把自己人放在自己跟前。但是會安插在要害部門。關鍵的時候就起到作用了。


一路向西,行者帶你享受問答的快樂,我們不一樣。開闊別樣的視野!


行者視野


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可以從歷史原因,二郎神的身份和能力這三個方面來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要先知道中國封神之戰後(不算上古一些大神),天庭中神和仙之間的區別。在一般人認為在人、仙、神三者中,“神”是地位最高的,這多半是受西方文化的影響。看過《封神演義》的應該知道,中國古代多神仙的劃分大致是這樣的:

1.上古大聖:盤古·女媧·伏羲·神農 ·洪鈞老祖·三清等等。

2.仙:例如元始天尊的12金仙等。

3.神:在封神之戰中,一般指法力平庸或是福緣深厚的人死後,元神寄託在封神榜中,後被封為神,成為天庭的正式職工(例如雲霄姐妹、趙公明、聖母等死後成神)。封的神是死後真靈上榜,受封神榜的約束,仙則逍遙自在不受約束。而且真靈上封神榜的人終生功力不得寸進,封神的人被鎖死了修行的路。

封神大戰完畢後,李靖、楊戩、哪吒、金吒、木吒、韋陀、雷震子七人因有興周滅商大功德,因而失掉昊天上帝敕封,肉身成聖(即超脫出神界的封神體系,享受神仙的待遇,但是不承擔具體的工作職責。),逍遙仙界。肉身成聖,供職天庭就相當於自己在天庭找了份工作,不高興就可以不幹了,而不會有太大的懲罰。而封神榜封的神則不可以這樣,相當於和天庭簽訂了長期的勞動條約,不能說撂擔子就撂擔子,瞎搞就可能有身死道消的危險。

同時,二郎神的身份地位也是非常之高的。二郎神楊戩,師從闡教金仙玉鼎真人,習得闡教護教神功九轉玄功,是闡教護法(孫悟空學的是佛教護教神功 八九玄功,是佛教護法)。而玉鼎真人可是原始天尊的弟子,這樣可以說二郎神楊戩有極硬的後臺。而且,民間傳說二郎神楊戩是玉帝的外甥,雖然關係不太好(二郎神的父親楊天佑是上天“金童臨凡”,為確州城內書生。母親雲華仙女戀舊情下凡與楊天佑私配成婚,生下二郎真君,因違犯天條,被壓於太山之下),但畢竟也是標準的名門之後了。

最後,二郎真君的能力也是非常之強。首先看一下裝備和寵物及功法,武器主要為三尖兩刃刀,寵物為哮天犬,能吞日月,功法為九轉玄功和猴子的八九玄功有的一拼。然後,我們可以從側面來看一下二郎神的法力怎麼樣。楊戩作為我國神話中第一得力之戰神,敗過的次數極度有限。在《封神演義》中一次是用胳膊去迎餘化的化血神刀,想看看刀上有沒有毒。另一次是被三霄娘娘用混元金斗捉入天河陣,要知道文殊、普賢、慈航等十二真人都被拿住,最後是原始天尊和老子出面才擺平,這次敗的也不丟人。同時,在《西遊記》中,二郎神也和孫悟空打的難解難分,最後加上寵物(原著寫的是“又放出“細犬”,照孫悟空腿肚子上咬了一口,又扯了一跌,乘機擒住了孫悟空”),誰說寵物不是戰鬥力的一部分呢。二郎神自身的勢力也是十分可觀的。二郎神被封在灌江口,有地盤。同時還有康、張、姚、李四太尉,郭申、直健二將軍,這是他義結金蘭的梅山六聖。二郎神手下還有一千二百草頭神,都是能征慣戰的特種戰兵,拿到現在說,至少整整一個團,實力不可小覷,完全可以獨自作戰。

所以,二郎神可以聽調不聽宣了。再說西遊記和封神演義的側重點還是有點不同的,感覺西遊記寫的時候太過偏向於佛教了,所以導致西遊記道教的神給人的直觀感覺很弱的樣子,其實能從封神打劫中活下來的神哪個不牛逼呢。


小王子木有錢


二郎神之所以聽調不聽宣,主要原因是他是玉帝的外甥,並不是他有多高的法力,當時玉帝看在妹妹的面子上也就不和他計較了,所謂聽調不聽宣也就是玉帝不愛搭理他罷了。

二郎神在封神榜和西遊記都出現過,但是要說二郎神有多厲害也沒人信。

在《西遊記》裡二郎神和孫悟空交過手,孫悟空和二郎神是打得難解難分,孫悟空和二郎神有個共同點就行都會七十二變還有都會火眼金睛,區別就是二郎神我天生三隻眼,而孫悟空是太上老君煉丹爐裡練出來的,只不過二郎神多了條哮天犬,這是比孫悟空強的地方。但是二郎神和孫悟空一樣有個缺點,那就是都沒法寶護身,都是空有一身蠻力,就比如《西遊記》裡孫悟空要是遇到妖怪亮出法寶,孫悟空就沒辦法了,而二郎神應該也差不多,就比如太上老君的寶葫蘆估計也能把二郎神裝進去,所以說二郎神在《西遊記》裡和孫悟空差不多,但是不厲害。

二郎神所謂聽調不聽宣就是玉帝看在妹妹的面子上不愛搭理他,就讓二郎神帶著梅山兄弟在灌江口自己玩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