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老福州都不了解的“重量级文物”,就藏在条条坊巷里

连老福州都不了解的“重量级文物”,就藏在条条坊巷里

“三坊七巷”四个字好像在福州人的嘴里已经磨出了茧

在南后街走走停停的我们

却不知道条条坊巷中就有很多连老福州都不曾了解的

“重量级文物”

01 福州仅存的古坊巷乡约碑——文儒坊乡约碑

文儒坊,是三坊七巷中官绅文士住居尤多的坊巷,因历代文儒辈出而得名。宋祭酒郑穆、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台湾总兵甘国宝、清代“世进士”之家陈承裘,其子陈宝琛,近代诗人陈衍,均曾居于文儒坊。

连老福州都不了解的“重量级文物”,就藏在条条坊巷里

在文儒坊口的墙上,镶嵌有一方清光绪七年(1881年)的文儒坊乡约碑,这也是福州古坊巷现在仅存的乡约碑。乡约碑嵌于墙中,碑文用苍劲的颜体写曰:“坊墙之内,不得私行开门,并奉祀神佛、搭盖遮蔽、寄顿物件,以防疏虞;三社官街,禁排列木料等物。光绪辛巳年文儒坊公约。”

连老福州都不了解的“重量级文物”,就藏在条条坊巷里

从这块乡约碑的碑文中,我们仿佛能嗅到一丝三坊七巷百年前的生活气息。 原来在古代,“坊”有围墙保护并设有坊门。清代实行“宵禁”制度,夜间坊门关闭,居民便不能随意进出,也就不能到作为“市”的南后街上。但是三坊间道路互通,居民仍能自由走动。

02 福州城现存年代最早的石牌坊——泔液境

在宫巷对面,立着一块夯土结构的石门,距今至少有八九百年历史,或许是福州现存年代最早的石牌坊。门楼上方有一块石匾,上镌阴刻鎏金的“泔液境”三字。

连老福州都不了解的“重量级文物”,就藏在条条坊巷里

在“泔液境”内有一口“甘液井”,井水源自鸟山之泉,水质清纯甘冽,这口井即为宋代福州城内赫赫有名的“苏公十二井”

之一。

连老福州都不了解的“重量级文物”,就藏在条条坊巷里

宋提刑苏舜元在福州任职时,为解决城内居民生活用水,在城内共凿十二口水井。著名的开元寺灵源阁苏公井鼓楼前的七星井等皆为十二口井之一。

03 福州老城水乡记忆——天后宫

福州三坊七巷的郎官巷内,有一座天后宫,始建于元代,重修于清道光年间,天后宫内供奉着海上保护神——妈祖。为什么处在福州城中的三坊七巷内会有一座天后宫呢?

连老福州都不了解的“重量级文物”,就藏在条条坊巷里

其实古时的三坊七巷内河水路四通八达,据记载,古时郎官巷前就是河道,西接大小水流湾,内河与闽江相通,是福州市民和官绅西出福州城的重要港口。

连老福州都不了解的“重量级文物”,就藏在条条坊巷里

那时候,南来北往入城的商船,都会在天后宫门前集散,这里就是是商贾沿江北上南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贸易集散口岸。

连老福州都不了解的“重量级文物”,就藏在条条坊巷里连老福州都不了解的“重量级文物”,就藏在条条坊巷里

据说只要在此许过愿的渔民、商人,为了答谢妈祖,都会请上一班戏敬献给妈祖。大年初五,三坊七巷天后宫举办的迎财神活动,也逐步成为三坊七巷乃至福州、福建两岸妈祖信俗文化交流中的新亮点。

连老福州都不了解的“重量级文物”,就藏在条条坊巷里

03 福州的“有求必应”神龛——文儒坊树神庙

在三坊七巷的文儒坊东林里,有一个“有求必应”神龛,据说是“树神爷”的神位。虽然如今树神庙附近已经是一片废墟,但是百年前,这里其实是文人祈求科举高中、家族兴盛之处。

连老福州都不了解的“重量级文物”,就藏在条条坊巷里

传说明代弘治元年(1488年)农历七月十三,家住文儒坊的林瀚正在书房作文,天井前的桑树上突现白光。他到桑树前望去,一位白须长发的老翁显现在面前,林瀚立刻跪拜。

次日林翰将此事请教高僧,经解读为树神显灵,当即安坐供奉,请戏班为神灵唱戏持续十来天,东林里的树神诞由此形成。林翰一族从此官运亨通,其家族“七科八进士、三代五尚书”

连老福州都不了解的“重量级文物”,就藏在条条坊巷里
连老福州都不了解的“重量级文物”,就藏在条条坊巷里

林瀚祖籍福州仓山林浦村

这里的人们对神灵的敬仰历经数百年,逐步将林瀚的家神文化演变至今的乡神文化。每年的树神诞,坊巷里的乡亲们都会欢聚一堂,他们敬香祈福,摆满寿桃、寿面、寿果;闽剧、伬唱、评话持续十来天,向树神爷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经过几个世纪的洗礼,这一砖一瓦见证了时代更替,战火烽烟。

能够在城市的不断发展中存留了下来,他们已不再只是一块石碑、一口方井,而是三坊七巷的“灵与肉”。

连老福州都不了解的“重量级文物”,就藏在条条坊巷里

三坊七巷的存在,不仅仅只是旅游景点,它是见证福州这片土地千百年变迁的“重量级文物”。

连老福州都不了解的“重量级文物”,就藏在条条坊巷里
连老福州都不了解的“重量级文物”,就藏在条条坊巷里

全球最大的室内海洋馆就在福州的这个地方

福州苍霞即将大变样!

福州旅游新媒体矩阵

连老福州都不了解的“重量级文物”,就藏在条条坊巷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