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環保問題,農民的養殖路應該何去何從?你怎麼看?

天天說客





山東山雞哥


社會在發展,環保已經成為養殖業繞不過去的坎,這是一個高壓線,違反者就會被電,任何的僥倖心理都要不得。如今,美麗鄉村建設也在推進,所以養豬人要有緊迫感,環保問題拖不得,要儘早抉擇。

1、 如果你的養殖水平高,同時有一定的資金積累,建議你按照環保要求升級你的養殖場,可以選擇獨立發展的模式,把家庭農場作為發展目標。

2、 雖然你的養殖水平不錯,但資金情況不好,建議你選擇公司+農戶的發展之路,按照公司的方案落地環保解決方案。

3、 對於水平一般的養殖戶,建議果斷撤出,養殖業已經進入生態驅動、資本驅動、新技術驅動、消費驅動的新時期,已經不是普通農民的賽道,越早退出,越早止損。

過去,養殖業是副業,農民可以參與。如今,養殖業已經是產業,如果你不具備成為老闆的能力和資源,藉著環保難關趁早退出是上策。

希望上述分析,能對你有所幫助。

您要是覺得答主說的有道理,不要忘記關注、點贊和轉發哦。


畜牧大集網


說到環保對農民養殖的影響,一般來講,農民養殖都是比較小的規模,現在環保主要影響的還是有一定規模的企業。

一是各地都劃分了禁養區,包括水源保護區、風景旅遊規劃區、城鎮開發區等,以前在禁養區內的養殖戶是肯定要拆除養殖設施,不能再從事養殖。

二是稍具規模的要建畜禽糞便、汙水處理設施,肯定會增加養殖成本。

三是規模企業如養雞存欄在1萬隻以上的要交納環保稅。

養殖環保風暴襲來,對所有的養殖戶都有影響,大的企業都有自己的銷售渠道,可以通過規模來分擔、消化上漲的成本。農民養殖戶可以走大企業不同的路,一是抱團發展,成立合作社,註冊品牌,自建渠道。二是迎合國家政策和消費趨勢,自建簡易畜禽糞便發酵處理設施,做到糞便處理後還田,走種養循環之路,既解決了汙染問題,又產出了高質的農產品。成功的關健在於渠道的建立和品牌的營銷上,而農民在這方面的能力是比較弱的,政府需要在這方面加以支持和引導。





恩施新農民


我認為養殖業以後發展的大趨勢是技術高度密集,資金高度密集,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智能化等,這就使農民發展養殖業的門檻非常高,一般農戶發展養殖業非常不容易。

當前,我國政府對養殖業制定的環保標準越來越高,導致很多地區農民養殖戶被取締或被迫搬遷或轉行。

在這種情況下,農村養殖戶的出路只有以下幾種:一/轉行,二/搬遷到適養區繼續之前的養殖之路,三/加入或加盟到大型現代養殖企業或養殖產業鏈中,融入到行業發展的大趨勢中,求生存,謀發展。

個人建議如有可能,最好走第三條路,跟上大趨勢才有可能發展得更穩,走得更遠更好。


雲深水靜


農民是最辛苦的,也是勤勞的,也是最容易受傷害的,現在農民種糧食銷售那麼低,什麼物價上漲,唯獨糧食價格下降,搞不懂,中國農民養育了中國人,養育的人,卻總是傷害農民,沒有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