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清华,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是什么意思?

pjj11


第一次看到这个说法觉得很有意思,再琢磨了一下觉得自己真是孤陋寡闻。


清华北大是中国的顶尖学府,是学子们都渴望而又望尘莫及的地方。

2008年元旦,第一次进入清华北大的校园,只为北漂返乡前沾沾清华北大的书香才气。
2016年暑期,送侄子到北大报道学习,第二次进入顶尖学府却以这样貌似熟悉却又陌生的宝地。

2018年7月,室友的侄子高考成绩优秀,学校有三个名额来清华见习。让人无比羡慕又佩服。

而对中科大的了解仅限于仰望而止于名字的地方。

最初的流传印象:
流传的“穷清华,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最早这句话的出自是中科大党委书记刘达传。意思是说清华校园很大,特别空旷,像农村一样,并且学生多来自寒门,希望在清华这样顶尖的理工科学校学习一技之长,将来可以找一份不错的工作;

而当年北大的学生基本是干部子弟或者家境较好的孩子,校门是宫殿式的,校内建筑相对豪华,学生家境相对富裕;

而中科大是因为建校地址离八宝山比较近而流传,不要命的就上中科大。

根据文理科的理解:
清华大学为理科拔尖人才;
北京大学数文科顶尖突出;
中科大虽偏理科生多,但以培养科学技术类人才为重。
都是中国顶尖学府,为国家培养高端技术人才,文理分工明细,不必在乎和讲究贫富差距,在这里都是可以发光发热的地方。

在课业设计的理解:
当今,清华北大和中科大的实力可以说不相上下,不分伯仲了!

中科大建校的目标就是为了保证中国的科学前沿人才的培养,是老一辈科学家和老一辈革命家共同创办的大学,创建于1958年。

自第一届毕业生1963年毕业以来,共培养31名科学院院士和15名工程院院士(不含游学海外的科大学子),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国家实验室,拥有我国2.5个国家实验室。

科大被称为“中国的麻省理工”在教学方针上采取了重、紧、深。
重:科大的学生五年要学的课程比清华、北大六年的课程还多;
紧:时间紧;
深:学生们五年级就学到学科前沿,像两弹功勋钱学森、郭永怀亲自给学生上的课,在全国是独此一校,相当于现在的硕士、博士生层次的课。

所以科大的师生把“星期天”叫做“星期七”,而且科大学生在高中时绝对是高才生,但到强手如林的科大,拼命尚能勉强应付,稍不努力就跟不上了,只有拼命了。所以在科大出现了“三多”,即开夜车的多、拿药罐子的多、戴眼镜的多。

现在,清华再也不穷了而且高贵,北大仍然富;科大的课程仍然是亚洲大学中最难的,但教学水平绝对一流,出国率最高。

如今已经改为“贵清华,富北大,走遍天下数科大”。


有书博物馆


首先,90年代的说法是:苦清华,闹北大,不要命的去科大,一定程度反映三个牛校在课程设置、学风、校园风气上的差异;

其次,现在的穷清华,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是指清华工科出来能快速就业挣钱,北大文理,出来就业挣钱少,所以家里富有的去北大,不急于挣钱。然后中科大校风严格,一年三学期,学生学习非常辛苦,甚至超过高中阶段!


最后,看看大家对此事的看法:

1 儿子在中科大读了一年了,说比读高中还苦。

2 佩服中科大的学风,大学是求学的最好时机,应该多学一点。

3 严进严出,中科大是当下最好的大学。

4 还原历史真面目:没有当年清华顶尖的文理哪来今日北大文理的辉煌?52年院系调整时清华把整个文理都给了北大!当今年青人恐怕都不知道吧!就象当年浙大和交大把整个理学院都给了复旦一样!

5 科大学习学的太苦了,儿子在那里,说比高三还苦。

6 中科大是唯一可以放下一张书桌的大学,学风淳朴,老师平易近人。中科大给我太多太多的感动,因为我儿子现在中科大读本科。

7 我家大宝也在中科大,今年该上大三了,六月底回来一个星期就回校了,他们一年三个学期,真的比高中辛苦,中科大真的是学风严谨,挂科率全国第一!

最后,时代在发展,观念要更新!北大清华中科大,顶尖人才聚府下, 遨游宇宙书沧海,擎天一柱铸华夏。


游戏大咖王


这话最初流行于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也就是中科大刚建立不久的时候。



当时的清华大学,是以工科为主的顶尖高校,慕名求学的主要是平民子弟。而北京大学的话,侧重文理方面的学科,不少高干子弟都在北大上学,所以有穷清华富北大的说法。

为什么叫不要命的上科大呢?



这话有两层含义,当时中科大还没南迁合肥,校园是在北京玉泉路上。而玉泉路校区呢,离八宝山革命公墓很近,所以就有不要命的上科大的说法。

当然,出于对科大学风的认可,这话也用来形容科大学生学习的刻苦,有拼命三郎的作风。中科大旨在培养尖端科技人才,专业难度大,学习压力重,所以这在里念书的学生,需要拿出不要命的劲头儿来搞学习。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清华早已不穷,北大也不仅仅是富,原本在北京的中国科大也南迁到了合肥。但人们还是会经常提到“穷清华,富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的口头禅,其实何尝不是对科大的赞赏与认可,在不少公众心中,中国科大与清华、北大是同层次,并驾齐驱的高校。

