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工妹”成为身家千万的女老板,这个淮安女人书写服装行业的传奇!

从“打工妹”成为身家千万的女老板,这个淮安女人书写服装行业的传奇!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出现了一个庞大群体——农民工。1986年,中央“一号文件”规定: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城务工经商,这让很多农民像雨后春笋般涌入城市。赵正群原本也是一个“打工妹”,经历过“外出打工潮”,2006年,她赶上了返乡创业政策,抓住机遇,积极建设服装厂。

初见赵正群

朴实、勤劳是她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那么她是如何书写传奇

成为身价千万的女老板的呢

创业初期

心念故乡

萌生创业之心

1988年,清江浦区清河街道清隆家园社区(原三坝村)的村民们在本地找不到工作。赵正群选择和其他村民们一起去上海、浙江等地打工,每年春节回乡一次。

当时旅途上的情形她至今难忘,能承载30人的小客车,最终每辆车拉了80人。

她说:“当时大巴坐下来要8到10个小时才能到上海,不像现在有高速,还要过轮渡。条件很差,大巴密封度不好,夏天很热,冬天很冷。之所以外出打工是因为淮安这边企业很少,没有太多的就业机会。”

从“打工妹”成为身家千万的女老板,这个淮安女人书写服装行业的传奇!

打工近10年,赵正群干过电子设备加工、服装加工,勤奋努力的她在打工者里算是很能干的。在每个月30块工资标准的时候,她每个月按劳计酬能拿到180块钱。可外头再好,家里的孩子始终让赵正群放心不下,返乡创业这个看似“疯狂”的念头在她心中萌发。

创业中期

政府鼓励

建成服装加工厂

上世纪90年代末,政府开始陆续出台鼓励创业的政策。2006年,清河街道考虑到失业农民就业问题,准备培养创业人才,想方设法寻找典型,以创业拉动就业。清河街道劳动保障所副所长孙杰说:“通过走访,我们了解到赵正群有意向回来创业,为了鼓励她回来,我们帮她找了社区的闲置厂房、招了工人。刚开始,她经济上比较有压力,我们通过创业贷款,给她贴息,办理相关的手续。”

就这样,在“创业”这个词才刚刚发酵的年代,赵正群把服装加工厂开了起来。她说:“当时,厂房300平左右,贷款贷了10万,大概40个员工,员工基本上都是和我一个小区的,有的有小孩不能出去工作,有的不能按时按点上班。在我这里工作,可以让一家人聚在一起,小孩也能照应上。现在想想,变化是很大的,最起码年轻人也不用出去了。不像我那个时候东奔西跑,一年才回家一次。”

创业成熟期

脚步不停

永葆创业初心

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服装厂的规模已经有200多台设备、300名员工,年营业额600万元。赵正群也从一个“打工妹“”变成身家千万的女老板。然而,改革的脚步不曾停歇,市场经济也在不断繁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家乡创业。5年前,赵正群的儿子乔寒毕业了,本可以去一线城市拼搏一番的他,最终选择和母亲一样,在家乡创业!乔寒说:“现在这环境这么好,不像原来我母亲那个时代,创业是不被看好的。我现在很想拼搏一把,把我们这厂做得更大,凭我自己的本事,把这厂搞得更好。”

记者:刘露

从“打工妹”成为身家千万的女老板,这个淮安女人书写服装行业的传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