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仿佛是在画里,美丽且幸福着

乡村,仿佛是在画里,美丽且幸福着

幸福乡村

老家过事,我星期天驱车欣然赴约。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女,忽然间变成了中年人,“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此刻,车窗外似乎流淌的不仅仅是风景,亦或夹杂着淡淡的花香。乡村,远离了喧闹和吵杂,连平日的自己也好像远离了。

到了老家,来了许多亲戚,有的久未谋面,远看熟悉,近看却面目有点陌生,但一开口却乡音依旧,亲切而热情。他们衣着整洁,现代,相互打着招呼、问候,坐下细细闲聊,骤然一场大聚会,我内心暗暗一算,有的已几十年未曾谋面,顿时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

许多老家亲戚与我们老家连畔种地,一段地界一路之隔,三十年前陕柴408厂基地扩建时,村里德高望重的村长与村民商量,全村集体迁至408厂附近公路旁,徒留偌大的空宅地成责任田。全村同意,家家盖三层洋楼,当时令许多邻村村民艳羡不已。城镇包围农村,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满大地,村民在党中央大力号召下,全村种植大棚蔬菜、果树。蔬菜品种齐全,辣子、茄子、黄瓜、西葫芦,更是大面积种植西红柿。果树有苹果、桃子、李子等,这比单纯种玉米、麦子收入翻了好几倍。村民几年就家家户户有存款,大家干劲更大了。个别户已发展副业,开商店、搞电焊、大型拖拉机、收割机、做加工厂、做各种生意。现在本家靠公路的临街人家重新规划盖了统一的五层门面楼,开旅馆、开饭店、医药超市、装修店、幼儿园等,或有的整体出租,收取租金,有些心灵手巧的年长者又做手工寿衣、花圈,搞创收,家家户户其乐融融,忙的不亦乐乎!

闲谈中,我得知他们多年前就有村民养奶牛,搞建筑工程,开超市,很多人把子女送到西安、咸阳就读。我吃惊的发现如今的村民再也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不再满足追求单纯的物质丰盛,他们的精神世界已经强大,眼光远见,把下一代的教育、生活、未来、发展看的尤为重要,很多村民居然在咸阳、西安、上海、广州等地购置了房产,有的已扎根在大都市,在西安、咸阳等广阔天地,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实现了跨越阶层的逆袭,他们眼界开阔、思维灵活,令我们这些工薪阶层望尘莫及,从内心佩服他们的谋略和智慧,他们就像潺潺滴水、永闪光芒,对新兴事物嗅觉灵敏,紧跟其后,努力都向现代化美好生活靠拢。

沿着门前柏油马路,漫步穿林,家家户户,窗明几亮,整洁漂亮,告别了记忆里低矮的土屋,破败的建筑,现居住集中,交通便利,生活今非昔比。

田间地头、农家小院,房前屋后满目绿色,这对久居城市的我有着致命的诱惑力。果树碧绿茂盛,树叶翠绿欲滴。

一个县、一个乡、一个村、一个家的变化,其实就是一个国家的变化。现在党的好政策让农村过上了城市人的好生活,仿佛走进画中,到处是美丽乡村,幸福家园。一张张笑脸、一幅幅丰收的美景把现代化新农村装扮的更加多彩。

农村是社会最底层的生活,如今是万千中国人民真实生活的缩影,一切都在变,一切都在发展,都向美好的方向发展。望着傍晚时分那夕阳亲吻下日新月异的新乡村,我感叹天地的风骨与底蕴,我相信我的灵魂会倔强地再回来,深埋地下,永不离开,聆听乡村欲诉还休的往日情怀。

面对美好生活,让我们不忘初心,不忘心中对袅袅升腾的美好生活的向往,迎着十九大精神灯塔,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奔向理想,奔向未来,谱写记忆中吐故纳新的辉煌篇章!

愿我们兴平大地水更清、天更蓝,百姓生活更幸福、更美好、更舒心、更快乐!

作者简介: 魏蓬利,女,1976年生,现任兴平市文化馆文学创作室主任,兴平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西安日报》、《咸阳日报》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