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房子真的降到普通人可以接受的二三十万一套吗?

用户8084447381977


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想都不要想,十年后,房子能够保持不猛涨就很不错了,不要相信马云等人之关于“十年后房子是最不值钱的东西”,更不要想房子价格会猛降,中国最不缺的是什么?人,有人就要买房子,何况,现在中国还有多少人是租房子,多少人没有房子呢?任何一座城市,房子的购买人群还是很大,不要期待中国未来房子价格大力下降,成为白菜价,不要相信所谓的大佬一些人的言论。

我们自己需要有一个判断,我个人认为,未来十年,全国个城市的房价不会再大幅度涨价,但也不会大幅度降价,应该是在一个合理区间内,稳步上涨,涨中有停、停中有涨,甚至会出现部分城市降价,个别城市大幅度下降的可能,但即便这些城市大幅下降了,也是为迎下一波的涨价打前站,未来十年,中国的房价,既不飞跃上涨,也不猛然下降,房价的未来趋势,一定不会出现过山车式的涨降,而是稳步平稳前进,缓慢上涨。


个人觉得,之所以未来十年,房价是稳中上涨,具体原因为:

1、未来,城市里面的购买人群还是不断在增加,房价不会降低,略有提高。这里有:第一、放开二胎后的人群在增加,父母给孩子买房(不买房,孩子娶媳妇都是个问题);第二、城市化进程加速、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农村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尤其是涌入县城、市里面,必然会迎大量购买人群来买房子,房价也会有所提高;第三、大量单身狗存在、大量租房子的人存在、大量在城市打工的人存在,他们都还需要购房,且穷尽一生去买房。


有人的城市,一定有房子,有人,就有需求,所以,没有房子的人群太多,导致购买人群庞大,房子略有上涨也在所难免。

2、城市的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拉升的房子价格。每座城市,不仅在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如修路、建游园、修建BRT、地铁、高铁、飞机场等,还在出台各类优惠措施,吸引高端人才来城市工作就业,基础设施的提高、人才的进入,必然会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城市实力起来了,基础好了、配套设施完善了,必然会吸引人,加上高端人才进入,房价也会有群提高。


3、过去十年房价的一个涨幅曲线表,是一个参考。过去十年,房子价格是一个猛涨的十年,也是全国房价涨幅最快的十年,未来十年,不会像过去十年涨那么快、那么多,但整体小幅度上涨的趋势是不会变的,过去十年的房价,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未来十年,房价之所以不会再大福上涨,因素很多,根本原因在于,价格基本已经达到饱和,达到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达到了老百姓的购买能力。说白了,老百姓手中没有钱再去购买了,想想北上广深的放房价,一平方米10万元,真的是天价,有几个人萌买的起呢?房价已经严重超出了老百姓的预期。

按照老百姓的预期,每一平方米房价,应该是老百姓一个月工资,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国县城3000元房价,基本是与县城老百姓每个月收入相持平,属于合理区间,在一些地州市,房子价格在人4000元到5000元之间,还能够让生活在这些地级市城市的居民接受,但在一些省会(首府、直辖市)城市,一平方米的房价,是居民一个月收入的三五倍,甚至是8倍到10倍,尤其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房价动不动就是8万、10万/平方米,普通家庭、普通工薪阶层、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无力购买。



所以,这些城市,房子的价格,一定不会有大幅上涨的,甚至极有可能停滞不前,或者小幅度下降。而像全国省会(首府)城市之银川、西宁、乌鲁木齐,房价全国最低,还没有突破一万元,未来十年,会略有上涨,或者大福上涨,突破一万元,或者1.5万元,是极有可能的。


乌鲁木齐那些事儿


答案毫无疑问是,不会的。

现在的房价高是肯定的,我也相信,现在的房价是不可持续的,会下降的。

但是,要想下降到每套二三十万也是不可能的。就算按30万算,100平米算,每平3000块钱。现在发达点的县城都不止3000块钱。说实话,小编所在的农村里的集资楼,卖价也在2000块钱。

不说别的,就说人工费用,现在建筑工人的月工资已经逼近万元了,有的甚至已经过万。还有建筑材料的价格也是不断上涨。

最重要的是,土地出让价格不断拍出天价。以石家庄土地出让市场,近年来频出地王。荣盛集团以近三十亿元拿下了棉四地块。你让荣盛卖3000?痴人说梦吧。

再说,中国现在正是汹涌的城市化时期,刚需量非常巨大,还有很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还没有住房。这样巨大的刚需,房价不可能在十年后降到二三十万每套。