国之重器,大国上庠。感受大学文化,瞭望科技前沿,亲历一流征程,敬请关注头条号“上庠”。

上庠


穷清华,富北大,中科大是什么乙思?我认为清华大学出来的人才。一般都是当领导的。出来人都是有职务,和坐办公室的人才。富北大出来的人,都是研究科学发展人。有枝术创业新人才。特别是:研究航天航空。国集都需要有枝术。这样北大出来的人现实。创造出来(各种各样高科枝。是有钱的。所以形成两方面因数。叫做穷清华。富北大。这是我不正确理解。


太1314


这个说法现在不是很流行了,主要流传在上世纪90年代,那个时候,教育的资源比较匮乏,清华、北大和中科大都是当时仅有的一些优质教育院校,这里“穷”、“富”和“不要命”说法,主要是从入学就读的学子家庭情况和学校的基础设施出发的,还有就是学生的努力学习程度,下面我们分别具体说一说。


关于清华大学的介绍,大家应该都是比较熟悉的,清华大学以理工类学科为主流,过去很多穷人家的孩子,希望通过读书摆脱自己的命运,都会选择报考清华大学,寄希望于掌握一门科学技术,可以立足于社会之中,所以相对其他两所学校来说,清华的学生家庭条件相对贫寒,而且那时候,清华大学虽然地理位置不差,但是校园的设施比较单一、简单,就像是农村的学校一般,给人“清贫” 的印象,当然这只是针对以前,现在已不是这样了。


“北大”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院校,从基础的设施来看,北大宏伟的校园大门建筑,就给人一种震慑,不自觉的肃然起敬,而且纵观校园,宫殿式的装修设计,就给人“富足”印象,而且那个时代,能在北京大学就读的学子多是高干子弟,家庭的环境较为丰沃,读书只是他们提升自己的一个渠道,所以这是“富”的含义。


最后看看“不要命的科大”,关于科大的传说大家或多或少有耳闻,科大中很多的教师也都是咱们科学界数一数二的泰斗人物,例如“两单一星”的钱老,也曾就职于中国科技大学,有这么多敬业钻研的教师,就有更多努力学习的学子,因此“不要命”就是形容科大学子钻研学术的精神,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尤其是科大的院士评选,更是“千人选一”,这独一个院士,必然是顶级优秀的人才,可想我们科大学子对自己的要求是多么严苛。


高校的发展,需要自己的特色,这三所院校近年来的发展,也在不断创新,相信到那时候,将会有更适合他们的时代标签。


决胜网


北大的学生对人文,政治,经济更加敏感,在学校的基因中呈现,清华的工科独领风骚,虽然学风也足够厚重,但历史赋予学子的基因呈现独特的专注于专业能力,从中科大的学风看,对科学态度的痴狂基于因赋予莘莘学子献身科学使命的坚定。

在学习状态上,北大的学生对政治经济充满激情与热情,学校也推崇多学科学习,似乎对于思想机构的宽度是北大学生的追求,在生活方式和未来事业中推崇宏大,广博。清华的学生在自己的专业方向上执着深度的精准发力,对事业的垂直发展厚积薄发。中国科技大学定位与于培养真正的科学领军和真正沉浸科研的学者,特别是课程学习的具体过程中强调:

重:课业繁重,前所未有

紧:时间安排,紧锣密鼓

深:学术高度,深不可测

拼:理科学霸,残酷比拼

有人说北大,清华国之重器,中国科大创立之初就肩负国家的科学重担,三所学校都是学习竞争激烈,但北大学生学的飘逸,清华学生学的专注,科大学生学的痴狂。

些许戏言,让名校风骨昭然若揭,在选择时也有更多超越数据的判定元素。


王为愿



null108161361


“穷清华,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顺口溜。清华是以理工科著名的学府,五六十年代多是寒门学子报考的比较多,就有了穷清华的调侃。北京大学是文科著名,大家知道学文科的人要在社会中发展,人脉基础很重要,所以北大的学生家境一般都比较好,干部子女较多,相对于清华也就有了富北大的说法。中科大则是因为靠近八宝山,就顺口出了个不要命。虽然说是顺口溜,但也反映出社会阶层是时时刻刻都存在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也就有了现在“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说法。


小草lch


恰恰相反,当年因为庚子赔款,清华的薪资待遇是最好的,到处挖人。而中国人自己的大学却因为经费不保不同程度的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私立大学尤甚,如南开大学。今日清华很好的延续了传统,年办学经费达到了269亿元人民币,但不知是否做出了与269亿人民币相配的贡献!在此,向那些低投入高产出的大学,如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致敬!是他们挺起了共和国教育的脊梁!包括工信部的七所国防院校。他们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可有的学校,厚颜无耻,成天不是抢人就是比经费,他们吃的是奶,可挤出的连草都不是,真的是无耻之极,无耻之极啊!


笑傲江湖147532469


简单答一下

长期以来一直有一种说法,穷清华富北大,不要命去中科大。其实是这样的,清华以工科为主,工科全国第一,学生毕业后马上可以参加工作(甚至不读研也可以在国内找到薪水不错的职位)。这对于学业优异而且急于改变家庭贫困境况的学生而言确实是不错选择。而北大的优势是基础学科,文理全国顶尖。从传统意义来说,基础学科本科毕业马上就业优势不大,要经过更进一步深造。适合家境好,爱学术的孩子。所谓清华出大师,北大出大家,大概进一步说明了这个意思吧。

至于不要命去中科大,不太好理解。论学科,中科大优势在理学,但肯定比不过北大清华(至少本科教育是这样的)。论学业难度,中国高校四大疯人院(数院物院化院生科院)都出自北大,也许是中科大处地处安徽省会合肥,艰苦偏僻,特别近年来在科技方面做了不少事,比较励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