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靜:17年精心守望幸福家庭

张雪静:17年精心守望幸福家庭

張雪靜是大廠縣城區第二小學的一名英語教師。從2001年元旦結婚到如今的17年間,她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從細微之處關心婆婆、孝敬公公,與丈夫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用無怨無悔的付出為一家人撐起了一片和睦幸福的天空。

張雪靜婆家有兩輛長途汽車,一輛跑廊坊,一輛跑北京。婆家做了十幾年生意,生活很富裕。但天有不測風雲,婚後第二年,在張雪靜身懷六甲之時,公公駕車發生重大交通事故腳腕部嚴重骨折,造成對方兩死兩傷。頃刻間,家庭經濟狀況一落千丈,婆婆也因此病倒,家庭重擔落在張雪靜和丈夫肩上。當時張雪靜家住小務,在王必屯小學上班。事故發生後,父母勸她回孃家袁莊住,以便於上下班。為了擠時間照顧家,她堅持每天早晨6點多從家出發,騎40多分鐘自行車上班。

一個陰冷的冬日,張雪靜照常下班騎車回家,當她半路停下來買菜時,回頭就看見了父親,原來父親不放心一直跟著她。“我的傻閨女,傻人有傻福,你們家的事很快就會過去的。”父親的話讓她感到無比欣慰,她繼續挺著大肚子一邊上班、一邊給一大家子人做飯、洗衣服。每當身心疲憊、心力憔悴時,張雪靜只會暗地裡抹眼淚,從不讓公婆和丈夫分心。直到2002年兒子出生後,久違的歡笑才又回到了全家人的臉上。

命運似乎是在重複考驗張雪靜,2006年初臘月二十七婆婆被車撞傷,兩個膝蓋骨粉碎性骨折,需要進行兩次手術,肇事司機逃逸。當時公公拖著殘腿在外地打工,照看婆婆、操持家務的重擔又落在了張雪靜肩上。

從臘月二十七到正月十五婆婆出院,張雪靜每天都在醫院陪護,連春節都是在醫院度過的。婆婆出院後,她每天早晨5點多就起床,洗衣服被褥,打掃房間,做菜做飯。在做好家務活的同時精心照顧婆婆的日常生活,為她洗臉、喂水吃藥、接大小便、翻身捶背、擦身換衣。在婆婆吃飯時,張雪靜還要叫4歲的兒子起床、給他穿衣,然後上班。有時婆婆大小便失禁,會弄髒被褥,張雪靜立即為其洗曬,清理房間衛生。夜裡婆婆的腿疼痛、抽筋,她會起來給婆婆揉腿。閒暇時候,她會陪婆婆聊天,給婆婆讀新聞,買來光碟豐富老人的生活。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兩個月後婆婆拆了石膏。而後張雪靜又開始攙著婆婆進行康復走路訓練。張雪靜雖然累的腰疼背痛、手腳麻木,每天都很辛苦,但看著杵著雙柺的婆婆給她包的餃子,她的眼睛溼潤了。

在此期間,張雪靜調到了縣城區第二小學。應同事需求,她每天早晨上班時都順路幫同事帶來好吃的早點。後來,在學校大力宣傳班級文化工作中,擅長畫畫的張雪靜又成了大忙人。有時晚上她把畫作帶回家,有時週六日要加班去佈置。因為自身的努力,張雪靜被身邊同事朋友漸漸地認可,併成為朋友。2018年3月,張雪靜被大廠縣評為2016-2017”孝老愛親”身邊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