百味杂陈


纵观古今中外,房价要跌,要么是经济大衰退,要么是发生战争。所以,10年后,房价降到普通人买得起的二三十万,你可以自己考虑下有没有可能,或者可能性有多大。

有很多人拿商品房和手机,以及过去风靡的新事物,比如自行车,或者电视机等来比较,觉得这些东西最后都普及了,也平价了,也没有那么好的市场了。这个还真没有可比性。因为一个是资产,一个是消耗品。一个是保值品,一个是贬值品。

最多房子上涨慢一点,但是降很多,没有什么可能。而且,房地产市场是具备地域性的,每个城市都会有不一样,是区域性的市场,你拿18线小县城和一二线城市笼统而论,也没有说服力。

也许,炒房的红利期不如以前了,国家的限购限贷,房产税等,会制约炒房。但是,如果你是刚需,早晚都要住一套房,还是早买为好。很现实的讲,银行按揭贷最多贷30年,你过了一定年龄,都贷不到30年。而且,你能保证你年纪大了以后,挣的钱比年轻时候多?再说了,先想办法买了房,然后背着压力努力几年,不好么?越大年纪,越明白,早努力早背压力好!

还有,你说租房一辈子。中国的租房状况暂且不说,你年轻时随意租,老了呢?等你60多,70多,80多,人家还会租给你?人家生怕老人在房里过世了,他房子租不出去了,一般都要求不租给年纪太大的,你老了怎么租?

还是不要幻想了,努力奋斗,趁年轻,早买房吧!


南希shuo


刚好最近买完房,而且凑巧买的是保定双竞双限的房子,这种房子由政府规定了开发商拿地的成本,并限制建成后出售的价格——目前是1万元左右1平,而且规定10年内不让卖。

地点是在三线土锤小城保定。

开发商是隆基泰和,保定比较有实力的了,他们为了能够赚点儿钱,不仅强制绑定了精装修(里面油水肯定能捞一把了),还出了个根本不合法,但属于行业潜规则的2万元的电商费,又叫排卡费——他们的意思应该是他们的房子卖的特别火,只有交了这2万元钱的人,才有资格买。

因为被媒体曝光过不合法不合规,他们又改成了车位券,说是在买车位的时候能抵2万元,其实他们的车位普遍比市面上高出了3-5万元。

所以,开发商明里暗里又赚一笔。

现在回答题主的这个问题,我觉得基本上10年后,不会出现二三十万一套的房子,毕竟现在是城镇化进程中,毕竟是地少人多,虽然不像香港那样紧凑,但目前棚改、城镇化进程过程中,房子的需求量是刚需。10年后,也不会是非刚需。而且买房的成本在这里,100万买的房子,怎么可能住10年就30万卖出去?

所以10年后,咱们看看我买的房子,究竟能涨,还是降吧?!

保定万和春天住区,1万1平左右,房价115万左右。

10年后见!


CEO来信


十年后,我觉得房子价格不会跌。

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目前物价飞涨,特别政府批盖的土地,那是涨了又涨,手续是一批又一批,开发商既然开发房地产的,当然是要赚钱了,那花出去的钱怎么拿回来,那肯定在房子价格上炒作了,目测房价不会跌。


第二,就当前的材料来说,那都是一直小幅度上涨,特别是钢材,石材,零星材料都在涨,运输费用也在涨,装修价格也在涨,开发商能贴着钱的把房子低价卖给老百姓吗?

第三,当从人口开讲,老年化是有点严重,大多家庭也就生个两胎,但是并不代表人少那么一点房子就一点要降,何况一个十年后,人口能有多少变化呢?这个是我们谁都无法估测的,专家说的也不一定准。

第四,就当前的工价来说,一个大工工价三四百,随便一个打杂的小工工价都一两百了,和三四年简直翻了一个倍,目测可能只会涨不会跌。

第五,从目前的经济水平来说,物价也是涨了又涨,老百姓要生活,必须要出去打工,工价高了,物价也会跟着上涨,当前的经济状况一直都处于上涨状态,也许十年后的5万元只能抵现在的1万元使用,所以房价可能会跌吗?

