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用户比支付宝多4亿,为何微粒贷却无人问津?

就2这调调


因为微粒贷的开通困难。

微粒贷是国内首家互联网银行,腾讯微众银行,面向微信和QQ用户推出的线上个人小额信用贷款产品,于2015年9月份正式上线,距今也快3年了,但是真正使用过微粒贷的人又有多少呢?小编是真的没有用过,在小编的QQ钱包微信钱包里就从来都没有出现过微粒贷的字眼。

那么微粒贷的开通为什么就这么难呢?因为微粒贷采用的是邀请机制,目前微粒贷只是对部分人开放,通过“白名单”邀请机制筛选出在微众和腾讯内部最符合开通微粒贷标准的用户,也只有受邀请的用户才能在钱包里看到微粒贷的入口。如果你的微信钱包里没有微粒贷的入口那么你还不在受邀范围内,只能耐心的等待,无法主动申请开放,微粒贷方面表示:后期的邀请范围还会逐步扩大。

因为微粒贷的邀请机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导致了为什么微信的用户比支付宝多4亿,而“微粒贷”却无人问津,也许有的客户等待了一年还是没有收到腾讯方的邀请,对微粒贷彻底的失去了信心,转而投向蚂蚁财迷的怀抱,据很多使用过蚂蚁财迷的用户回应,直接在微信首页的放大镜一搜就可以看到,额度惊人门槛低。小马哥的低调告诉大家,不要只把微信局限于社交软件那么简单,其实他还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玩微信的4亿多用户又有几个人是了解的呢?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真的改变了很多的生活方式,从以往的现金支付找零找补,坐公交之前一定要准备的零钱,转而现在的扫码骑共享单车电车,滴滴打车,微信支付宝付款等等,不用排队去银行办业务,日常的一些理财转账在手机支付宝上都完全可以搞定,你有想到过会发展演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吗?如果真的验证了以后的无现金流社会那么马云真的可以算是创始人之一了。


史蒂夫说说


其实微粒贷并非无人问津,只是相比支付宝借呗用户更少。有以下几点原因。


1、微粒贷的开通门槛高,开通条件模糊

微粒贷的开通是白名单邀请制。即腾讯方面对你经过全面的考核,认为你资质达到要求,就会主动为你开通,只有这一种开通方式。

但这个考核标准是什么?不知道,很模糊,没有量化的数据。2017年底腾讯尝试上线“腾讯信用分”,但很快关闭了,应该是由于监管上的某些不可抗因素。

目前,微粒贷也只有少量的微信用户有,相比它的总用户量,实在是不成气候。

与支付宝的芝麻信用分超过600分就可开通借呗、且芝麻分有很多明确的增加方式相比而言,微粒贷的开通条件实在过于模糊,让人找不到规律,也就不知如何提升了。


众所周知,微信是一款社交APP,主要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朋友之间发红包、去便利店买瓶可乐扫码支付一下,这些简简单单的消费行为和较小的额度符合人与人之间社交的心态。这也是微信在用户心中最显著的特征。

所以这样一款APP,却要通过它进行贷款,少则数千元,多则上万元,多少有点......感觉怪怪的。


3、微粒贷贷款条件太严格

这是微粒贷为人诟病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腾讯给你开通微粒贷入口之后,第一次进入微粒贷,需要查看额度,但仅仅是“查看额度”,它就已经悄悄地默认你同意了征信查询,同时强制性在你的央行征信上留下“微众银行贷款查询”的字样——是的,你只是查看额度而已,实际上等同于贷款,且上了央行征信记录。

这是很多人所无法接受的,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比如我本人,在第一次查询额度之后,至此再也不用微粒贷。

另外,微粒贷给的额度太低了。

我的初始额度是1000元,实在让人大跌眼镜——谁要为了1000元上征信贷款记录呢?

而两年前我的借呗开通时,初始额度是15000元。

我自问使用微粒贷并不少,但为何额度如此低?这也涉及到本文的第一个问题:开通的标准是什么?额度又是根据什么来设定的?很遗憾,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


智汇魔方服务号


首先一个微粒贷的邀请机制。而且微粒贷有个很恶心的东西,据说每次查询一次微粒贷的额度都会查询你的征信。有时没事干朋友会问我额度,显示39000,但是实际是借不出来的。个人感觉是忽悠,还有就是经常查征信对个人的影响不好,不过这个我是没有得到证实,所以我也直接把他关闭了。

