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由偶然和錯誤構成

生活就是由偶然和錯誤構成

你只是一個普通人,人生沒有任何波瀾的活到46歲,也沒多少錢,上下班還要騎電瓶車,有一天你在下班的路上,你的家人還在家等你吃飯,你卻跟一輛轎車發生了刮擦,然後發生了口角,對方突然從車上拿出一把刀就像你砍來……

以上的場景,絕大部分中國人都能引起共鳴,因為這就是95%的人的人生,每個人都能從這個故事中看到自己。

人類之所以是人類,統治地球,究其根本原因,是因為人類會想象,具有虛構沒有發生的事物的能力,所以我們的祖先能協作,能交流,能說“我們”、“他們”、“敵人”、“朋友”等概念性的內容,通過這些概念性內容再進行協作。因為會想象,所以我們對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也能感同身受。

為什麼大家對江蘇崑山的寶馬男砍人不成被反殺一事會如此的群情激憤,因為所有關注這個新聞的人,都會想象自己也有一天可能走在路上,跟別人因為極小的矛盾,就被提刀相向,不同的是,自己並沒有那個運氣或者勇氣,跟對方進行博弈,並且還能倖存。所以對做了這件事情的人,都抱有極大的同情和代入感。

不管基於法律的討論到底如何,這不妨礙我們免於這樣事物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恐懼,特別是如果法律不傾向於保障受欺負者的權益時,觀眾就會把這種恐懼和憤怒轉嫁到對現行法律的不滿上。

從各種網上的數據來看,絕大部分的“正當防衛”,到了檢察院和法院上的時候,都不太被支持,現行法律為什麼不太支持正當防衛,我不是法律專家,沒辦法從法律的角度給出解釋,我從其他角度琢磨了一些可能。

我覺得原因可能有幾個,第一個是取證困難,過去受限於技術的原因或者沒有目擊者,很多的案件沒有辦法取證,到了現場,就變成倖存者偏差,活著的這個人說自己是正當防衛,但是誰都沒看到,沒有證據。

包括當年爭議極大的南京彭宇案,爭論了那麼多年,到底真相是什麼,因為沒有目擊者和證據,所以到如今,都存在著完全不同的兩個版本的爭議,這種爭論個社會造成了巨大的割裂。

第二個原因我覺得可能更重要,也更接近,那就是社會綜合成本考量。雖然有崑山寶馬案這樣的正當防衛的案子,但是更多的案件就是普通的打架鬥毆,這樣的案子消耗了大量的司法和公安系統的資源,社會和政府的總資源是有限的,資源如何分配,是政府要總體考量的,與其在如何分辨是否正當防衛的事情上消耗大量的資源,不如一刀切,所有的打架鬥毆都不支持。

是的,如果你現在跟人因為口角發生了鬥毆,不管你們誰對誰錯,警察來了,大概率的結果就是你們動手的兩個人都被拘留,原因很簡單,法律層面公正的分辨對錯的成本太高,高到社會總體無法承受,所以最好的降低成本的方法就是,用一刀切的辦法,把這個成本轉嫁給打架鬥毆者,如果你因為別人的錯,要跟人吵架,或者動手,成本是不管對錯都被拘留15天的話,那麼絕大多數的人考慮到這個高昂的成本,可能就忍了。

槓精請退散,我說的是“事情為什麼會這樣”,不是“事情這樣是對的”,雖然換一個角度,我其實也認同這樣的合理性。動輒拿著“制度”“人權”“平等”這些大詞掛在嘴邊的人,都是無腦復讀機無疑。如果你身邊有基層的警察朋友,瞭解他們每天的工作狀態,你也會一定程度理解的。

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在取證的容易程度已經跟以前大不一樣了,很多的案件跟以前相比,已經有了清晰的視頻音頻等客觀證據,我相信,這個局面會逐漸改變的。難說很多年以後回頭看,崑山寶馬案就是一個司法的轉折。

很多人可能又會擔心因為以後科技的發展攝像頭的無所不在,自己的隱私權又被侵犯,我覺得這是一個偽命題,也不用太擔心,首先你不能享受一件事物的好處時,同時又不想承受其副作用,其次這個副作用的邊界在哪裡,如何權衡和限制,相信也會有新的討論和界定。人是能解決問題的動物,為還沒有發生的事情擔憂大可不必。

最近跟很多兄弟交流崑山寶馬案的時候,他們都會問我如果是我遇到了怎麼辦,說實話,我不知道。事到臨頭是跟白衣哥哥具有對抗的勇氣和反殺的能力還是完全慫了,沒辦法假設。非要假設的話,哪怕我能對抗成功,哪怕事後我被判無罪或者緩刑,代價可能也是我不願意去承受的。

是熱血沸騰還是忍辱偷生,不同的人生階段選擇完全不同,在我攻擊性最強的年紀,天天覺得自己的生活平淡,遇到這樣的事情可能不但不會認慫,反而還會竊喜。但是現在,可能真的是內分泌變了,攻擊性正在逐漸從我的身上消失。

至於崑山寶馬案的白衣哥哥,因為巨大的輿論洪流,輕判是肯定的,甚至緩刑的可能性也很大。即便如此,人生恐怕也要經歷一場巨大的風波。期望他跟家人能平安度過。

伍迪艾倫說過,我們善於製造和解決小問題,因為我們害怕面對真正的大問題。我現在希望我一輩子都別面對類似的大問題,我希望我和我的家人一生都沒有什麼戲劇化,我願意平淡甚至乏味的安享生活,我做不到折騰生活,祈求生活也別折騰我。

生活就是由偶然和錯誤構成。

一切只能靠運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