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了解一下

“肝血管瘤”,了解一下

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及全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定期健康体检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重视,肝血管瘤的检出率日益增高。在这个谈“瘤”色变的时代,大家难免会忧心忡忡,不知所措。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说说这个“肝血管瘤”是个什么瘤。

“肝血管瘤”,了解一下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成人发病率约为0.4%~7.3%,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好发生于中年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5。在组织学上,肝血管瘤是一种血管畸形,根据其含纤维组织多少可分为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

“肝血管瘤”,了解一下

发生机制

肝血管瘤发病的确切机制目前仍不太清楚,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是最为接受的学说,并且后天性内分泌影响激素水平(比如经产、怀孕及口服避孕药)也是对其发生造成一定影响的因素。另外也有学者认为,肝血管瘤与肝内毛细血管感染有关。

分型

国内对肝血管瘤大小的分型以直径5cm、10cm为界线,<5cm为小血管瘤,5cm~10cm为大血管瘤,>10cm为巨大血管瘤。

若依据肿瘤的个数分类,肝血管瘤可分为孤立型、多发型及弥散型,其中孤立型和多发型较为常见。

临床表现

肝血管瘤发展缓慢,瘤体小时可无任何症状,多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剖腹探查时发现。当肿瘤增大至直径>5cm时,会有少数患者出现非特异性的腹部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腹胀、腹痛、食欲减退、恶心、喛气等。

本病自发性破裂出血罕见,但瘤内若有血栓形成或坏死可致发热、肝功能衰竭及全身消耗性凝血综合征。少数因为巨大血管瘤或肝门部血管瘤对胆管的压迫引起胆管梗阻,出现黄疸。少部分弥散型具有潜在的发生致命并发症的风险,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消耗性凝血、甲状腺功能减退、暴发性肝衰竭及肝破裂。

诊断

依赖影像学手段,包括超声、超声造影、CT或增强CT、核磁共振(MRI)、血管造影及核素显像,这些影像学手段能帮助我们鉴别肝血管瘤与其他肝脏良恶性肿瘤。

临床显示,95%以上的肝血管瘤不增长、不破裂、不恶变,可与人体长期“和平共处”。因此,大多数肝血管瘤患者不需要治疗。目前,对于首次发现的,经确诊后直径<5cm的肝血管瘤,每隔3~6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即可,目的在于观察瘤体增长的速度。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则需要治疗:直径>10cm的瘤体或是直径>5cm但有继续增大的趋势,且患者有一定的自觉症状;瘤体位于肝包膜下(尤其肝前缘、大肝外叶)有潜在破裂出血可能者;紧邻肝门、下腔静脉及肝实质内主肝静脉等特殊部位的肝血管瘤;不能排除恶性肿瘤者等情况的建议手术治疗。但对年龄超过60岁以上患者手术要慎重,无明显症状不要手术。

目前报道的肝血管瘤的治疗手段主要有肝部分切除术、血管瘤剥离术、血管瘤缝扎术、肝动脉结扎术、微波固化术、射频热毁损法、肝动脉栓塞术等方法,但是以手术治疗最为有效。

肝血管瘤属于良性病变,绝大多数发展缓慢,终生不用治疗。发现肝血管瘤一定不要紧张恐惧,要保持心态平和、情绪稳定。应禁酒、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油腻过重,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尤其避免肝区受外力碰撞。最重要的是定期复查,若有瘤体快速长大或出现并发症,则应及时于专科医院就诊。

“肝血管瘤”,了解一下

参考文献:

[1]黄纪伟,朱则昕,廖明恒,等.肝血管瘤的诊疗现状[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6,23(2):143-146.

[2]楼健颖,梁廷波.肝血管瘤的外科治疗选择[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6,23(2):140-142.

[3]朱峰.肝血管瘤 治还是不治[J].江苏卫生保健,2018(05):12-13.

注:部分内容及图片源于网络,以上内容仅供健康学习交流。

以上内容仅用于健康教育学习交流

“肝血管瘤”,了解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