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乘用車市場運行特徵

6月乘用車市場運行特徵分析

1. 6月市場產銷零綜合走勢

2018年6月乘用车市场运行特征

6月乘用車零售168.7萬臺,同比下降3.1%,環比下降6.4%,出現歷年少有的6月環比下降幅度較大的現象。今年1-6月零售同比增長4.0%,大幅好於17年的1-6月的1.0%增速,體現了國內消費的頑強增長特徵。

雖然近期國內外宏觀經濟總體數據良好,但6月車市零售環比下降6.4%,這是諸多特殊因素的影響。首先是偶然因素的影響,包括端午節和世界盃的因素;今年端午節在6月的假期影響銷量,其次是世界盃的影響,世界盃的看球群體與購車群體重合度較高。

6月美系車零售同比下降28.0%,數量降幅大於總體6月零售的同比下降總量,6月德系和日系的零售較同期增長3.0%。

隨著7月降低關稅的預期,雖然車企及時調整指導價格,但由於成本因素約束,6月進口車消費暫時停滯,觀望情緒對國產車也有一定的傳染效應。

6月SUV市場增速-4.4%仍是偏弱,部分合資新品SUV尚未帶來銷量提升;6月轎車零售增速-0.7%稍好,這也是17年6月的轎車降庫存調整的低基數促進。

6月廠家和經銷商努力承擔行業壓力化解風險; 6月生產環比5月減少4萬臺,且廠家庫存較5月增5萬臺,渠道庫存增加7萬臺。

6月新能源車的批發7.2萬臺,同比增長87.9%,這也是新補貼政策實施後的產銷結構改善的特徵。其中6月PHEV銷量達到2.1萬臺,佔比新能源達上升到30%的較好狀態。A00級純電動的電動車佔比從5月的62%下降到33%,自主品牌新能源逐步實現高質量的增長。。

2. 近年狹義乘用車零售走勢

2018年6月乘用车市场运行特征

18年6月零售168臺,較2017年6月下滑6萬臺,相對4月的同比增量大幅減少,體現18年春季市場的增長動力嚴重不強。

2018年6月乘用车市场运行特征

在16年購置稅5%優惠政策退出前的強勢走勢基礎上,17年同比增52萬,18年1-6月增長42萬臺。這樣的1-6月總體增量逐步走強。1-6月回暖,體現了市場透支後的恢復相對平穩,車市仍受到經濟增長壓力較大和樓市等外部環境影響。

18年車市的批走勢出現回升趨勢,18年4月份達到187萬臺,同比增長10%,6月份批發銷量達到183萬臺,同比增速達到12%。6月的批發增速因低基數因素而相對較強。18年1到6月份,總體同比增長仍達到6%的水平,基本符合預期。

1到6月份車市批發達到972萬臺,同比增長6.3%,相對於17年1到6月份的同比增長速度4%。17年6月增速負增長,今年6月批發增9%%,今年的增長較去年提升了近4個百分點。

3. 6月零售走勢分析

2018年6月乘用车市场运行特征

6月前三週同比零售增速-10%,走勢相對偏弱。6月第一週車市零售達到3.2萬臺/日,同比增速-17%,增長表現相對一般,但對第一週的低增速也是感覺相對正常。第二週的車市零售達到3.95萬臺/日,同比增速-6%,這樣的增速相對第一週也是稍有改善,而且16年6月第一週高於17年6月第一週,17年則是17年6月第二週高於16年。6月第三週的零售達到4.5萬臺,同比下降7%,增速仍相對不強。

最後一週的數據還不完整,只能預估一下.23-31日是指到月末的概念。6月沒有31日。估計最後一週零售日均8.4萬,同比增長8%,全月的零售可能負增長。世界盃的因素影響零售也有體現。

4. 6月廠家批發銷量走勢

2018年6月乘用车市场运行特征

6月乘用車廠家批發銷量走勢相對平穩並有改善。第一週的廠家銷量達到日均4萬臺同比增速負增長;第二週達到4.81萬臺,同比增長7.8%。第三週的批發達到日均4.6萬臺,同比增長-10%,考慮到17年的乘用車銷量周度走勢的前高後低,第三週表現不理想。雖然目前的市場零售觀望氣氛濃厚,但車市的增長依舊相對平穩,也是很好的事情。

由於全月的數據還不全,企業批發數據相對較謹慎,因此第四周的批發數據就不預估了。

5. 狹義乘用車各級別增長特徵

2018年6月乘用车市场运行特征

6月車市產銷增速基本符合預期增速,其中的SUV市場增速貢獻度減小,而MPV的6月增速下滑帶來車市的增速偏低,6月的轎車零售增速6%好於18年均增速6%較號,MPV的調整力度大,MPV因素形成較大的車市下滑影響。SUV零售表現也是較差。

