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愛奇藝不能刷播放量了?」「沒事,我們能刷熱度」

“聽說愛奇藝不能刷播放量了?”“沒事,我們能刷熱度”

文 | 張銳、張穎

製圖 | 顏琨 符瓊尹

“熱度怎麼刷?”“能刷熱度的聯繫我”……各大“刷量”群裡出現了這樣的聲音,9月3日下午,愛奇藝剛剛發佈了一則“關閉播放量”聲明,焦慮開始在刷流量圈內蔓延。

“聽說愛奇藝不能刷播放量了?”“沒事,我們能刷熱度”

這則名為“告別唯流量時代,愛奇藝正式宣佈關閉顯示前臺播放量”的聲明就像一粒石子、打破了行業原有的平靜,愛奇藝是童話裡那個戳穿皇帝新衣的小孩、衝撞了維持多年的“行規”。聲明中,愛奇藝稱今後將以內容熱度逐漸代替播放量,而就在這份聲明發布之前,愛奇藝平臺獨播的《延禧攻略》剛剛以153億創下了今夏最高的網播量,這一數字目前已被9773的熱度值所取代。

網播量造假、刷流量早已是業內公開的秘密,隨著網絡視頻平臺的迅速崛起,網播量逐漸成為衡量作品成功與否的標誌。為了完成KPI,網劇、網綜的宣發和片方常常主動刷流量,這早已是宣發的套路之一。市場曾一度被虛假網播量充斥,動輒300億、500億的網播量,對於總量僅有8億的網民而言有些匪夷所思。高播放量背後、有效播放量卻很低,雲和數據的連續劇霸屏榜顯示,《孤芳不自賞》前臺點擊量為206億,實則含金量僅有25.4%;《獵場》的前臺點擊218億,含金量卻只有23.93%,即使是一些大熱劇集,含金量也沒有超過40%。

為了打擊這一毒瘤,監管部門近年來屢有規定出臺,去年9月4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聯合五部委下發了《關於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明確指出網絡點擊量等文化行業重要數據的監督亟待加強,堅決依法嚴厲打擊收視率、播放量造假行為,切實維護行業秩序。

“聽說愛奇藝不能刷播放量了?”“沒事,我們能刷熱度”

如今,愛奇藝率先響應、關閉播放量,至於另外兩家平臺接下來走向如何,截至發稿,優酷、騰訊視頻並未做出響應,也並未對此事進行評論。

為什麼關閉網播量?造假成本太低、流量向付費轉化

之所以關閉前臺播放量,愛奇藝在聲明中表示:“在這樣的非良性競爭環境下,製作公司失去了指導內容製作的評判依據,用戶在選擇內容時得不到有效的參考目標,廣告主也無法對營銷投放的效果做出合理評估,行業健康可持續成長的土壤遭到破壞。”

什麼是刷流量?毒眸(微信ID:youhaoxifilm)記者瞭解到,刷流量即製造訪問量,是數據造假的一種表現形式,IP地址是關鍵因素,刷流量者必須掌握大量IP地址,並通過技術手段,製造虛假訪問量。這需要造假者租用IP地址庫,利用接碼平臺大量註冊虛假用戶ID,再通過開發、利用刷量軟件實現刷量。

聽起來是非常技術流的造假手段,但毒眸調查發現,相比其他行業的數據造假,視頻網站的播放量造假相對容易,甚至不需要接碼平臺就能實現,一般的刷量軟件也沒有技術門檻。在這樣的造假門檻之下,造假成本低,行業裡曾一度流傳著愛奇藝20元刷1萬、優酷8元、騰訊視頻、芒果TV2元的報價,相關的流量供應商,在淘寶、論壇中比比皆是。

除了售賣方便,刷量的操作簡單也進一步增加了數據造假的空間。某個專門售賣刷播放量軟件的網站顯示,單版軟件公開售價398元,全能版798元:單版只能為單個視頻網站提高瀏覽量和點擊率,而全版則能為包括騰訊、優酷、愛奇藝在內的16個平臺提供技術支持。

“聽說愛奇藝不能刷播放量了?”“沒事,我們能刷熱度”

這幾乎是一款“傻瓜式”的軟件。教學視頻顯示,使用者打開軟件後,會跳出一個浮動窗口,包括視頻地址、線程數、刷取數量、單個IP使用次數、IP數量等內容。打開指定視頻網站,選取想要刷量的視頻,此時視頻顯示為149次播放量,複製視頻鏈接至窗口,添加任務後,點擊“一鍵開始”。軟件運營結束後的幾分鐘內,該視頻的播放量上漲到2000,且後續並沒有因平臺攔截而掉量。

按照操作指南,這是足以抵擋平臺的後期維護、可防止圈內俗稱的“掉量”的手段。該網站特別註明:“多線程刷播放量,所有播放量帶指數不掉量。全自動掛機,無序人工干預,軟件自動更新IP地址。”此外,該軟件還在持續更新中,用以應對逐漸升級的監管體系。

“聽說愛奇藝不能刷播放量了?”“沒事,我們能刷熱度”

過去幾年,類似的刷量軟件在圈內橫行,而視頻網站的監測方式卻往往不盡人意。能否有效對刷量、刷分和刷贊行為進行精準識別是監測的關鍵,但大部分視頻網站技術並不完備。如今,刷量軟件自動更新IP地址、多線程刷量的方法讓平臺監管變得更加困難。

不過,近一年來,平臺對刷量的防範機制一直在增強,刷量的成本也一直在提高。毒眸記者諮詢多位刷流量的商家,最新的報價為騰訊視頻刷一萬50元,優酷60元,愛奇藝85元。愛奇藝關閉網播量當天,一位商家告訴毒眸:“優酷近期不能刷了,能刷的時候再通知你。愛奇藝熱度現在刷不了,得分三塊來刷,刷起來更貴,得花點時間研究。”

