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洋经济发展代表——南通

江苏海洋经济发展代表——南通


南通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海岸线长284.6公里,海域面积8701平方公里,处于“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是江苏“1+3”功能区战略中扬子江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重要增长极。

江苏海洋经济发展代表——南通


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俯瞰图

“十二五”以来,南通市海洋经济持续保持着稳定和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在全市GDP中所占比重持续增加,在全省乃至全国海洋经济中所占份额也稳步提升。2017年,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约2000亿元,占全市GDP总量的26.9%,占江苏沿海三市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厘清思路占先机

南通市高度重视沿海经济带建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发展思路和目标举措。近期,南通明确发展现代海洋经济的新思路,提出3个方面的指导意见。

江苏海洋经济发展代表——南通


江苏海门蛎蚜山国家级海洋公园

1

充分认识南通市在江苏全省现代海洋经济发展中的重大责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将基础优势转化为现代海洋经济发展的特色优势、领先优势。

2

准确把握南通市发展现代海洋经济的主攻方向。拓展空间,在远洋资源开发、深海资源利用等深远海经济发展上抢占先机、率先突破;延伸产业,努力形成具有南通特色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提升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特色鲜明,努力打造南通海洋经济品牌。

3

统筹推进当前现代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强化现代海洋经济研究,深化对这一产业形态的认识,厘清工作思路和发展方向、重点、内涵;积极做好向上的对接,努力将南通发展构想、政策需求、关注重点纳入全省正在谋划的规划、政策文件中;注重与上海对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大企业大集团合作,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抓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提升科学管海、依法用海、绿色发展水平,加快建设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整合资源扬优势

南通市沿海交通发达,拥有5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崇启过江通道、沿海高速、沿海高等级公路、通洋高速一期、海洋铁路等相继建成通车,连申线三级航道通航,沪通铁路、海启高速加快建设,北沿江高铁勘察设计正式启动。

在功能提升上,南通市围绕增强港口集疏运功能,重点推进沿海洋口港区、吕四港区、通州湾港区深水航道建设,增强沿江港区20万吨级泊位接卸能力,推进江苏省干线航道建设,加快疏港高速公路、疏港铁路、兴东机场建设,优化内河航道网,加快推进江海河联运,推动“公铁水空”并进。

在功能发挥上,南通市全力推进港口一体化改革,整合海港江港资源,大力发展现代港航物流产业,努力将港口优势转化为物流优势、海洋产业优势和海洋经济优势。计划到2020年,全港码头泊位总数达到340个,综合通过能力达到2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130万标箱。

临港产业创特色

经过多年努力,南通市依托沿海8个重点区镇,打造了一批临港产业园区,初步形成了一个重要特色产业集聚带。目前,南通正针对临港产业层次不高、产业结构趋同、布局小而散等问题,高度聚焦“3+3+N”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培育壮大一批重点产业板块,打造重点特色园区。

江苏海洋经济发展代表——南通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 “N SEVAN 650” ” 系列半潜式圆筒型深海钻井平台

以通州湾示范区为依托,建设船舶海工产业基地。通过高起点的城市组团功能规划建设,为将来发展高端、规模化的临港制造业预留充足空间。

以洋口港开发区为依托,建设海洋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重点在风电制造、燃气发电机组等领域寻求更大突破,目前总投资450亿元的“一带一路”金光如东科技产业基地暨高档生活用纸项目已顺利签约。

以沿江沿海重点产业园区为依托,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豪华邮轮、特种船舶、高附加值船型、海工船舶关键设备,打造世界一流海工船舶产业基地。目前,南通船舶海工产业市场份额分别占全国的10%和25%左右,正加快推动武船重工南通基地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支持招商局重工发展豪华邮轮产业。

今年3月,我国首艘极地探险邮轮的建造在招商局重工正式开工,这是南通市乃至全省船舶产业转型升级、进军豪华邮轮市场的重要里程碑。此次豪华邮轮的开建,标志着南通船舶海工产业从为工业生产服务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转型。百亿级的豪华邮轮产业将带动产生千亿级的配套产业链,对全市船舶海工产业带来积极影响。

江苏海洋经济发展代表——南通


▲邮轮外观模型


江苏海洋经济发展代表——南通


▲邮轮内部样板间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李炜表示,

船舶海工产业是南通市“3+3”重点产业之一,根据国家工信部对船舶工业发展提出的要求,壮大邮轮经济是南通市船舶海工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一大突破口。

同时,南通市全力推进国内新兴智能装备产业基地、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及华东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海底通信等海洋新兴制造业,推动中天海缆继续保持国内领军地位,到2020年打造成为亚洲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海缆研发制造基地,跻身世界海缆第一梯队。

着力创新促发展

创新载体建设加快。中央创新区建设稳步推进,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启东光电遥感中心、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华东产业研究院两个新型研发机构获省资金支持,天津大学—密西根大学联合研究院落户南通高新区,通州湾科创城、中国科学院南通海洋研究所、通州湾物模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基本建成。

创新项目加快实施。自2016年以来,南通市共启动深水半潜式起重平台研发及配套产业链项目、深远海立体观测/监测/探测系统关键装备产业链项目、海洋工程高端装备核心配套件产业链项目、海洋天然气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海底网络平台产业链项目、深蓝渔业南极磷虾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链项目、江苏海洋高端装备检测与应用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等7个示范城市创新项目,涉及子项目45个;各产业链项目牵头单位投入自筹资金达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9亿元,利润1.27亿元;申请专利82件,发表论文11篇,制定相关标准3项,引进和培养创新人才74名。

共建园区强开放

近年来,南通市全力放大江海资源优势,着力做好沿海开发、跨江融合、接轨上海大文章,发展的协调性和协同性不断增强。全市建成苏通科技产业园、锡通科技产业园等合作共建园区12个,其中上海市北高新科技城、启东江海产业园区、上海外高桥集团产业园等7家沪通共建园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投资、产业配套、人才使用等方面的合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集聚上海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的重要平台。目前,南通正在积极落实国家和江苏省关于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全力把沿海经济带、对接服务上海工作作为发展飞地经济的重要抓手,研究专题方案,助推合作共建园区再上新台阶。

结语

早在2016年10月,国家海洋局和财政部共同批复“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工作方案,确定南通为首批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南通在引领和带动海洋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海洋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上,以及推动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机遇与挑战并存。实现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由大到强,仍然任重道远。经略海洋,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大气魄、大格局、大谋略。5月3日至4日,省委书记娄勤俭首次公开来通考察,在考察了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圆陀角旅游度假区和吕四渔港经济区后,娄勤俭勉励南通努力成为全省沿海崛起的龙头!在认真贯彻落实娄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的进程中,海洋定将成为南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