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之美:会宁中川谷子惹人醉

丰收之美:会宁中川谷子惹人醉

常琦彪

会宁种植小杂粮历史悠久,已有2000多年历史,分布区域广泛,海拔适中、光照充足、环境无污染,土壤土层深厚,具有种植小杂粮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产小杂粮属于纯天然的绿色作物,是甘肃省小杂粮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2003年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委员会命名为“中国小杂粮之乡”。

丰收之美:会宁中川谷子惹人醉

谷子因其抗旱、耐瘠、适应性强、营养丰富等特点成为杂粮中的亮点,遍布全县28个乡镇。

丰收之美:会宁中川谷子惹人醉

会宁谷子已被国家商标局注册为中国地理证明商标,具有独特性。特别是会宁良谷,具有唯一性。

丰收之美:会宁中川谷子惹人醉

据史料记载,良谷米最早产于陕西扶风县,后被引种到会宁。现在扶风县的良谷米早已绝种,甘肃会宁成为世界上良谷米的唯一产地。良谷米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作用独特,加之它只生长在贫瘠的甘肃会宁,所以被中国农科院的专家一直跟踪研究。现在中国博物馆里陈列的会宁良谷谷穗,被作为稀有保护农业品种陈列展出。

丰收之美:会宁中川谷子惹人醉

良谷米又称粟米,属禾本科作物,是甘肃省会宁县长期以来自然选育的一个优良品种。它保存了许多维生素和矿物质,小米中的维生素B1可达大米的几倍;小米中的矿物质含量也高于大米。良谷米品质优良,营养丰富,是会宁县的名优土特产之一。

丰收之美:会宁中川谷子惹人醉

而会宁良谷又以中川最为闻名。8月25日,我们走进了中川镇高陵村,在初秋时节,看看沉甸甸的谷穗,闻闻醉人心的谷香。

丰收之美:会宁中川谷子惹人醉

翘首望去,平展展的田地里,一块块谷地最显眼,格外引人注目。

丰收之美:会宁中川谷子惹人醉

虽然天阴,但漫步在谷地旁,一股股谷香沁入心扉,醉了一样,一切的一切都向沉甸甸的谷穗倾倒。长得肥嘟嘟的谷子,一日比一日惹人喜爱,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

丰收之美:会宁中川谷子惹人醉

这个时节,谷子开始成熟,谷穗低垂下她高贵的头颅,乡亲们眼里满含着盈盈的笑意,他们对谷地充满了无限的敬意。

丰收之美:会宁中川谷子惹人醉

这些人当中,有一位叫梁世明的人,他钟爱谷子,种植经营谷子,受益于谷子。

丰收之美:会宁中川谷子惹人醉

梁世明是中川镇高陵村王河社人,1966年10月出生,1989年至1992年他在供销社工作,1992年下岗后外出打工。家乡连年长势喜人的谷子让他蠢蠢欲动,想在谷子上作一番文章,可老父亲胆小,害怕他赔本,坚决制止。直到2008年老父亲去世,他借了几万元开始了谷子生意。

丰收之美:会宁中川谷子惹人醉

在爬摸滚打的探索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3年3月他组建了会宁县黍丰小杂粮专业合作社,精心做起了良谷米生意。

丰收之美:会宁中川谷子惹人醉

目前合作社在中川镇高陵村种植良谷200亩、中川村100亩,老君坡镇400亩。其中梁世明自己种植100亩,200户社员种植600亩,户均3亩。由黍丰小杂粮专业合作社提供良种、地膜、技术,并以保护价每斤2元左右收购,当然市场价高于2元时,按照市场价收购,给社员吃上了定心丸。

丰收之美:会宁中川谷子惹人醉

梁世明说:去年谷子亩产达到600斤,今年估计达到700斤,按照保护价计算,社员每亩收入1400元左右。

丰收之美:会宁中川谷子惹人醉

去年,除合作社的良谷外,梁世明还收购了会宁良谷70多吨,加工成良谷米销往北京、广东、四川、陕西等地。静宁县红寺今年的万亩谷子示范点就是他提供的种子。

丰收之美:会宁中川谷子惹人醉

良谷米,曾经是会宁人民赖以为生的口粮。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期间,会宁良谷米粥为红军将士补充了营养,离开会宁时,带走了几十万斤良谷米,可以说会宁良谷美喂养了中国革命。

丰收之美:会宁中川谷子惹人醉

秋风起秋声急,谷子又要黄了。而今,勤劳的会宁人民让良谷米焕发了新活力,在脱贫致富路上增添了强劲的动力。

丰收之美:会宁中川谷子惹人醉

丰收之美:会宁中川谷子惹人醉

丰收之美:会宁中川谷子惹人醉

丰收之美:会宁中川谷子惹人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