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表演艺术家——唐喜成 连载三十 亲人恩人喜相逢

著名表演艺术家——唐喜成 连载三十 亲人恩人喜相逢

亲人恩人喜相逢

在1958年春节喜庆的日子里,唐喜成家添了一个大胖小子,喜成夫妇高兴的合不拢嘴,喜成看到这白胖白胖的婴儿,又想到了他家中这一系列的变化,由穷困潦倒到生活美满,从受人歧视的“下九流”的“戏子”,到受人尊敬的艺术家,从当年悲痛欲绝卖儿卖女到今天喜庆添子,这些事够新够奇的了!……哎!就给这孩子起名叫个“新奇”吧!马云玲也觉得名子起的不错,乳名就叫“奇”好了。

儿子的出生,不由得又使喜成想起了儿时的家庭苦难,父亲,在离开了襄县之后就失踪了,二十多年已经过去,一直没有下落,看来再见面的可能性不大了。在许昌让人抱走的那个兄弟,根本就不知道抱走的那家人姓甚名谁,家居何处,再说弟弟是在襁褓中让人抱走的,即是长大,他本人一丁点儿印象也不可能会有的,看来再见的希望也很渺茫。在老家卖的那个弟弟,别说还可能有见面的机会,因为是在老家卖的,买的人知道孩子的老家,即便房子又卖给了别家,或村庄已改建的面目一新了,但村庄还毕竟存在,老门老户,老亲老友总都还能记得,再说,那年弟弟也已两岁了,但愿能够打听出他的下落。而最使他挂记的还是母亲,祖母已经答应,去找她,要她来认这门亲骨肉,可时间已过了五年,母亲,你怎么还不与你的亲骨肉相见呀!

其实,做母亲的哪有不想念儿女的,香根家的自从又走了户姓李的人家后,家里有一儿一女,生活过的也是十分清苦,后来小发伸的一步一步的遭遇虽然她也略知一二,但她哪有力量去管呢!心痛也罢,掂记也罢,终归是无能为力而已!后来听说小发伸结婚了,还听说儿媳妇也很贤惠,她高兴之余又增添了几分辛酸!解放后,听说小发伸有了出息,后来婆母托人捎信,偷偷地见了面,带回了孩子的心意,她是多么期望能跑趟郑州,见上孩子一面啊!可是家里有老有小,家务事一大堆,能编个什么瞎话离开家,出远门去看望小发伸呢!她痛苦着,她不能解脱这世俗的偏见。

发伸他那年近八旬的老奶奶,在禹县家中接到了郑州的来信,知道了他又添了个曾孙子,高兴地不住念叨:“新奇,新奇!想不到我这眼看快要入土的人,又见着个‘四辈’。”她老人家叫儿孙们马上给他买票,她要去尉氏县的洧川(建国后,洧川县并入尉氏县管)再次找一找香根家的。

一天下午喜成下班回家,正在逗着奇奇玩,忽见一个七、八十的老太太,领着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进了院门,云玲一眼就看了出来:“你来了,奶奶!”喜成忙抱着奇奇从屋内出来,奶奶什么也顾不上问了,张口便说:“发伸,快来认认,这就是你娘!”

一个被拆散的家,几颗流血流泪的心!

一家人沉浸在又是欢乐,又是辛酸的气氛之中。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之后,喜成的母亲决定多住上一些日子,抱一抱孙子,也好弥补一下欠下儿子的债,这样心里才能安生一些,母亲还告诉喜成在老家卖八块银元的那个弟弟,也已有了下落了,以后叫他来相会。一家人常常念叨着,要不是共产党,要不是毛主席,能会有今日的团聚吗?

盖团长高高兴兴地敲开唐家的门:“喜成,快到剧场,有重要任务。”当喜成坐在化妆桌前,团长宣布:“今晚为中央郑州会议演出,毛主席和党中央的许多首长,都来看我们的戏呢!”

喜成简直听呆了,这是真的吗?毛主席,中央首长,你们真来看我们的戏吗?

先后两次郑州会议,河南豫剧院一二三团都为会议作了演出,唐喜成为毛主席和中央首长演出了«打金枝»,在演出过程中,唐喜成多么想看一看领袖对自己演出的反应啊!多么想看一看日日想,夜夜盼的中央领导们的尊容啊!然而这是演剧道德、演出纪律所不允许的,他一上台,就忘却一切地进入了戏。当戏演完了之后,谢幕时,他才看到了毛主席和中央首长们站在观众席里,向着舞台鼓掌,笑的是那么畅快,笑的是那么开心。这时只见许多首长都从两边的通道走上了舞台,最后毛主席也以骄健的步伐,一步一步的上了台阶,舞台上下一片沸腾。毛主席向演员们频频挥手致意,又向观众挥手致意。由于唐喜成站的位置是前排的中问,离毛主席近在咫尺,他多么想上前一步伸出手来去握毛主席那双大手啊,他多么想亲口向毛主席表达一下对领袖无限敬仰的心情啊!他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激动得心跳加速,呆呆地站在那里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

唐喜成大师全家福

著名表演艺术家——唐喜成 连载三十 亲人恩人喜相逢

文字录入:王宝云(生活教授)

排版校对:张国伟(张喜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