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至上的時代里我們拿什麼保護好孩子

娛樂至上的時代裡我們拿什麼保護好孩子

在這個紛亂的信息流時代,各種好的不好的,正能量的負能量的信息,撲面而來。令人沉迷的網絡遊戲、手機遊戲,許多成年人都很難做到自律,從而迷失其中,何況是比我們自律能力差,尚未形成正確的人生觀的孩子呢?

孩子沉迷於網絡、手機已經不是個別的例子了。在手機還不是很普及的時候,沉迷網絡的還只是一些初中生和高中生。然而現在還在啟蒙階段的小學生也以經被荼毒。

娛樂至上的時代裡我們拿什麼保護好孩子

尤其是在這幾年“王者榮耀”“吃雞”……等等系列手游出現後,我已經不止一次在路上、地鐵、KFC……上聽到孩子們情緒激動、氣宇軒揚的在那和身邊的夥伴討論遊戲。

他們有時候幾個人圍在一起,當一個忠實的觀眾看著那個拿手機的小孩玩《王者榮耀》,還在一旁不時的出言指導他,該怎麼出裝備、放連招。

“哇”真的好專業啊,這還是已前那首兒歌裡唱的那些小朋友嗎?

“小呀嘛小二郎,揹著那書包上學堂,不怕太陽曬,也不怕那風雨狂,只怕先生罵我懶呀,沒有學問嘍,無顏見爹孃。”

娛樂至上的時代裡我們拿什麼保護好孩子

作為一個緊跟時代的成年人,我也偶爾玩玩手機上的“吃雞”遊戲。在遊戲裡面經常會遇到小學生,這時候我不免調侃他們一下。

“小朋友,家庭作業做完了嗎?你爸媽怎麼還讓你玩遊戲呢。”

“他們才不管我呢,他們自己都玩。”

有時候你還不免被他們嘲笑,因為你遊戲玩的菜啊。遊戲不僅讓孩子學會了打遊戲的技巧,還讓孩子學會了鍵盤俠的技巧。

在網上互噴的事,他們已經習以為常。不是他們噴別人,就是被別人噴。我覺得不管怎麼樣,這樣總歸是不好的,在網上這樣那現實生活中以後也應該不會好到哪去了。

娛樂至上的時代裡我們拿什麼保護好孩子

還有不少的孩子,在網絡上瞞著父母大肆消費。

2017年,露露以父親的手機打電話為由,偷偷的用父親的支付寶給一個網絡直播平臺的男主播進行打賞,四天的時間打賞了將盡十萬元。

這真的是錢對於她來說只是一串數字,這樣的案例也不只一個。在2017公開的報道中,“熊孩子”打賞主播的事件多達38起。這還是金額比較大的才給報道出來,還有許許多多金額比較少,而被父母暗錘的沒有報道。

娛樂至上的時代裡我們拿什麼保護好孩子

在孩子眼裡,對於幾萬甚至幾十萬的金額根本沒有概念,只知道喜歡就應該支持,主播靠打賞增加收入那就想盡辦法給他們刷禮物。

這些對孩子的影響還不算最重的,最重的是直接改變孩子們的人生觀。在我們所傳達的人生觀中,成功應該是腳踏實地,一步步一個腳印,不斷學習不斷進步,通過自己的努力最後才達成的。

然而現在的網紅們,卻是正在衝擊這一觀念。據網上調查資料顯示:百分之五十以上孩子,他們的夢想不再是成為科學家、老師、警察……,而是成為網紅、主播。

娛樂至上的時代裡我們拿什麼保護好孩子

也確實有不少的平臺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炫富、化妝、穿著性感……甚至炫娃。孩子們的眼裡“網紅才是這個世界最牛的職業”

什麼“寒窗苦讀”,什麼“世界名著”,什麼“數學奧數”。還不如花點錢整個容,買幾套化妝品,然後跳個舞,錄個短視頻。就可以有成千上萬的收入,那需要那麼累死累活的學習。

娛樂至上的時代裡我們拿什麼保護好孩子

娛樂至上的時代裡我們拿什麼保護好孩子

看到這樣的一幕,實在是讓人不得不為這個時代擔憂。身為父母的我們應該怎麼樣糾正孩子們這種想分分鐘成為人生贏家的思想呢,至於那些本身就指望孩子成為網紅,或者把孩子當做成為網紅工具的人,我們就不必理會了。

言傳身教是改變孩子的最好方式,不在孩子面前刷抖音、快手,不在孩子面前玩遊戲。多帶孩子去圖書館,博物館,去了解這個世界的文化,這個世界奇妙之處。

孩子的人生觀是潛移默化中形成的,長期的讓孩子接受文化的薰陶。自然而然的孩子們就會有自己的一個正確的人生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