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這樣講「熟視無睹」的,學生們能記住嗎?

上週進行了月考,有一句默寫。“孔子講學習方法時說的學習和思考要結合起來的學習方法的名句是____,___。”(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改試卷時發現有二十四個學生,不同程度的錯誤,有的錯了“罔”,有的錯了“殆”,也有幾個一點沒寫。

為了讓學生記牢這句話,今天上課時,我先問了學生一個問題,“我們從四樓快要下到三樓的時候,三樓的樓梯口有一副標語,誰來說說這個標語寫的是什麼?”,學生們竟然沒有一個能說清楚的,都是一頭霧水,想不起來這個標語到底是什麼。

接下來,我說“這句話大家很熟悉,天天能夠看到,為什麼你記不起來了?原因是什麼?誰能來說說,經常看到好像沒有看到一樣這個意思的成語?”學生們陷入思考之中。

有學生突然說“我想起來了!”並舉手示意。我制止了他,沒有讓他說答案。緊接著又有五六個學生舉手,然後十幾個,最後所有學生都舉起了手,這時我才問答案,全班學生異口同聲地說“熟視無睹”。我說“回答正確,就是熟視無睹。熟視:經常看到,看習慣了;無睹:沒有看見。看慣了就像沒看見一樣。也指看到某種現象,但不關心,只當沒有看見。大家記住了嗎?”學生都表示記住了。“天天見到的標語,又是我們背過的名句,居然說不出標語的內容,說你大家真是熟視無睹。”同學們會心的笑了。

接著又回到前邊的問題。“三樓樓梯口的標語,大家想起來了嗎?”少停,“很簡單,就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生們恍然大悟。

接著我又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大家天天見到,為什麼記不住,用哪個成語來回答?”學生當然會回答“熟視無睹”了。

隨後,再把“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的意思講解一遍。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有用的真知識。如果一味的讀書,而不思考,只能被書本牽著鼻子走,從而受到書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如果只是一味的埋頭苦思而不進行一定的書本知識的積累,進而對知識進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於空想,問題仍然不會得到解決,也就會產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險。同時,把這兩句話寫到黑板上。

最後進行總結,“希望同學們記住‘熟視無睹’這個成語和意思,記住‘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的寫法和意思。同時,還要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去,做一個有心人,善於觀察生活,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每一次學習的機會!”

以上就是我講“熟視無睹”時的過程,希望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