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一大怪象,农民不种地,也不愿出租

近年来,农村土地确权行动火热的开展,今年年底就要全面完成,开展土地确权的目的是盘活农民手中的资源,鼓励农村土地流转,从而让土地“生财”,让农民生活更好。从中也可看出,农村土地的管控放松很多,甚至鼓励土地出租,本来按照专家的设想,放开之后,农民应该会十分支持土地流转,但是现实却出乎意料。很多农民自己不种地,也不愿把土地出租,可谓是农村一大怪象,专家想不通了,难道农民到手的钱都不要吗?

现在很多农民外出打工,家里很多地都荒废了,如果租出去,不仅有人帮忙打理土地,自己至少一年还能收一些租金,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但现实是,农民不愿意出租,甚至租地这事,还得村干部带人上门劝说。究竟原因是啥呢?根据农民的说法,总结了以下四大原因。

农村一大怪象,农民不种地,也不愿出租

①租赁出去租金太低。现在很多农村租地,租金多集中在每年500-1000元左右,折合下来,一个月甚至还不到100块钱,这对于那些山区农民来说,自己家本来也才几亩地,租出去才挣这么点,还不如留着给自己做个菜园子算了。且一个月不到100块钱的租金,对大多数农民来说,基本上是杯水车薪,这钱挣不挣差别都不大,干脆别弄那麻烦事了。

②租金很多都是一年一年付,农民嫌回款速度太慢了。

就按照上述这个租金标准,很多租户还都是一年付一次,而且一次租赁很多年,后续的租金还不给加,这对农民来说回款速度太慢了,即使一亩地租出去1000块钱,租十年,一共才12000元的租金,还要分十年给,还不如不租。

③现在很多租地的种粮大户都赔了,农民担心自己的租金都收不回来。

很多承租人把地租回来,要么是种粮,要么是现代农业,规模都是比较大的。但是根据情况,很多种粮大户都赔了,别说以后农民想涨租金了,可能连之前拖欠的租金,也不一定能要的回来,所以很多农民为了避免这一风险,干脆不租了。

农村一大怪象,农民不种地,也不愿出租

④有些人租赁土地,使用时候不精细,农民怕地力下降。

虽说农民种地的少了,但是对土地的感情还是很深厚的,有了土地就有了依靠,万一自己以后老了,还是要靠土地保障,所以农民格外爱惜,当然他们也希望自己的租户能够像自己一样爱惜。但大家都知道,大规模种植的话,想要做到精细化的使用土地基本是不可能的,农民把地租出去几年,回来“面目全非”了,这让农民很心疼,所以干脆一开始就不要租了。

农村一大怪象,农民不种地,也不愿出租

农民宁愿把地荒着也不租出去,专家想不通:难道农民有钱都不赚?以上这4个原因,各位朋友你们觉得有道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