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爲只有鯨魚吃了塑膠袋嗎?別傻了,還有我們!

你眼中的地球是什麼樣子?

帶著溫暖光澤的藍色星球?

你以為只有鯨魚吃了塑料袋嗎?別傻了,還有我們!

那是四十年前的地球了!

人類在享受科技所營造的舒適生活的時候,並沒有及時意識到所付出的生態代價,

於是今日的地球已經如同癌症晚期。

問個小學生問題,為什麼地球是藍色的?

小學生回答:海洋佔地球面積的71%。

再問個小學生問題,地球有幾大洲?

小學生回答:七大洲。

如果與時俱進的看待這個問題的話,這個回答落伍了。

由塑料垃圾圍成的第八大洲已經出現了!

你以為只有鯨魚吃了塑料袋嗎?別傻了,還有我們!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可強大了的人類,卻將海洋當作了巨大的垃圾筒。

難道是因為海洋的面積大嗎?

根據2015年的統計,人類至今已生產了91億噸以上的塑料垃圾,其中大部分被丟棄在垃圾填埋場或扔入大海。

垃圾不會憑空消失,它們中很大一部分,順著洋流匯聚到海里,最終垃圾們形成一個巨大的垃圾聯合國。

面積相當於5個英國,200個上海市,3個法國,又或是一整個的新疆自治區那麼大。

你以為只有鯨魚吃了塑料袋嗎?別傻了,還有我們!

每天還有源源不斷的垃圾加入,垃圾“島嶼”肆意生長,臭氣熏天地成為海洋毒瘤。

塑料垃圾在自然環境下的降解,需要470年。

誕生了才100多年的首代塑料製品,可能不知道在什麼地方漂著,懵懂的隨波逐流。

但據估計,漂浮在這一地區的塑料微粒的量達到1.8萬億塊

更可怕的是,這1.8萬億塊,最終終將流哪裡?

聯合國環境開發署和海洋保護協共同發佈了一份有關海洋環境現狀的報告。

這份報告說,一次性薄膜塑料袋造成的影響尤其嚴重,應當在世界範圍內被禁止或逐漸淘汰。報告指出,塑料製品、特別是塑料袋和聚酯瓶是最為常見的海洋垃圾。在萬米深度以下都發現了它的蹤跡。

全球每分鐘賣出約100萬個塑料瓶,這一數字在2021年前還將躍增20%。屆時,全球每年用掉的塑料瓶將超過5000億個。

這麼大的數字,數0都數不過來啊!!

而人類的回收速度遠遠跟不上,空瓶的產生速度,到2050年,海里塑料總重量將超越魚群。

你以為只有鯨魚吃了塑料袋嗎?別傻了,還有我們!

儘管各方廣泛強調了塑料的可再用性,但只有9%的塑料被再循環使用,另外有12%的被焚化,但這種處理方式對環境有害。而再循環使用塑料也對環境沒有多大幫助,因為它們不會在環境中分解,而獲得廣泛使用的塑料都無法生物降解。

海洋中的塑料微粒已經成為“遍佈全球的塑料PM2.5”。

平均每個塑料袋的使用時間是12分鐘,人類隨手丟它們,可能就是這一隨手一條生命就此結束。

動物死後會腐爛,塑料袋不會,一個塑料袋可以殺死不止一隻動物,它可以一次次地成為兇器。

央視新聞2018年6月1日訊,一頭身長約4.5米,體重達500公斤的短肢領航鯨在泰國南部宋卡府海邊擱淺後搶救無效死亡。當地海洋資源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對鯨魚屍體解剖之後,在其胃部發現了多達80個塑料袋,總重量達8公斤。

近幾年這樣的報道越來越多,被吸管死死的卡在鼻孔的海龜,腸胃裡充滿瓶蓋和塑料袋的信天翁,吃塑料袋死去的海豚等等等。

你以為只有鯨魚吃了塑料袋嗎?別傻了,還有我們!

間接的兇手是海洋裡的塑料垃圾,而直接的兇手是誰呢?

我們那蔚藍的,溫暖的,瑩潤的地球,已經變成了塑料的世界,塑料垃圾成為了地球臉上的斑點,病入膏肓所表現出來的斑點!

如果說這些都無法震撼到你,那麼我們來說說你每天都能碰上的問題。

吃!

一直被稱為低熱量高蛋白還有益智保健的海鮮,我想沒人的生活願意離開它們。

可是,最近有科學研究表明:被吃下去的不只是生蠔、扇貝、淡菜和花蛤,正常情況下可能一年還吃下了上萬塊塑料。

有的還是在海洋裡飄蕩了一百多年的塑料微粒!

歐洲研究人員發現,平均貽貝含有大約90個塑料顆粒,而六個牡蠣含有大約50個顆粒。

你以為只有鯨魚吃了塑料袋嗎?別傻了,還有我們!