2018年6月乘用车市场运行特征

6月合資廠商銷量走勢分化明顯。自主廠商總體表現低於預期,兩極分化明顯。且從級別劃分上來看,A級和A0級車型在6月份的市場份額同比出現了較大下降。

6. 自主品牌份額走勢

2018年6月乘用车市场运行特征

18年6月的自主份額較好。18年自主份額走強主要也是合資的市場表現較弱,高端需求火爆,高低兩端擠壓合資的需求。自主的主力市場出現分化現象,自主的SUV新購需求相對走弱,導致自主的表現不強。6月份額達到41%的份額,較去年同期的40.0%的稍有增長,這與歷年走勢有一定反差,體現自主走強趨勢。

1、 歷年狹義乘用車促銷表現

2018年6月乘用车市场运行特征

2016年車市促銷力度相對平穩,2017年處於前低中高,年末再度收縮的狀態。,2018年車企促銷力度相對較大,尤其是4-6月份,增長相對較猛。

2、 狹義乘用車各級別分車型國內零售表現

2018年6月乘用车市场运行特征

圖表 15狹義乘用車各級別分車型表現

此表用體現的是每一個細分類別占上一層級總零售量的比重,與包含出口和庫存變化的批發增長有所差異。18年6月的市場體現MPV弱趨勢特徵明顯,轎車市場的地位處於逐步恢復的狀態,SUV走勢較平穩。轎車中的中高級別走勢較好,低端的電動轎車有所恢復。

前期多功能車市場超強增長,其中近年MPV是中低端需求也有下降,A0級MPV表現逐步走弱,消費升級到A級MPV,近期新品也是在A級MPV推出較強。雖然18年MPV總體下滑,但MPV中高端近期較強。

前期SUV則是A級火爆,隨後延伸到A0級,成為高端向下延伸的特徵。近兩年出現消費升級較強的特徵。2018年6月的A0級SUV市場的需求佔比小幅下滑,高端B級SUV產銷表現較強,A級仍是主力。

3、 狹義乘用車各國別在細分市場零售表現

2018年6月乘用车市场运行特征

18年自主品牌在SUV市場獲得巨大的份額增長,從17年的自主品牌,佔SUV的61.8%,上升到18年6月的自主品牌佔SUV份額的63%,,而德系的SUV份額逐步穩定,韓系銳減,日系SUV走弱,這也是巨大的反差。

18年自主品牌在轎車市場的份額上升到18.2%,達到近期的中高點位置。18年6月的自主品牌逐步依靠新能源車恢復在轎車的增長。

18年德系在轎車份額提升到35%的歷史新高,歐系轎車萎縮到3%的低位。日系轎車回暖態勢在18年持續,高於13-15年表現, 6月日系份額偏弱。

1. 狹義乘用車各車系增長特徵

2018年6月乘用车市场运行特征

6月自主品牌的表現相對平穩。歐系和日系的份額下降較大,也是德系與韓系增量的分流效果。 德系與韓系的增長較猛,尤其是日系的下滑與韓系的增長也有一定的關聯。

18年年度份額看的自主品牌走勢轉弱,年度批發增速6%,持平於行業增速,零售稍好於行業平均。日系批發增速4%,慢於行業2個百分點;而歐系和韓系的下滑相對較大,美系相對平穩,形成合資車系間的內部競爭較激烈。

2. 狹義乘用車企業增速表現

2018年6月乘用车市场运行特征

18年6月的總體車市增速回升,自主較合資的銷量增速均較快,18年6月的合資與自主的增速差距有2個百分點。今年的合資逐步恢復,近幾個月合資和自主的增速差距不大。

2017年11到12月,自主品牌增速相對較強,因此今年1-2月的自主增速低於於合資品牌,主要是自主的市場的前期衝刺。2017年的自主高基數增長仍較強,之後的18年自主偏弱,體現了自主的增長遇到煩惱。

3. 18年6月主力車企批發表現分化

2018年6月乘用车市场运行特征

從廠家批發看,18年6月的前10位主力車企的銷量貢獻度達到58%,強於17年的的主力車企56%的份額佔比表現, 也體現了6月的中小企業表現較差。

18年6月的前5位增量主力車企的增量分化,北京現代、一汽大眾和上海通用較強。自主部分主力車企增速較快,自主領先企業增長較好,其中自主的吉利的增長超強,長安汽車也是低基數的高增長。日系合資品牌的主力車企在6月的增量銷量排名下滑,本田、豐田等高基數壓力較大。

從18年的增量貢獻度看,減量的主要是二線合資車企和部分國有自主。18年仍是主力大車企的增量,自主的吉利和上汽表現較強。

2018年6月乘用车市场运行特征

18年6月份,主力企業表現相對較強,6月份主力零售企業前十位達到58%的份額,較去年提升三個百分點。前五強的批發企業批發增速表現超強,而部分傳統自主企業在高增長後走勢壓力上相對稍大,

從零售來看,6月份的增量的主力企業是吉利、上汽乘用車,北汽乘用車等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