所以,从经济的发展角度,土地、物价的提高,工价的上涨等综合分析,我觉得十年后房子是不会跌的。


我本有梦怎言笑


不邀自来。对于题主的这个问题,不会有百分之百的答案,只是从概率讲,我认为可能性不大。我谈谈我的看法。

一,刚需

房子是刚需,几乎每个人都需要买一套。以前,我听别人说过,房子最终会不值钱,就和原来的大哥大、电脑、自行车一样,风靡一时,最终会没落。我对这种看法,不敢苟同,他们之间也没有可比性。大哥大和电脑的没落是因为被现在的只能手机代替,自行车的没落是被轿车电车代替。我们对获取信息和代步的要求没有变,这是刚需,变的只是满足我们需求的产品。同样,我们对住的需求没变,这也是刚需,但是,却没有什么能代替房子满足我们住的需求。我们国家,人口基数大是国情,人多就需要大量的房子,现在农村不让盖房,逼很多农村人都去城市买房。现在国家又放开了二胎,对房产的需求还会增加,因此,放假降的可能性不太大。



二,经济

目前看,房价高,很多人买不起房,而对于房子是刚需,因此,绝大部分人是贷款买房,只要付了首付就可以。如果房子降价,就会影响买房人的还款态度。如果房价下降的厉害,房子的总价值还不到还款数额,很多人就会拒绝还款,宁愿让银行没收房子。如果全国都发生了这样的事,银行收不到钱,只有房子,而房子又卖不出去。这就有可能发生经济危机。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这样引起的,为了中国经济平稳发展,国家也不会允许房子价格降太多。



三,成本

现在不仅买房贵,开发商盖房成本也高,尤其是近几年来,地气、原料、工钱等价格上涨,导致房子成本上涨,开发商作为商人,不可能赔本赚吆喝。因此,他们不会降价。就算不降价,房子也能卖,为啥要降价呢?除非全国买房人一条心,同时抵制。


四,炒房人

只要有这批人的存在,房价不会降太多。因为中国人都有从众心理,当看到房产火爆市场,就会跟风,就会制造一种房产市场火爆的假象。同时,他们只放出少量房源,而买房者颇多,供不应求,只会涨价。

综上所述,房子下降的可能性不大,由于国家一些政策的实施,房价或许会稳定一段时间,不会暴涨暴跌。要想房子降价,就需要增收房产税和遗产税,让房子活起来,而不是囤起来。


香香说事


十年后的房子究竟是什么价格,能否降到二三十万一套,谁都无法准确预测!因为,现在的市场形势瞬息万变,连算卦先生都算不出来。

在房地产市场,有三种声音:涨、持平、降!发出这三种声音者是各有各的理论根据,各说各的理。

依我看,供需关系才能决定房子价格的最终走势!如果房屋存量有限,购房者数量增多,房价肯定要涨!但如果房屋存量过高,但购房者寥寥无几,房价肯定要跌,不但会跌倒二三十万一套,而且有可能跌到十万元一套!说到这,有人会认为我弱智,会拿房屋的建造成本说事!其实,我认为老是拿“成本”说事的人才是弱智!为什么呢?先说说煤炭市场的事情。前几年,煤炭行业经历了一个10年的辉煌期,凡是经营煤矿的无论大小业主,都发了财。但近几年,煤炭市场陷入了低谷,迫于生存的压力,有相当一部分煤炭企业丝毫不计成本,都在赔钱卖煤!对此,有人会不理解:煤矿停产不就行了?干嘛要赔钱生产呢?其实,没有经营过实体经济的人不了解情况。许多实体企业一旦停产以后,再想开工,会非常困难!所以,只有赔钱维持。房地产也是企业,它没有任何理由逃脱企业生产、生存与发展的规律!如果大家都不买房子,没有人会相信它不降房价!因为,房子除了居住的功能之外,既不能吃,也不能喝!它不赔本销售还能怎样?只不过是这种结果很难出现,原因就在于:购房者还在“前仆后继”!

所以,现在还无法预测十年之后的事情!如果大家想让房屋涨价,你就“买、买、买”!如果大家想让房屋降价、并且降到二三十万一套,你就“等、等、等”!只要所有人从今天开始十年内不买房子,嘿嘿,你就可以达到心理预期了!


