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培訓,沒有培訓師?

未來的培訓,沒有培訓師?

移動互聯網技術催生了在線學習和知識付費,但本質上,人力還是培訓主要的交付模式——以前是講師在一個場地對著幾十幾百人講,現在是講師在線對著成千上萬人講,視頻錄下來大家可以反覆看。最終造就的還是名師和名嘴,收費標準的決定因素還是做培訓的人,而非培訓本身。

能不能設計一個沒有培訓師——不依賴人力的干預,也能夠滿足學習者的需求,實現與參加培訓相同效用的培訓呢?就象我們買的任何一件產品一樣,不需要人在現場指導就能正常使用。這也是極速部署新培訓範式的大膽嘗試。

未來的培訓,沒有培訓師?

培訓師:動力或瓶頸?

這裡不想否認培訓師,特別是各位前輩培訓師們,在推動這個行業進步和發展中的貢獻。這20多年來,培訓師作為一個職業,培訓成為區分於諮詢和教育的不同產業,這些都離不開人的貢獻。

但在新的商業環境和技術條件下,我們如果再反思一下培訓,也許就能發現,對人作為培訓師這一角色的過度依賴,恰恰可能成為行業的瓶頸。

以培訓師交付為主體的培訓,幾乎不可能實現產品化:

  • 質量波動:再嚴格漫長的認證程序,也無法保證所有培訓師的水準,更何況行業與企業差異,培訓師的狀態和情緒波動,都會影響授課效果;
  • 數量限制:培訓師的數量限制與結構限制,培訓師每年授課的時間衝突與限制;

除了難以產品化以外,培訓師交付還存在著一系列的不足:

  • 時間精力分配:課程講授交付,與實踐、研發、升級與創新間的時間精力難以平衡;
  • 知識產權保護:改編、換型或起一個新名字,略有名氣後就單飛;
  • 價值鏈專業細分:利益集中在交付端體現,難以實現需求調研、課程開發與課程設計等前端價值,影響行業的專業升級;
未來的培訓,沒有培訓師?

催化劑:易化與深化

眾所周知,成人是具備自學能力的,完全可以自學培訓內容。那培訓師在組織和個人學習過程中增加的額外價值是什麼呢?催化劑!

催化劑是改變化學反應效率的一種物質。而培訓在組織與個人學習過程中的價值也與催化劑是一樣的——培訓並不直接發明知識與技能,而是促進組織和個人掌握並運用新的知識與技能。

培訓師在學習中的催化價值主要體現為2種:

易化:組織與個人掌握一定新知識和技能的投入和限制更少,培訓師培訓兒童在一個月內編寫出遊戲程序;如果沒有培訓師把內容易化到兒童的心智水平,兒童是不可能完成這項任務的。

深化:組織與個人在一定時間、精力或物質投入內達到的學習深度能夠更高水平。比如培訓師培訓員工在倉庫中使用叉車的裝卸貨物;如果沒有培訓師,員工只能按照說明書使用叉車,無法在工作場景中完成任務。

未來的培訓,沒有培訓師?

產品化:技術與工具

通過上面的價值分析大家不難發現,培訓的價值可以拆分成2個部分:培訓的內容價值和培訓師的催化價值。如果用技術與工具可以替代或部分替代培訓師的學習催化作用,培訓產品化的路徑就越來越清晰了。而組織智慧極速部署方案,就是建立在培訓產品化的基礎上應運而生了。

介紹幾個常見的技術和工具替代策略:

◆講解:微課、微視頻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隨著智能手機和APP的普及,把最深入淺出生動有越的那段視頻播放給學習者就行了,何必那麼辛苦去背講稿練演講?

◆示範:現在的全景和3D攝影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做成的示範內容可以做到360度無死角高清細節,可能比老師傅現場演示還要清晰;

◆演練:視頻識別和監控技術完全已經可以用來識別練習動作的規範和準備程度;

◆引導:好象難一些,不過想想平蘋果的Siri和微軟的Cortana吧,提問技術的結構化和嚴謹度,應該能夠超越一批人;

……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很快,這個“者”可能就不再是一個具體的人了。希望最後顛覆培訓行業引領創新的,還是我們培訓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