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球:這就是我們如何找到先進的外星文明方法

1960年,美國物理學家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提出這樣一種觀點,即一個極其先進、極度渴望權力的外星文明可以通過在它周圍建造一個巨大的結構來吸收其輻射,從而利用宿主恆星的大部分能量。

戴森球:這就是我們如何找到先進的外星文明方法

SETI(地外情報搜索)領域的科學家對這種結構進行了大量搜索,稱為戴森球(Dyson球體 ),這種結構可以使用從被拆毀的行星中收集的材料來構造,但沒有發現任何令人信服的證據。

戴森球:這就是我們如何找到先進的外星文明方法

現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來自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和德國海德堡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尋找戴森球的新方法,這種方法可能比之前的嘗試有一些優勢。

迄今為止,這些努力都集中在尋找過量紅外光的跡象。這是因為球狀結構可能會遮擋恆星的大部分可見光。

據估計,戴森球將被加熱到50-1000開爾文(-223.15℃至726.85℃)的溫度,從而產生紅外光,科學家認為他們可能能夠探測到(儘管這尚未實現)的跡象。

然而,這篇新論文指出,戴森球可能是由先前搜索中沒有考慮過的材料製成的,它能夠在所有波長上均勻地調暗恆星的光。

戴森球:這就是我們如何找到先進的外星文明方法

這可能阻礙搜索,因為以前的努力傾向於尋找戴森球,使用一種被稱為分光光度法的分析方法,它著眼於恆星的光特性。如果這一結構是由新研究中提出的一種材料製成的,觀測結果將表明恆星比它更遠。

相反,由烏普薩拉的埃裡克·扎克瑞森(Erik Zackrisson)領導的團隊建議使用另一種方法結合分光光度技術來幫助科學家識別假想的結構。這種“視差法”——利用目標恆星在地球繞太陽運行時的較遠的背景的明顯運動,不受阻礙另一種方法的光調光的影響。

戴森球:這就是我們如何找到先進的外星文明方法

研究小組利用了歐洲航天局蓋亞項目新近公佈的視差距離數據和徑向速度實驗(RAVE)的分光光度距離數據來識別兩組信息之間的差異。如果一個幾乎完整的戴森球存在,則期望出現的類型。

有趣的是,他們的分析確定了一顆被稱為TYC 6111-1162-1的恆星, 它與預期的距離差異非常接近。雖然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這顆恆星代表了一種先進的文明, 但由於恆星是二元系統的一部分或其他因素,距離差異可能會出現,它是迄今發現的最好的候選戴森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