乡乡乡乡下人


你好,嗨住租房来回答这个问题。

整体房价平稳运行,热点城市继续降温

2017年可谓是楼市调控大年,在密集出台的限购限贷、限价限售调控政策后,一线城市及部分热点二线城市房价终于开始慢慢降温,过快上涨势头得到抑制。

根据国家统计局24日发布的2018年1月份全国房价数据可以看出,15个热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继续保持稳定,北上深同比下跌,仅厦门、济南、武汉、广州四城同比上涨。

15个热点城市无论从环比数据还是同比数据来看,涨跌幅都不是很大,整体房价趋于平稳;部分热点城市前期调控效果仍在发酵,继续降温成为主基调。

调控不会松,2018年将是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的一年

2月16日新华社发表了题为《“房住不炒”让房价渐回理性》的文章,就2018年楼市调控发文,文中表示房价控制并非这轮调控的终极目标,2018楼市将继续从紧调控!

新华社开年发文,日光盘、地王热等楼市高烧现象逐渐退幕,在“房住不炒”指挥棒下,房价逐渐回归理性。

历时一年半的调控最直观的效果就是我们看到的一二线房价降温,与此同时,伴随热点城市的降温,三四线楼市开始崛起。

从目前看,调控仍然没有松动的迹象,房价控制并不是此轮调控的终极目标。住建部部长王蒙徽明确,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要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可见2018年楼市调控还将继续,在多种精细化调控手段下,房价稳定波动将成为常态,大起大落是小概率事件。

买房并不是解决住房问题的唯一途径,房价也不会降到人人都买得起的地步

房价上涨有其自身逻辑性,一线城市四五万一平的均价不是凭空冒出来的,房价是一个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人均收入、物价水平等的综合反映,也许许多人的工资都跑不赢房价上涨的速度,但如果一旦房价暴跌,人人均可买房,将会引发一系列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无论是市场自我修正还是宏观调控的大手,都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

正如住建部所言,房价控制并非此轮调控的终极目标,调控不是为了让房价回到二三十万一套,让人人皆可买房。解决住房问题的手段,除了增加商品房供应,完善租赁住房也是重要手段。

事实上广州、南京、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开始租房租赁试点工作,2018年住建部将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两到三年租赁住房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

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买不起房同样也能拥有高品质的生活。租好房,就上嗨住APP,海量真房源,助力城市安居梦。


嗨住租房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和我一样,一面狠狠痛骂房价涨得让老百姓承受不起,一方面又特别害怕房价真的下跌。当自己有刚性需求买房的时候,如今的高房价让人望而却步,或者要搭上两代人的所有积蓄,或者要背负长达二三十年的还款压力。但如果说房价真的要降了,因为中国的绝大多数人都有房,或者年轻人的父母也有房,又非常害怕房价下跌造成自家的房子不值钱,这样的话就相当于普通家庭最大的财产消失。

老百姓必须理性对待房价,客观分析房价。首先要说当前的房价确实高于普通老百姓的负担能力,对比国际发达国家收入、房价比,我们国家的负担率是最高的,所以说中国当前的房价肯定是过高的。


当前国家出台了非常多的房价调控政策,但要说房价会大幅降低我却是万万不能苟同的。特别是说未来十年房价降到二三十万,我觉得是万万不可能的。

一方面国家调控房价(包括限购、廉租房、公租房、保障房)只是为了让房价处在合理区间,并不想让房价大幅下跌。如果放假真的大跌会导致地方政府财政出现巨大问题,国家肯定不愿意看到。再者如果房价大幅下跌会导致贷款买房者出现大量的弃房而不还款,给银行造成贷款回收问题,甚至直接会造成整个国家的经济崩溃。

另一方面虽然当前生育率持续下降,而且今后出生的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有房子,从主观上分析房子会出现过剩。但中国人一方面有买房保障的习惯,新婚时还有住新房的习俗,就算是老人的房子留给了孩子,孩子也不会居住,还会再购买一套房子。加之中国的房子老旧比例较高,年轻人也不愿意在老旧房屋中居住,老房子空置率或者拆除率就会提升,年轻人得到了补偿款,为了更好的生活环境必定再去购买新房。

