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之美:會寧中川穀子惹人醉

豐收之美:會寧中川穀子惹人醉

常琦彪

會寧種植小雜糧歷史悠久,已有2000多年曆史,分佈區域廣泛,海拔適中、光照充足、環境無汙染,土壤土層深厚,具有種植小雜糧得天獨厚的優勢,所產小雜糧屬於純天然的綠色作物,是甘肅省小雜糧的重要生產基地之一,2003年被中國特產之鄉推薦委員會命名為“中國小雜糧之鄉”。

豐收之美:會寧中川穀子惹人醉

穀子因其抗旱、耐瘠、適應性強、營養豐富等特點成為雜糧中的亮點,遍佈全縣28個鄉鎮。

豐收之美:會寧中川穀子惹人醉

會寧穀子已被國家商標局註冊為中國地理證明商標,具有獨特性。特別是會寧良谷,具有唯一性。

豐收之美:會寧中川穀子惹人醉

據史料記載,良穀米最早產於陝西扶風縣,後被引種到會寧。現在扶風縣的良穀米早已絕種,甘肅會寧成為世界上良穀米的唯一產地。良穀米的營養價值和食療作用獨特,加之它只生長在貧瘠的甘肅會寧,所以被中國農科院的專家一直跟蹤研究。現在中國博物館裡陳列的會寧良谷穀穗,被作為稀有保護農業品種陳列展出。

豐收之美:會寧中川穀子惹人醉

良穀米又稱粟米,屬禾本科作物,是甘肅省會寧縣長期以來自然選育的一個優良品種。它保存了許多維生素和礦物質,小米中的維生素B1可達大米的幾倍;小米中的礦物質含量也高於大米。良穀米品質優良,營養豐富,是會寧縣的名優土特產之一。

豐收之美:會寧中川穀子惹人醉

而會寧良谷又以中川最為聞名。8月25日,我們走進了中川鎮高陵村,在初秋時節,看看沉甸甸的穀穗,聞聞醉人心的谷香。

豐收之美:會寧中川穀子惹人醉

翹首望去,平展展的田地裡,一塊塊谷地最顯眼,格外引人注目。

豐收之美:會寧中川穀子惹人醉

雖然天陰,但漫步在谷地旁,一股股谷香沁入心扉,醉了一樣,一切的一切都向沉甸甸的穀穗傾倒。長得肥嘟嘟的穀子,一日比一日惹人喜愛,心中有說不出的喜悅。

豐收之美:會寧中川穀子惹人醉

這個時節,穀子開始成熟,穀穗低垂下她高貴的頭顱,鄉親們眼裡滿含著盈盈的笑意,他們對谷地充滿了無限的敬意。

豐收之美:會寧中川穀子惹人醉

這些人當中,有一位叫梁世明的人,他鐘愛穀子,種植經營穀子,受益於穀子。

豐收之美:會寧中川穀子惹人醉

梁世明是中川鎮高陵村王河社人,1966年10月出生,1989年至1992年他在供銷社工作,1992年下崗後外出打工。家鄉連年長勢喜人的穀子讓他蠢蠢欲動,想在穀子上作一番文章,可老父親膽小,害怕他賠本,堅決制止。直到2008年老父親去世,他借了幾萬元開始了穀子生意。

豐收之美:會寧中川穀子惹人醉

在爬摸滾打的探索中,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2013年3月他組建了會寧縣黍豐小雜糧專業合作社,精心做起了良穀米生意。

豐收之美:會寧中川穀子惹人醉

目前合作社在中川鎮高陵村種植良谷200畝、中川村100畝,老君坡鎮400畝。其中梁世明自己種植100畝,200戶社員種植600畝,戶均3畝。由黍豐小雜糧專業合作社提供良種、地膜、技術,並以保護價每斤2元左右收購,當然市場價高於2元時,按照市場價收購,給社員吃上了定心丸。

豐收之美:會寧中川穀子惹人醉

梁世明說:去年穀子畝產達到600斤,今年估計達到700斤,按照保護價計算,社員每畝收入1400元左右。

豐收之美:會寧中川穀子惹人醉

去年,除合作社的良谷外,梁世明還收購了會寧良谷70多噸,加工成良穀米銷往北京、廣東、四川、陝西等地。靜寧縣紅寺今年的萬畝穀子示範點就是他提供的種子。

豐收之美:會寧中川穀子惹人醉

良穀米,曾經是會寧人民賴以為生的口糧。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寧會師期間,會寧良穀米粥為紅軍將士補充了營養,離開會寧時,帶走了幾十萬斤良穀米,可以說會寧良谷美餵養了中國革命。

豐收之美:會寧中川穀子惹人醉

秋風起秋聲急,穀子又要黃了。而今,勤勞的會寧人民讓良穀米煥發了新活力,在脫貧致富路上增添了強勁的動力。

豐收之美:會寧中川穀子惹人醉

豐收之美:會寧中川穀子惹人醉

豐收之美:會寧中川穀子惹人醉

豐收之美:會寧中川穀子惹人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