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供應商何去何從?

摩拜單車、OFO、哈羅單車……這些共享單車品牌隨著“共享經濟”的風口被消費者熟知。

共享單車產業鏈的上游,天津飛鴿自行車廠、中路股份(600818,SH)子公司上海永久自行車廠、上海鳳凰(600679,SH)子公司上海鳳凰自行車廠等傳統自行車廠也乘著共享單車的“風”,紛紛做起了供應商。

但進入2018年後,共享單車不再“跑馬圈地”,一些品牌爆出押金去向不明確、資金鍊斷裂、盈利模式不清晰等負面問題,“寒意”迅速傳導至自行車廠家——上海鳳凰、中路股份、信隆健康(002105,SZ)等共享單車供貨大戶的2018年中報顯示,其利潤均大幅下降逾50%。而上海鳳凰更是被ofo拖欠6000多萬元貨款,並訴訟至法院追討。

1 現狀

訂單減少、利潤下滑、回款困難

8月31日晚,上海鳳凰發佈公告稱,控股子公司上海鳳凰自行車因與東峽大通(北京)管理諮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峽大通”)買賣合同糾紛,近日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截至起訴之日,東峽大通仍欠鳳凰自行車貨款6815.11萬元,而東峽大通即為ofo運營方。

上海鳳凰與ofo的合作源自2017年5月。彼時,上海鳳凰公告稱,控股子公司與東峽大通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根據該協議,鳳凰自行車將在12個月內向東峽大通或其關聯公司提供總量不少於500萬輛的自行車,大約給鳳凰自行車帶來4000萬元的收益。

這場訴訟的被告,是共享單車的領頭羊之一。艾媒諮詢監測報告顯示,5月的共享單車移動端應用活躍人數,ofo擁有2937.7萬人,位居共享單車企業的榜首。跟隨其後的是摩拜單車和哈羅單車。

而上海鳳凰上半年業績下滑嚴重。中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收3.53億元,同比下滑55.72%;淨利潤1911.35萬元,同比下降55.44%。共享單車訂單的減少導致收入減少,是上海鳳凰總結業績下滑的原因,成都商報記者查詢中報發現,上述與東峽大通500萬輛自行車的訂單,僅完成了187萬輛。

中路股份旗下的上海永久自行車廠曾於2016年7月與優拜單車達成合作,2018年中報也介紹,公司與優拜和共佰克共享單車合作併為其製造共享單車自行車產品。中路股份淨利潤也下滑嚴重,為1128.7萬元,較上年同期減63.21%;營業收入為2.42億元,較上年同期減22.21%。

信隆健康是摩拜單車的供應商,主營業務為研發、生產、銷售自行車零配件,2018年上半年營業收入6.75億元,相比上年同期減少25.86%,淨利潤384.39萬元,相比上年同期減少87.61%。2018中報中,信隆健康稱,2018年國內共享單車需求量大幅減少,公司報告期內共享單車的訂單相比上年同期急劇減少約90%,導致報告期內的自行車零配件銷售收入下降了31.12%。

訂單減少,利潤下滑,在這樣的情況下,共享單車供應商還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回款困難。據經濟觀察網報道,在號稱“中國自行車第一鎮”王慶坨鎮,共享單車訂單的押金已經由30%漲到70%。信隆健康的董秘陳麗秋對成都商報記者表示,公司存在回款困難的問題,但與上海鳳凰所披露的6000餘萬比起來,金額較小。

2 原因

隨“風”而動:市場需求變小

幾年前,有說法稱,共享單車的出現讓自行車行業煥發了“第二春” 。

共享單車2015年開始進入市場。在“跑馬圈地”的前半場,共享單車為傳統自行車產業帶來了大量的訂單。中國信息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聯合摩拜單車發佈了《中國共享單車行業發展報告(2018)》,報告顯示,2017年共享單車企業共下達訂單超過3000萬輛,預測至2020年,共享單車企業將創造產值714億元,其中製造環節408億元。

不過,這股風“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來自艾媒諮詢的數據稱,共享單車用戶規模增速由2017年的632.1%減緩至2018年的14.6%。到了共享單車不再“跑馬圈地”的下半場,一些品牌爆出押金去向不明確、資金鍊斷裂、盈利模式不清晰等負面問題,曾經“春風得意”的共享單車似乎一下進入“寒冬”。

根據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數據,上半年我國自行車產量明顯下滑。2018年前6個月,我國自行車製造業主要產品中,兩輪腳踏自行車累計完成產量1941.5萬輛,同比下降32.1%。

眾多行業人士紛紛感嘆:共享單車風已停,潮已退。是“共享經濟”不火了,還是自行車不火了?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長盛毅對成都商報記者分析,並不是“共享”的模式出了問題,社會資源的共享、社會資源利用率的提高仍然是趨勢,“有問題的不是模式,而是‘共享’過程中企業或個人導致的亂象。”艾媒諮詢的分析師也認為,用戶規模增速屬於“正常放緩”,2018年共享單車行業將進入成熟期,增長態勢趨於穩定。

信隆健康稱,2017年國內共享單車投放量太大,是導致2018年國內共享單車訂單量大幅減少的直接原因。據統計,全行業累計投放共享單車超1000萬輛,覆蓋200個城市,國內市場迅速飽和,同時共享單車亂停亂放、上百萬輛廢棄車給城市管理造成極壞的影響。

“全球自行車市場正在迎來一波變革”,信隆健康預測,行業正朝著在地化生產、短鏈供應、快速回應市場的趨勢轉變。

3 發展

做滑板車配件、加大出口、賣面膜……

單車供應商各謀出路

潮起潮退,免不了行業洗牌,單車供應商該何去何從?

在2018年的年中報中,他們給出了部分答案。

信隆健康在中報中表示,公司已進軍共享電動滑板車的市場。在共享單車成為中國新經濟風口的2017年,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國則興起了共享電動滑板車。信隆健康於2018年8月起大量供應小米科技公司電動滑板車配件,包括底板、 摺疊立管、鵝頭等。預計此項新增業務將於2018年第三季度起對公司業績提供積極的貢獻。

上海鳳凰在半年報中透露,公司將加大傳統出口市場深耕力度,讓更多山地車、高端城市車和童車產品走向國際市場。

而中路股份轉身賣起面膜。2018年1月,中路股份發佈公告稱,擬以56億元收購上海悅目化妝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悅目”)100%股權。而上海悅目是面膜品牌“膜法世家”的擁有者,資產總額在近三年翻了2倍,淨利潤更是以每年超200%的增速飆升。

永安行(603776,SH)也在共享單車以外,進行了多元化佈局,參股多個公司。其中,共享汽車業務備受關注。負責永安行共享汽車出行業務的江蘇小安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通過3個月的試點運營,首批在常州運營300輛共享汽車,8月初,永安行在第二個城市泰州試運行共享汽車。目標是到2018年年底累計投放超過2000輛共享汽車。

成都商報實習記者 俞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