今年,愛奇藝建立了用戶、終端、IP等多維黑名單庫,只有通過過濾的播放記錄才會記入最終的流量,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識別刷量的概率。除了技術手段,愛奇藝甚至將刷量者告上法庭,要求對方賠償其經濟損失500萬元,不久前,該案件剛剛宣判結果,愛奇藝獲賠50萬元。

如今,愛奇藝選擇關閉播放量,改用熱度作為新的衡量標準,但新的熱度值究竟如何測算?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表示,熱度代表內容受歡迎程度,包含了用戶觀看行為數據、互動行為數據、分享行為數據。但愛奇藝並未公開熱度的具體算法,對此,一位刷量的技術人員告訴毒眸:“熱度跟播放量,基本相當於1:1換算。”如果真的是這樣,恐怕一切又再次回到起點。

“聽說愛奇藝不能刷播放量了?”“沒事,我們能刷熱度”

除了防範刷流量的考慮,愛奇藝此舉或許還有其他深意:“流量時代向付費時代轉化罷了”,一位資深從業者評論。與國內視頻平臺不同,Netflix從不公開網播量,只針對會員付費、不“伺候”廣告主,這與兩國觀眾的付費習慣直接相關,國外觀眾付費看視頻早已是理所應當,但國內的用戶收費習慣還處在培育階段,觀眾免費看、廣告主買單還是是現狀。不過,愛奇藝Q2財報顯示,會員營收25億元、同比增長66%,在線廣告收入營收26億元,增長45%,會員已和廣告基本持平,國內付費市場或許正在迎來臨界點。

動了誰的蛋糕?

付費的臨界點仍未可知,但切實的變化確實在行業已經開始,消息一出,行業內的討論便已甚囂塵上,此舉會改變什麼?網播量作為行業通用的評判標準之一,它的消失會給廣告主、片方及平臺本身帶來哪些影響;“熱度”標準是否能成為新的行業趨勢;此舉是否能帶動流量時代向付費時代的轉換?這些都成了行業無法迴避的問題。

一位曾在視頻平臺投放過廣告的廣告主向毒眸提出疑問,以前愛奇藝以預估播放量作為分級、定價依據,現在沒有播放量,銷售很難跟廣告主解釋憑什麼A節目賣價比B節目貴。另一位廣告從業者也表達了自己的心聲:“我贊助的A綜藝在愛奇藝獲得了多少熱度,與B劇在騰訊獲得了一百億的播放量,哪一個噱頭更大?當然是後者。” 愛奇藝的做法似乎為自己增加了工作難度。

“聽說愛奇藝不能刷播放量了?”“沒事,我們能刷熱度”

對此,一位專注內容植入的創業者對毒眸記者分析,以後只是大眾看不到數據了,但是彈幕、互動這些數據都還是可以作為評判標準的,愛奇藝會採用各種方法提供給廣告主。

不過,對於廣告主而言,前期投放由於只能通過預估播放量來判斷、或許並不會受此影響,相比之下,視頻內容是否與廣告主的目標受眾貼合、質量是不是上乘等指標,才是廣告主最在意的。前期評估數據一般都交由第三方評估,他們會為廣告主提供後臺賬戶。至於後期評判投放效果方面,最直接的手段是投放節目播出後的用戶註冊量、銷量增長,前臺點擊量實際意義不大

不過,目前熱度並沒有成為行業通用的法則,是否會對廣告商的選擇產生影響還有待觀察。

對於依靠網播量分賬的網絡大電影來說,多位從業者表示並沒有給自己帶來太多的影響。一位網大公司負責人告訴毒眸,網大分賬依據的是實際有效的播放數據、而非平臺公開的前臺點擊量,所以前臺點擊量對從業者來說意義不大

在採訪中毒眸發現,播放量的消失也從某種意義上提高了對內容生產者的要求。行業曾陷入了唯流量的怪圈中,過度炒作、刷流量成為毒瘤,如今,一位影視導演告訴毒眸,熱度這個標準如果科學、可行,不能造假不摻水分,那它對市場和認真做內容的人來說是一件好事。

然而,“熱度”能否真的做到“清清白白”,目前我們無法下結論。愛奇藝沒有公佈熱度的具體評價標準,我們以兩部網劇為例簡單推測,截至9月3日晚,《延禧攻略》顯示熱度為9773,《芸汐傳》熱度6864,二者在貓眼上的實時網播量顯示為2977萬、122萬,熱度差異與網播量差異顯然有些不成正比,熱度究竟是如何計算的?僅從網播量來看,似乎很難得出結論。

“聽說愛奇藝不能刷播放量了?”“沒事,我們能刷熱度”

此外,這份震動業界的聲明在“刷量”群中瀰漫的焦慮感很快消失、被淹沒在新一輪的刷單廣告中。聲明發布後僅兩個小時候,“愛奇藝刷熱度,需要者聯繫”的聲音開始出現,陰霾一掃而空,不少買家開始詢問提高熱度的價格和方法。一位有刷量經驗的人士告訴毒眸,自己在一個無人問津、熱度不到200的視頻中嘗試刷熱度,通過傳統刷單方式仍然可以實現熱度增長,但收效遞減。目前,傳統刷播放量從業者正在嘗試進行技術升級。

刷播放量的日子也許結束了,但蹭熱度的日子或許才剛剛開始。一個流量群的對話顯示,愛奇藝對熱度管理嚴格,按照傳統方式,很難大量、快速提升熱度,但最終依然可以突破。目前,愛奇藝還未公開將如何防範刷熱度,這究竟是刷流量時代的終結,還是另一個“皇帝的新衣”?仍然需要進一步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