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安“戾气”质疑湖畔大学群聊,媒体人到底怎么了?

今年是滴滴的多事之秋,浙江乐清女孩的遇害将滴滴推到了风口浪尖,引发媒体的狂轰乱炸。在这个事件中滴滴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点是大家没有疑问的。随着滴滴的道歉,顺风车下架以及整改的进行,公众的情绪慢慢冷静了,开始趋于理性了。

王志安“戾气”质疑湖畔大学群聊,媒体人到底怎么了?

这几天德阳泳池女医生自杀的事件给了人们很大的震撼,网络暴力对一个人的摧残竟然如此凶残。媒体也开始发文要反思网络暴力,呼吁网民理智,抵制网络暴力。但我知道这种反思根本不会有什么效果,因为鼓动网络暴力的恰恰是媒体自己,自身不反思不改变妄谈他人理智,远离网络暴力,是多么无知和自大,自己说过的话时效不会持续多久,很快媒体就会发动下一场网络暴力。

你以为我在开玩笑?今天知名媒体人王志安一篇充满戾气的微博就充分的展示出了媒体了的狂妄和自大,由此可见媒体人是多么擅长推波助澜网络暴力。

王志安“戾气”质疑湖畔大学群聊,媒体人到底怎么了?

充满戾气的微博

首先这段聊天记录属于比较私密的微信群聊,并没有在公共场合发表声明支持滴滴,无论这些话对错与否都是私下的。我不知道这是否属于隐私,如果是隐私,按照法律规定不是违法行为一些私聊媒体有没有权利去公开?媒体是否不受隐私权的限制?很多话我们私下聊和被曝光在公众之下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比如说一个男的非常仰慕一个女的,私下了和好兄弟聊天说自己多么多么喜欢这个女的,甚至将自己一些龌龊的念头也说了。大家都能理解,人之常情有时候难免,但是一旦媒体将两人私聊曝光了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可想而知舆论对两个人会造成多大的压力。

一旦媒体有权力将私人聊天曝光,那么受到舆论伤害的就有可能是你我每一个人。更可怕的是什么,一旦这种事频频发生,人没有隐私权了,多数人都意识到自己的私聊都可能曝光,很有可能就不在乎了,私下变成公开也就无所谓了,羞耻心没有了,道德约束也将崩溃。

是不是隐私,本人也不是法律专家,就不再谈论这个问题了。

  • 没有前因后果的聊天记录

我们再来看这张私聊的图片,只看到喊柳青加油,但是为什么替柳青加油不知道。有可能是滴滴事件,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没有前因后果。假设是柳青压力过大,说自己身体不适,那么同学之间说加油也是人之常情,不管是不是谄媚,媒体也无权批判吧。一方面呼吁抵制网络暴力,一方面又靠着一张没有前因后果的聊天记录往乐清女孩事件上面引发群众的愤怒,是不是有点分裂?

  • 何来谢罪之谈

不知道媒体人的道德情结有多么厉害,但是有一个缺点实在是让我有言要吐。乐清事件滴滴是具有无可推卸的责任,存在管理上的过失,但是还没上升到罪的地步(如果说的谢罪是指真的有罪)。有没有罪也应该交给法律来判决吧?作为一个媒体人跳出来声称谢罪岂不是越俎代庖,狂妄自大?如果说的谢罪只是道歉的意思更是无稽之谈了,聊天记录里面喊加油的人与乐清事件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他们要谢罪?

这个社会没怎么,该抓的已经抓了,滴滴柳青和程维道歉了,赔偿在进行中,整改也在进行中,难道还要与此无关的人也跳出来谢罪?舆论这么大的反应难道不是出于对受害者的悲声?

王志安“戾气”质疑湖畔大学群聊,媒体人到底怎么了?

现代社会越来越走向合作共赢了,不再是过去地主和农民的剥削关系。企业家和员工和民众不是天然对立的,员工的命运和企业有时候是一体的,企业在赚取利润的时候也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为大众带来便利。

我们应该期待的是企业越来越好,而不是因噎废食一棍子打死。媒体人别再用旧思维,阶级斗争的观点制造社会的紧张情绪了,这样只会给经济发展雪上加霜。

王志安“戾气”质疑湖畔大学群聊,媒体人到底怎么了?

不由自主想起了一部小说,《三体》里面的,为了解决三体人侵略地球的危机,地球选了四个面壁者来想办法对付三体人。其他三个都失败了被淘汰了,只剩下罗辑成功了。危机暂时解除了,地球人又觉得罗辑是个罪犯,独裁者,把罗辑抛弃了,最后失败了,侵略还是来了。

我们一直在呼吁创新,可是创新也是需要土壤的,高科技企业的诞生更离不开宽容的环境。作为媒体人应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尊重事实最大程度还原事实报道新闻,而不是老想着站在道德的高地去当“法官”,滥用舆论权力引导群众去道德审判。更别用塑造阶级对立的那一套运用到新闻报道和舆论中去,那是你们酝酿网络暴力的利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