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和孫悟空本是死對頭,為何卻成了深交的朋友?

Siwindy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被唐僧驅逐心有不甘回到花果山,看到一番頹廢景象,心裡非常不爽,作者借第28回一首古風說出:

回顧仙山兩淚垂,對山淒慘更傷悲。

當時只道山無損,今日方知地有虧。

可恨二郎將我滅,堪嗔小聖把人欺。

行兇掘你先靈墓,無幹破爾祖墳基。


以上是節選,讀者不妨留意這首古風的最後一句:

想是日前行惡念,致令目下受艱難。


說明孫悟空是有懺悔的,面對花果山頹景,他是有反省的。


反省什麼?


孫悟空在原著中常常稱為金公,而豬八戒被稱為木母。


仁有兩端,孝和敬;

義有兩端,忠和順。


孫悟空對唐僧是孝和忠,豬八戒對唐僧是敬和順。

孫悟空就像岳飛,豬八戒就像秦檜。


孫悟空對唐僧如何孝?

鎮元子說了出來,孫悟空多次主動替唐僧受罰。

但孫悟空對唐僧孝而不敬,如何不敬?

白骨精化身美女迷惑唐僧時,被孫悟空一頓話修得光頭赤耳通紅,你看孫悟空當時是怎麼說的:師父,我知道你了,你見他那等容貌,必然動了凡心。若果有此意,叫八戒伐幾棵樹來,沙僧尋些草來,我做木匠,就在這裡搭個窩鋪,你與他圓房成事,我們大家散了,卻不是件事業?何必又跋涉,取甚經去!

每次唐僧看到前路難行時吐下槽,孫悟空都懟他:老和尚你也忒不濟!


孫悟空對唐僧如何忠?

看三打白骨精被唐僧驅逐後孫悟空的那段內心戲,原著中幾乎每段故事都能看出。

但孫悟空對唐僧忠而不順。唐僧多次叫他不要殺人,可孫悟空最終為了保護唐僧還是不顧受到緊箍咒的懲罰三打白骨精。

而豬八戒總是第一個倒米的。因為豬八戒順而不忠。


孫悟空的個性在真假孫悟空這段故事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他似乎學乖了,其實就是做到忠孝的同時,對唐僧儘量的順和敬。


真假孫悟空發生在三打白骨精和祭賽國打九頭蟲之間,打九頭蟲的時候,孫悟空對二郎神的態度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原因就是經歷了真假孫悟空,即忠孝的孫悟空經過深刻反省並作出了一定的改變。


想通了,變圓滑了,再不搞極端了。


跟仇人稱兄道弟,你懂的...


迷途中的玖伍貳柒


孫悟空與二郎神,雖談不上有深仇大恨,但也與他為敵過。給孫悟空造成傷害的仙佛並不多,楊戩算一個

1.當年天兵擒不住孫悟空,觀音推薦二郎神,孫悟空被金剛鐲打中站不穩,跌了一跤爬起來就跑被二郎神抓住


2.第二十八回,花果山群妖聚義,黑松林三藏逢魔,寫到:孫悟空按落雲頭睜眼觀看,山上草木俱無,煙霞盡絕,你知道怎麼回事只因他大鬧天宮,此山被二郎神帶領的梅山七兄弟放火燒壞,孫悟空的大本營就這樣毀於一旦,此是第二仇



楊戩對孫悟空的傷害稱不上深仇大恨但孫悟空也不至於稱二郎神為兄長,此並非孫悟空的本性

孫悟空為啥會出現這樣的親切之舉我覺的原因有三點

1.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孫悟空是保護唐僧取經一來只要遇事定去求神仙,二郎神算是大名鼎鼎,於他結成朋友定會給他幫助

2.對楊戩的敬佩

孫悟空沒說自己敬佩二郎神,但孫悟空不向權貴低頭的性格卻與二郎神非常像。孫悟空非常敬佩靠真本事吃飯的人,因此從心底裡敬佩二郎神

3.思想的轉變

真假孫悟空之後,孫悟空脫胎換骨,思想出現大的轉變。他不再認為自己通天徹地的本領無敵於三界之內。因此,孫悟空見到二郎神自然要謙遜很多。


電影精品片段


楊角風前面一個回答也提到了,二郎神其實救了整個花果山猴子的性命,所以孫悟空第二次見到他的時候,有愧意!

