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隐私的美国为何把犯罪嫌疑人照片到处传播?只因重视这种案件

这两天大家一定都听说了,国内某知名互联网企业的大佬在美国涉嫌性侵案,一开始很多网友都在猜,是他吗?不一定是他吧,披露出来的这个出生日期似乎跟原来所谓网上的不一样啊,结果怎么着?有图有真相啊,

就在广大网友还议论纷纷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这位大佬身着美国橙色囚服的照片啊。

这下没办法了,图片都列在上面了,而且美国警方把这个案件的基本信息已经放到互联网上了,坐实了呀,这个案件未来会怎么发展,我们会拭目以待的。可是有一个很突出的事情让我们感到很不解呀,那就是美国的司法怎么这么公开啊?

注重隐私的美国为何把犯罪嫌疑人照片到处传播?只因重视这种案件


一个犯罪嫌疑人,大家注意噢,还只是犯罪嫌疑人,没有任何法院给他判决的情况下,他身着囚服的照片竟然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按照我们这么些年的经验啊,在我们的惯常认知中,美欧这些国家似乎对个人隐私是非常重视的,甚至这种重视之风已经移到我国了,很多我们的新闻媒体在报道一些犯罪行为的时候,都把那个犯罪分子的脸上打马赛克的,我们还美其名曰说这个是保护人权,保护人家隐私权。

结果怎么这桩案件美国的媒体也好,美国的司法部门也好,这么堂而皇之的把犯罪嫌疑人的照片给我们看呢?其实大家可能不太了解的是美国这个国家,一方面有了开放的地方,另一方面他也是非常保守的,尤其在对性侵案件上。

注重隐私的美国为何把犯罪嫌疑人照片到处传播?只因重视这种案件


咱们就说量刑啊,咱们知道啊,按照中国的法律规定,强奸罪如果没有其他的罪行加上去的话大概也就是判三年左右。大家知道美国吗?美国把强奸罪分了很多的等级,我们书里说的都是不加别的犯罪行为啊,最高等级的要判二十几年之久。

而且只是服刑上这么简单吗?我跟大家讲完全不是的,美国对于强奸案、性侵案重视到什么程度?重视到只要你这个人一生中哪怕有这么一次污点,这个污点将永远跟随你。讲到这儿 我们就不由得说一说,美国的梅根法案了。

注重隐私的美国为何把犯罪嫌疑人照片到处传播?只因重视这种案件


在1994年的时候,美国有一个小姑娘叫做梅根,当年她才七岁大,很不幸的是她被一个犯罪分子花言巧语骗到了家中,然后被他奸杀。这个事情出来之后,梅根的父母才发现,原来这个罪犯是有前科的,他之前至少有两次因为性侵而入监服刑的记录,所以梅根的父母悲痛异常的说,如果我们早就知道这个人有这个前科,我们是不是有可能对自己的孩子做更好的防范呢?

就在这对父母的推动下,新泽西州出台了一个梅根法案,两年后的1996年,时任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又把这个法案变成了美国全国性的法案。这个法案的内核很简单,就是报备制度,一个人只要你有过性侵的前科,那么对不起了,不论你到哪个地方居住,当地政府都有义务有责任把你以前这个前科和你的个人信息告知给你的邻居,让大家做好安全上的准备。

注重隐私的美国为何把犯罪嫌疑人照片到处传播?只因重视这种案件


这种告知可以是治安官挨家挨户通知,大家注意啊,咱们社区来了一个前强奸犯,虽然他现在已经刑满释放了,但是我跟大家讲,他有这个前科以后要注意他。也可以在互联网上张贴,张贴他的照片、张贴他的信息、张贴他以前前科,他到底做了什么恶,让所有认识他和要跟他一块儿工作居住的人了解他有这个前科。

这似乎有点太夸张了吧,按照咱们以往的理解,美国这样一个国家多么注重个人的隐私啊,你去找工作,企业主在看你简历的时候都不可以要求你的肤色、性别、年龄、学历,可是你的前科竟然必须堂而皇之的告诉所有居民,为什么?

注重隐私的美国为何把犯罪嫌疑人照片到处传播?只因重视这种案件

就是因为美国一方面对于性侵案要严酷打击另一方面整个美国社会似乎也认为这种案件是有可能持续发生的,如果你不让周边的人做好准备,就有可能下一个下几个梅根出现,所以在这一点上,美国人是不注重强奸犯的个人隐私的。

在这一点上,你一次成为了性侵案的犯罪者,你就会永远背上这个污点,永远让你周边的人知道,你有这个前科呀,我们要小心你啊。有没有可能这样会让更多的潜在犯罪分子收紧他们的罪恶之手呢?

注重隐私的美国为何把犯罪嫌疑人照片到处传播?只因重视这种案件


而且捎带脚跟大家讲一句,美国今天对于性侵这个事情严肃到什么状态?同事之间你给女同事讲一个黄色笑话,你就有可能涉嫌性骚扰,同事之间你手搭了人家一个肩膀一下,摸了人家屁股一下,你就有可能被判入监服刑几个月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