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歌《不愛我就拉倒》,看方文山對周杰倫有多重要!

貌似這裡經歷過周杰倫成名歷程的人不多啊。我的意思是,你們有誰是在2000年買到第一張專輯Jay、目睹周杰倫從默默無聞成長為新天王的全過程?啊,你看這就是年紀大生得早的好處了(被拖走

我來幫各位回憶一下。周杰倫發行第一張專輯時,詞作者宣傳亮點不是方文山(雖然他寫了專輯中一半歌詞),而是——徐若瑄。可能很多人忘了,徐若瑄和周杰倫曾有一段緋聞,當時徐若瑄早已成名,周杰倫還是無名小卒,換言之,是周杰倫“高攀”。

新世紀初網絡尚未普及,唱片宣傳方式還很傳統,電視打榜、電臺放送、音像店循環播放,接觸新歌無非這幾種方式。我是從電視音樂資訊節目《超級樂壇全接觸》知道周杰倫的——不知道還有幾人記得這個來自香港的節目——有很長時間我是它的忠實觀眾,全靠它和《MTV天籟村》瞭解國語專輯發售情況。周杰倫在《超級樂壇全接觸》打榜的第一首歌是《星晴》,作詞者是他自己。《星晴》最高在榜單排列第二。第二首是《龍捲風》,詞作者徐若瑄——就是它促使我衝出門去買磁帶。

從新歌《不愛我就拉倒》,看方文山對周杰倫有多重要!

我買的磁帶是這個封面

根據網友在唱片公司官網查到的信息,專輯第一主打歌是《可愛女人》,依然是徐若瑄作詞。第二主打歌是《龍捲風》。《黑色幽默》也是在電視播放次數較多的歌曲,周杰倫自己作詞。也就說,當時專輯第一波主打歌《可愛女人》、《星晴》、《黑色幽默》、《龍捲風》都不是方文山作詞。我也是買了專輯後才知道“方文山”這個名字,他寫詞的幾首歌,比如《鬥牛》、《娘子》、《印第安老斑鳩》已體現其特有的“Cosplay情景塑造式”特點,然而風格對於國人過於另類,不適合作為推廣專輯的歌曲。相對而言,《完美主義》和《反方向的鐘》更貼近大眾,不過它們的走紅也在第一波主打歌之後了。

然後周杰倫就紅了——請注意是“不以方文山的詞為賣點”的情況下紅了。有數據說專輯銷量超過兩百萬張,我想一百萬肯定有。我以前說過,華語流行樂壇最重要的是“好聽”,旋律性放在第一位,歌詞是附加價值。《鬥牛》、《娘子》、《印第安老斑鳩》歌詞的確很有個性,但抵不過《可愛女人》、《黑色幽默》、《龍捲風》甚至《反方向的鐘》這些旋律性更強的歌曲。另外,方文山的強項是情景塑造或曰Cosplay,有時以堆砌意象為代價;一旦脫離情景塑造,歌詞就很泛泛,甚至暴露強壓韻腳的毛病。而且要論“情景塑造”,Jay裡也有徐若瑄寫的《伊斯坦堡》嘛。

《范特西》才是方文山的成名作。因為一、專輯前兩首主打歌《愛在西元前》和《雙截棍》都是他作詞,其中就有旋律流的《愛在西元前》;二、基本上都是他拿手的Cosplay式歌詞(除了《對不起》);三、聽眾可以接受《忍者》、《雙截棍》這類玩鬧性的歌曲;四、這才是最重要的原因——周杰倫創作能力再次爆棚,比起Jay再上層樓。你要問哪邊原因更重要——我當然選周杰倫啦。如果沒有他強大的旋律創作能力支撐,《范特西》能紅成這樣嗎?

另外說一句,其實早期周杰倫寫詞不錯,他不是才思泉湧類型,也不炫技,走少而精路線。沒有過分雕琢(比如刻意壓韻腳),勝在情深意切,有感而發。特別是《葉惠美》,簡直是大爆發好嗎?三首歌每首主題都不同,連深度都有,不比方文山的Cosplay差。《葉惠美》第一主打歌是《以父之名》,第二主打歌是《東風破》,而我是看到《晴天》的愛慕微衝出去買磁帶的。

論重要性,鍾興民、洪敬堯、林邁可三大編曲不在方文山之下。甚至周杰倫自己編曲的幾首也不錯:《可愛女人》、《反方向的鐘》、《晴天》、《梯田》。巔峰期時,詞、曲、製作契合完美,那才是最好的周杰倫。

我看過不少方文山和周杰倫關係的討論。我的看法是,方文山的成功依託於周杰倫。是的我的確看過不少爛歌詞,爛到兩眼一黑,爛到口吐白沫,爛到想把詞作者拖出去活埋一百遍——但前提是,歌曲能吸引我去注意歌詞,事實上很多歌曲還走不到這一步吶。《不愛我就拉倒》歌詞之所以引發一片吐槽,因為這是“周杰倫的歌”。整首歌除了“哥練的胸肌如果你還想靠”,都屬於正常水平,大概是想抖個機靈,結果沒抖起來。而且歌詞是和彈頭寫的,鬼曉得這句話出自誰之手。彈頭寫歌詞也講究“有感而發”,他寫《香草吧噗》就很好,但寫愛情主題就一股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彆扭勁兒。

總之,方文山對於周杰倫是錦上添花,但也沒到“非你不可”。如果旋律過硬,整首歌唱“la jum bo”也沒問題(王菲:啊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