但是二郎神對孫悟空的恩情絕不是這麼簡單,因為他還曾經救過孫悟空的性命,此話怎講?這還得從孫悟空大戰十萬天兵開始講起……

一、

孫悟空偷吃蟠桃,又偷吃仙丹,破環蟠桃大會,後來逃到花果山,玉皇大帝派李靖率領十萬天兵天將到花果山捉拿孫悟空!

原著中是這樣寫的:

“當時李天王傳了令,著眾天兵紮了營,把那花果山圍得水洩不通,上下布了十八架天羅地網。”

李天王是完全按照玉帝的旨意做事的,因為玉帝就是這樣下達的命令:

“布一十八架天羅地網下界,去花果山圍困。”

從這個佈局來看,玉帝是要活捉孫悟空,並且一個小妖都不要放出去,而實際戰鬥中,李天王也確實是這樣做的。

第一戰的九曜星官失敗了,孫悟空一方基本無損失。

但是跟五大天王和二十八星宿的第二戰,孫悟空就已經輸的只剩下褲衩子了:

“那獨角鬼王與七十二洞妖怪,盡被眾天神捉拿去了,止走了四健將與那群猴,深藏在水簾洞底。”

這一戰只剩下孫悟空孤軍奮戰了,最後還是靠拔毛變孫悟空的方法取勝,但是結局讓大家非常驚訝:

“那四大天王收兵罷戰……更不曾捉著一個猴精。”

這非常不科學,七十二洞妖王和獨角鬼王部隊全軍覆沒,結果四大天王這麼有本事,硬是一個猴子都沒捉到,你信?

二、

顯然,李天王並不是衝著猴子們來的,他一方面對付的是七十二洞妖王,是務必剿殺乾淨的,一方面又想在不傷其他猴子的前提下活捉孫悟空!

緊接著第二個關鍵人物出場了,那就是惠岸使者,他當然是帶著觀音菩薩的命令前來!比較匪夷所思的是,李天王在派出二十八星宿,自己和四大天王並哪吒的前提下,都打不過孫悟空。他明知道惠岸使者也不是孫悟空的對手,卻還是批准了他的請求。

當然,結局也在意料之中,惠岸使者也敗了,回來直喊:

“好大聖,好大聖!著實神通廣大!孩兒戰不過,又敗陣而來也!”

我們看此時的戰況,孫悟空已經成了孤家寡人,被布了十八架天羅地網,他們是跑不出去的。小猴子們基本喪失了戰鬥力,此時只要李天王把全部可以活動的兵力都派出去便可,甚至可以搞車輪戰,搞到孫悟空筋疲力盡。可惜他什麼都沒做,認慫似的派惠岸使者跑天庭向玉帝彙報去了……

玉帝拆開表章,見有求助之言,笑道:“叵耐這個猴精,能有多大手段,就敢敵過十萬天兵!李天王又來求助,卻將那路神兵助之?”

玉帝笑了,是的,你沒有看錯,玉帝詭異的笑了……

唯一可以解釋他這一神情的,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一切都在玉帝的預料之中,一切都在按照他設計的路線前行,所以他才會會心的一笑。

此時發生了什麼事呢?

觀音菩薩迫不及待的舉薦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二郎神,並且直言:

“陛下寬心,貧僧舉一神,可擒這猴。”

這句話說的很清楚,觀音菩薩要舉薦一個神,這個神不是可殺了孫悟空,而是可以擒住孫悟空。從語氣上講,是一個肯定句,只要這個神來了,孫悟空就會被擒。

三、

這個神就是二郎神!

觀音菩薩在這之前既沒有跟孫悟空交過手,也沒有聽從天庭這邊的彙報,只是簡單的聽了惠岸使者跟孫悟空交手的經過,就斷言二郎神能擒住孫悟空,未免太自信了吧?