再一方面随着国家的持续强盛,人民的生活必定越来越好,购买力还会持续提升,这时候国人考虑的更多的就是居住环境。同时,城市规模又不能无限制扩张,今后必定出现的景象就是高层小户型逐渐减少,而别墅、独门独院等户型受到追捧,那么一些拥挤小区必定会拆除,宽松居住条件小区将拔地而起,产生同等面积地面居住人数大幅下降的事实。那就是说人少了,房子也会减少,人有钱了,房价也自然不能降低。

最后我要说国家正在富强,人民生活必定越来越好,房价在国家的调控下,在人民的意愿下必定会处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我们既不要担心房价的持续上涨影响生活质量,也不要夸张的分析房价会大幅下跌变成便宜的面包价。让我们怀着平常心,享受美好生活。


抑郁症患者每日日记


小马说券回答您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就算降到这个水平,买不起房的人还是买不起,下面听我慢慢道来。

21世纪,我国进入市场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房地产异军突起,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支柱,由房地产衍生,带动数百种产业的发展,现在我国没有任何一种产业,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和带动效力。国家出台的抑制政策,反而成为房价上涨的理由,是不是觉得有点像牛市的股票。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碎,对我国经济及所有公民的影响都是灾难性的。回到题主的问题,一旦泡沫破灭,连生计都是问题,房价确实是便宜了,但是你的钱也会不值钱,到那个时候还是一样买不起房。如果大家不信,我们来看看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碎,对国家经济带来了多大的影响。

1991年,日本楼市决堤,房价一泻千里,造成历史上最大的房地产泡沫之一。  

  

1990年,股票市场率先崩盘。短短一两年间,日经指数从最高的38915点跌到14309点,跌幅高达50%以上。  

接着,楼市崩盘。由于土地市场与资本市场关系密切,资本市场崩盘随即传导到楼市。金融机构为避免损失,要求企业偿还贷款,企业不得不变卖股票和不动产,大量地产抛到楼市,地价应声而跌。房地产企业倒闭,银行因为不良贷款率暴增而倒闭,普通国民住房转眼之间成了负资产。  

崩盘之前,难道日本政府没有做出任何努力吗?  

其实,早在崩盘之前几年,政府就已看到楼市和股市的狂热,频频出手,可惜无济于事。  

当时日本的楼市调控措施与现在并没有什么两样。1987年,日本政府要求金融机构严控房地产贷款量,“房地产贷款增长速度不能超过总体贷款增长速度”;同时提高房地产税收,持有不到两年的土地交易被课以重税。  

然而,这些举措对房市并没有产生任何正面影响。土地管控措施,非但没能遏制地价飞涨,反而因为对土地限制过多,从而导致供给不足,地价不降反升。  

在货币市场上,日本开始大幅度收缩。在短短1年内,日本央行连续3次提高贴现利率,连续5次加息。然而,过于着急的货币政策,反而成为股市崩盘的导火索。  

崩盘都是在最不经意的时候来临。城市化红利消失、人口红利衰退、资本过度炒作、对楼市股市过度依赖、调控政策过于刚猛……所有或隐或显的负面能量,在这一刻全面爆发。  

崩盘的代价有多大?  

20年来,日本六大主要城市住宅用地价格跌幅达到65%。随着房价暴跌,国民财富持续缩水,损失高达1500万亿日元,相当于日本3年的GDP总和。日本经济更是萎靡不振,二十年间,日本年均GDP增速只有0.75%。  

这是所有日本人都难以磨灭的记忆。在日本有一个名词“泡沫经济”,特指八十年代那段疯狂的时光;从1990年至今的二十多年,日本人又发明了一个名词“失去的二十年”,失落情绪遍及整个日本。  

时隔20年之后,日本经济开始温和复苏,但日本地价和房价远远未回到当初的水平。  

以东京都市圈为例,2014年东京及周边地区一套公寓均价241万人民币(63.16方),均价不到4万元,还没回到历史最高水平。  

我建议如果是刚性需求,现在能贷款买就买了吧,钱留着只会贬值,说不定你的全部身家到时候连一个月房贷都还不起。但是如果是投资买房一定要谨慎了,随时让你变负资产。

就算到时候房价降到现在普通人能买的起的水平,买不起的一样还是买不起,因为经济整体下滑,钱会越来越不值钱。你想等房价下降,结果等来一堆废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