人類本來就不想吃任何塑料,而普通人以穩定的速度吃海鮮,一年就能吃上萬塑料微粒的結果真的讓人感到後怕。

當然,你可以很驕傲的告訴我,你不吃海鮮。

但是,你總得吃鹽吧?

馬來西亞研究人員就取樣了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售的海鹽樣本,透過溶解、過濾、技術分析,

他們從海鹽裡找出72種大小介於0.16毫米到1毫米之間的塑料微粒。

你還可以虛偽的告訴我,你連鹽也不吃。

那你總得喝水吧?

據英國《衛報》報道,非營利機構Orb Media委託明尼蘇達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化驗了12個國家徵集到的159份飲水樣本,結果發現抽檢的水樣中83%都含有塑料纖維。

可以說,歐美、亞洲各國的飲水中普遍含有塑料微粒。

讓很多人想不到的是,汙染率最高的居然是美國,達到了94%,每500毫升水裡平均有4.8件微塑料纖維。

科學家們指出,連瓶裝水也不能倖免。

微小的塑料粒子可能穿透人體器官,甚至是穿透每一個細胞。而這,才是真正讓人擔憂的,除非你不吃不喝,否則難以逃離。

要不然你有本事進化,修仙,把自己折騰成機器人?!

塑料微粒如同空氣,滲透著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

BoyanSlat,一個19歲荷蘭男孩。大學時他成立了“海洋清潔項目”,為此暫時休學,全身心投入海洋垃圾研究中。每天工作15個小時的他不斷地完善自己的裝置。16年帶著第一臺100米長的海洋垃圾清理神器出現在了海洋之中。該設備由太陽能和潮汐能作為動力,能保證持續不斷地工作。

你以為只有鯨魚吃了塑料袋嗎?別傻了,還有我們!

南非的企業家理查德•哈迪曼(Richard Hardiman)正在致力於一款名為“垃圾鯊魚” (WasteShark)的水上無人機,可在港口附近自主巡遊,一路“吃”掉400多磅(約180kg )的海洋垃圾。

澳大利亞的設計二人組 Pete Ceglinski & Andrew Turton 想出了一個簡單直接的法子:設計了一個可以 24 小時持續運轉的海洋垃圾桶Seabin,通過岸上的水泵的推動力漂浮在碼頭。就是利用水泵的吸力,將海水吸入圓桶裡,順帶也會把懸浮的海洋垃圾吸入天然纖維袋裡,而海水經過過濾再排出。除了固態垃圾之外,Seabin 還可以吸入油汙等液態垃圾。

中國境內將建立垃圾發電廠或將取代火力發電廠、核能發電廠,人們將垃圾脫水、粉碎後,送進焚燒爐燃燒供能,用以發電。

“石油之國”沙特阿拉伯攻克了一項新的技術難題,將海洋垃圾中的塑料垃圾轉化為石油。

H&M推出Bionic系列,那是指從海岸線回收的廢舊塑料製成的再生聚酯服裝。

Adidas 就與海洋聯合環保機構Parley 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百分之百用海洋垃圾回收製成運動鞋。2016 年年底,Adidas還設計出了回收的塑料瓶做成的球衣。

2018年6月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封面上一隻塑料袋漂浮在海面上,形成了如同冰川的形狀,而露出水面的只是“冰山一腳”照片以“是藍色地球還是塑料星球?”除了想要喚醒人們對塑料危機的意識,並承諾在2019年前,把雜誌包裝全部換成紙質包裝,這一看似不起眼的舉動,每月能減少250萬件一次性塑料。

他們都在真正在幫助地球。

大有大招,小有小招,你有招嗎?

每年約有800萬噸的塑料傾倒入海洋,中國的傾倒量大約佔1/3。

我佔了多少百分比?

作為強迫症星人,這個問題還真是讓我有點吃不下睡不著,儘管能力有限,我還是想要從我做起。

央視都廣告了,再小的力量都是一種支持嘛 !

我不買水了,自帶水杯,不用塑料袋自帶環保袋。

我自帶了餐具,木材能被省不說,一性筷子還有個塑料小包裝呢。

每週只叫一次外賣PIZZA是紙盒的。

在中國,每週至少有4億份外賣,這意味著什麼?

4億份打包盒,4億個塑料袋,以及4億套一次性餐具。

要不,咱們就從每週少叫一半的外賣做起怎麼樣?

6月8日,世界海洋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說人類活動正在使世界海洋付出可怕的代價。

不要心存僥倖, 你所造成的汙染,終有一天會回到你身邊,並且變本加厲,害人害已。

不要等到垃圾充滿了地球的時候,我們再去想何去何從!

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

你以為只有鯨魚吃了塑料袋嗎?別傻了,還有我們!

THE END —

作者 星星之水 教源在線特約寫手

教源在線官網:www.jiaoyuan.shop

教源在線官微:jiaoyuansho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