还有就是费率方面我的蚂蚁借呗0.4%微粒贷是0.5%有些人的借呗有0.25的%

还有个人的消费习惯来说,我是这么定义的微信是一个社交软件而已,附带了这么一个功能

而支付宝定义就是一个支付工具,更加专业靠谱一些。

就像我们愿意把钱放在支付宝里面觉得安全。毕竟支付宝里面的钱可以在淘宝买东西,微信用钱的东西就少很多了。





卡理财联盟


16年用过,现在一直没用,也没关闭。

我个人看法,就是审核严格。很多人都没有。我周边你敢信,一个都没。

我不用是因为我觉得利息高。刚开始是万分之五,现在给我调整到万分之4.5。

但是在我这边来看,我能找到比微粒贷便宜太多的正规APP。比如招商e招贷,我是万分之三。 网商贷,万分之四。 360的360借条万分之2.8。

所以我快2年每没用过微粒贷,之所以没关闭,是为了装逼。。。。反正你们没有,我有。也算是腾讯对我个人信用的一种认可。。。




90后的人生


个人觉得马云还是缺少变化!每年花几十亿给用户使用支付宝,花呗,余额宝,无非就是为了增加用户使用支付宝的粘性!为什么不做一个社交软件比如“知乎”什么的,每个新注册的用户发红包五元,二亿用户才花费十亿!然后,每邀请一个用户新注册,奖励红包一元,十亿用户共花费十亿元!已经超过微信规模了!但是这还不够,然后社交软件系统不定期在聊天活跃的群里发红包,有效利用人性的弱点,要知道,现在微信群里一毛钱发十个红包大家都抢的不亦乐乎啊!马云!你几十亿几十亿的不定期红包花出去又何愁不把微信干趴下?甚至可以通过技术,在检测到没有装微信的用户群里多发,发大红包,!微信分分钟会被你这样玩完!比你现在这种笨笨消费就的发红包的方式效果好的不止一万倍!你的,明白?一个好的策划,抵得过你百亿的资金!这个金点子免费送给你!@马云



崔永元大V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两张图片对比就一目了然!

微粒贷和借呗我差不多是同时开通,开始额度也差不多,并且我都使用过,现在微粒贷还是7k,借呗已经六万多了,并且日利率腾讯要高0.015个点。

加之开通难度更大,使用也不是很方便,而支付宝天然的金融属性应该也加分不少吧!




刘六合6


现在只差2亿了,马云这几年在流量上面下足了功夫,用户差距越来越小了,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更靠谱分的很清楚。

在流量这一方面,不得不佩服马化腾,早在很10年前他就说过流量是一切的根本,所以腾讯的一切战略布局均是以圈流量为目的,时至今日任谁都会看明白流量的至关重要性,这也是一向以复制天赋极强着称的马化腾屡次后来者居上的原因,手握10亿的微信用户,做什么都不担心失败。

但是一向所向匹敌的马总在另一位马姓老板跟前却栽了跟头,那就是——马云!

本世纪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金融也趁势而起,其中最惹人注目的就是支付宝,从众多支付软件中脱颖而出,战胜曾经的大哥大“翼支付”,完虐太子爷“闪银付”,今天手握8亿用户,稳坐互联网金融界头把交椅!

微信拥有10亿用户这么好的基础条件为什么没能够像往常一样后来者居上呢?微粒贷为什么干不过借呗?

下图我们从产品属性方面来分析一下微粒贷和借呗的差距以及微信和支付宝各个热门产品的差别。

仔细看过图后,接下来我们从微信和支付宝的信用机制方面来继续分析。

支付宝自阿里巴巴独立出来以后,创造了独特的芝麻信用体系,成为了今日的蚂蚁金服,其芝麻信用体系目前是认可度最高的互联网个人信用评判机制,占据90%以上互联网信用市场。除了支付宝内部产品之外,还有无数的金融机构与之合作,借此来完善自己的风控机制。

微信的腾信信用机制也曾经出现过,不过就仅仅出现了几个月,就匆匆收场了,到今天也没有再次出现过,以至于腾讯内部对于个人信用的评判机制缺乏独立性,给用户造成的感觉就是很模糊,看不透,与腾信信用体系合作的机构更是没有听说过。

接下来从出身方面继续说。

微粒贷出身与微众银行,借呗出身于阿里的小额贷,并且有独立的信用评判机制,所以造成了大家都知道的一件事——微粒贷上征信,借呗不上征信,这点可以说让99%拥有借呗和微粒贷的人不在为纠结用哪一个而烦恼。

以上内容从产品属性、信用评定机制以及出身三方面说明了微信和支付宝的不同。

看过之后的你还在为微信用户明明比支付宝多2亿为什么微粒贷无人问津这个问题而纠结吗?

心中有答案的,欢迎留在下方评论区,让大家都看一看。


我是小小炮兵


腾讯其实不具备一个大格局企业的气量,完全靠国内大体量的市场支撑起来的 放在欧美它就早因为知识产权和垄断问题被告破产了,这也是他走不出去的原因所在 qq和微信那个不是山寨的?游戏比较热门的哪个不是收购和代理的,腾讯有自己的产品吗,一个靠抄袭延续生命的企业是畸形的 这种畸形也就只能存在于中国


烟味不懂风的寂寞


说白了就是微信也就是腾讯在大多数人看来是不值得信任的,从微信钱没了不陪,一句所有权归腾讯所有就完事了,所以我周边的朋友从来不在微信里放大点的钱我也是,而且微信太过小气,从来没有什么对大家友好的活动,只是想着拿大家口袋的钱,这一点和支付宝一比更是叫人受不了,现在要是有好点的聊天工具我估计大多数人还是愿意不用微信的,失了民心了


1顆詠卟動搖吢


这是用户群决定。借呗和微粒贷都属于高利息贷款。蚂蚁借呗的用户群,要么是做网店的,要么是购物的,所以他们急需要的时候,不怕借呗18%的利息也要借,都是急需。

腾讯用户群主要是社交用户,不用贷款玩社交。

阿里用户群不是卖家就是买家,都有急需钱的时候,这样,蚂蚁借呗就抓住了机会,乘机以高利息放贷。18.25%的贷款年利率大赚特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