整個戰鬥過程,在上一期我們已經講過,這裡不重複了,只是最後孫悟空被二郎神勾住了琵琶骨,再不能變化!

然後,孫悟空被押往天庭,二郎神給其餘六聖兄弟下達了搜山的命令:

“你們帥眾在此搜山,搜淨之後,仍回灌口。”

這句話啥意思?就是斬草除根啊,可是他們是怎麼做的呢?為什麼?這個坑先挖在這裡,我們後面會提到,先說孫悟空。

孫悟空被勾了琵琶骨,然後被綁在了降妖柱上,刀砍斧剁、火燒雷擊都不能傷到孫悟空一根毫毛,這裡就蹊蹺了……

問題是既然在降妖柱這裡孫悟空刀槍不入,那麼為什麼二郎神的勾刀能勾住他的琵琶骨呢?

當然,降妖柱這邊的刑具都是真實有效的,也就是說孫悟空的金剛不壞之身是確實存在的,那麼只有一個可能性了,那就是孫悟空被勾了琵琶骨是假的!為什麼這麼說?

如果孫悟空真的不能變化了,他的頭確實可以抗住這些刑罰,比如老君的金剛鐲、豬八戒的九齒鈀、獅子精的大鋼刀等都沒有打爛孫悟空的頭!但是他的腿絕對是受不了這些酷刑的,比如在五莊觀孫悟空被打皮鞭:

大仙道:“照依果數,打三十鞭。”那小仙輪鞭就打。行者恐仙家法大,睜圓眼瞅定,看他打那裡。原來打腿,行者就把腰扭一扭,叫聲“變!”變作兩條熟鐵腿,看他怎麼打。

四、

再比如在獅駝嶺的陰陽二氣瓶中:

孫悟空忽覺孤拐上有些疼痛,急伸手摸摸,卻被火燒軟了,自己心焦道:“怎麼好?孤拐燒軟了!”

由此可見,孫悟空的弱點並不是什麼琵琶骨,而是他的雙腿,如果他的雙腿也是金剛不壞之身,那他何必變成兩條熟鐵腿呢?說到底,他還是怕腿被打壞!

由此可見,孫悟空在降妖柱上受刑時,他還是具備變化之術的,由此推斷,二郎神並沒有真的勾了他的琵琶骨。

在楊角風談西遊正期中,曾多次提到,真正大鬧天宮的是王母娘娘,而孫悟空作為雙方搶奪的對象,反而是安全的。

整個事情的真相其實是這樣的:

王母娘娘設計讓孫悟空造反,玉皇大帝看出孫悟空被矇蔽,於是只下令捉拿王母的妖怪部隊,也就是七十二洞妖王和獨角鬼王,花果山的猴子一隻沒碰。

但是天庭的王母勢力神仙都在看著,所以這些東西只能體會,不能道破,之所以要把孫悟空弄迴天庭,是因為王母的逼宮部隊正在集結,玉帝需要孫悟空。

觀音菩薩是玉皇大帝跟如來佛祖的聯絡人,她看出來了玉帝的處境,於是跟他合夥導演了這麼一場戲。

表面看,是孫悟空造反被捉,實際上,一切都在玉帝的掌握之中,雖然他喪失了天蓬和捲簾兩員大將。但關鍵時刻還是孫悟空拯救了天庭。當獅子精部隊猛攻南天門的時候,當三十六員雷將猛攻凌霄寶殿的時候,正是李天王守住了南天門,孫悟空抗住了三十六員雷將!

而二郎神,只是告訴眾神,雖然我跟玉帝不合,但終歸他是我舅舅,你們要發動政變,我是不同意的!

也正是二郎神的加入,才在神不知鬼不覺的前提下救了孫悟空的命!

同時救了的,還有花果山的眾猴……

所以,孫悟空第二次見到他,才喊他大哥,才稱呼他為恩人!

那麼二郎神的身上又有哪些秘密呢?他跟孫悟空到底什麼關係?關於這些疑問,我們下回再講!

我叫楊角風,換一種視角看西遊,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請關注吧!(只針對小說中的人物,原創文章,不喜勿噴)

前情回顧:孫悟空打得過二郎神嗎?取經路他羞於見二郎神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朋友送我一張圖,非讓我放最後,哈哈:


楊角風發作



說到死對頭,也差不多,因為戰場上刀槍無眼,一旦交起手來,便是使盡全力致對方於死地,而對手也同樣如此,不會因你的相貌來歷便手下留情,所以站在不同的立場、代表不同的利益,必然是用武力的高低來獲得話語權,而武鬥必然是要付出生命代價的。當然,神仙是不那麼容易死的,但勝敗的榮譽跟生死是一樣的。

正如悟空初見二郎神時所說:我想要罵你幾句,怎奈無甚冤仇;待要打你一棒,可惜了你的性命!悟空話裡的意思是你管什麼閒事?當年你劈華山救母時,可有誰阻撓了你?悟空的邏輯是大家都反過天庭,本該同聲出氣,為何反而被天庭利用?

實則他打錯了算盤,二郎神雖然不顧天規劈山救母,到底在道義上站得住腳,而且事後不僅未受懲罰反被封為地界真君,管一方平安、享一方香火。當悟空挑戰整個天界時,二郎神是沒法置身事外的,於公於私,他都該聽調而動,儘自己的一份能力。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試試悟空的斤量:你要做齊天大聖,先過了我這關!

二聖相鬥,能力本來不相上下,但悟空敗在了意志上,他眼見老巢被剿、子孫被屠,不由得心慌意亂沒了鬥志,結果不斷地逃,而二郎神不斷地追,最後在天羅地網裡失手遭擒,雖說是二郎神一家的主功,但沒有金鋼琢的暗算,還是沒法抓住他的,這一點眾人都心知肚明,二郎神也試探出了悟空的勢力,自知勝得僥倖,自然不會因此鄙視悟空,反而在心裡對他有所敬佩、替他惋惜,這就是所謂的惺惺相惜。


那麼悟空呢?他也是個光明磊落的真漢子,並沒有既生亮何生瑜的氣憤,也沒有此仇不報非君子的狹隘,更沒有重新分個高下的固執;二人再次相見,是在碧波潭圍剿九頭蟲時,他看見二郎神隊伍過來,反而大方地告訴八戒,自己曾在二郎神手下栽過,直接見面有點尷尬,但他知道自己在他們兄弟心中的地位,所以讓八戒召喚一聲,二郎神他們果然停步相見。因為彼此的尊重是發自內心,沒有一點虛偽做作,氣氛自然融洽,大家把酒言歡,深感曾經的相鬥不是遺憾,而是緣份,所以敘的便是兄弟情義……


ii小小孩


當時二郎神是天上的神仙,孫悟空是民間的高手,二郎神是為天庭處理事情,二人之間並沒有個人恩怨,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各為其主。後來孫悟空上天被被封為弼馬溫以後,雖然官職小,但也是天上神仙。兩個人的個性都是桀驁不馴,後來兩人不打不相識,在孫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經時候,猴子也力邀二郎神出手相助!並兄弟相稱!


河洛少主雲飛陽


二郎神本是玉帝的外甥,為救母親和玉帝鬧得很不愉快,到後面只聽調不聽宣,可見關係還是一直沒有好轉。當年和孫悟空對打只是出於維護圈子的利益,而不是和孫悟空有啥仇恨。從這個角度來說,二郎神倒是樂於看到天庭被孫悟空弄得天翻地覆的.

孫悟空後面皈依佛門,保護唐僧取經,也是維護圈子的利益的一部分,二人當然沒有利益衝突,當然也不會再眼紅對方了,是否成為神交其實不重要了。


盛思太平


二郎神和孫悟空不能算是死對頭吧。他們本沒有多大的仇恨,僅僅是孫悟空大鬧天宮,二郎神奉命捉拿,至於說成了神交的朋友,可能是因為他們棋逢對手,將遇良才,不打不相識,彼此性格相近,惺惺相惜才成為好朋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