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是如何演变发展的?笔法的发展是一种什么过程?

渔舟笔谈


草书最早是“草隶”,也就是章草的“前身”。

草隶顾名思义就是“草写的隶书”,但是跟“章草”的区别就是章草比较规范,草隶相对随意一些,二者在本质上还是有些区别的。

《神乌赋》就是草写的隶书,用笔没有隶书那么严谨,很随意。

在这个基础之上进一步规范的简化,形成章草。

《急就章》就是楷书和章草一起的帖子,现在学章草几乎都从这本帖入手。

到了张芝,就形成了“今草”,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常见的草书体系,是从“章草”演变过来的。

张芝是第一代草圣,那贡献简直大了去。

把章草中字字分离,笔笔分离的这种写法演变成了:上下牵引,左右映带等等这样非常富有变化的写法。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为何学书法的人一直都敬佩古人,尤其是敬佩钟繇、张芝、王羲之等这样的书家。

虽然他们只是初创一体,改变了楷书,草书,行书的法度,并没有写的更漂亮,为何还让人这么敬佩呢?

其实这就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像王献之张旭米芾颜真卿等都是从1到2的过程,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可能有了一百万之后赚一千万很容易,但是从白手起家赚到一百万,是难住了大部分人的。

书法亦然。


张芝的草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

王羲之比较有个性,取章草较多,外法张芝,形成了独特的“小草”,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十七帖》等这类比较规整的草书。

当然,王羲之内法张芝的时候,就形成了《得示帖》《阁帖》中这种有绵连,开张,又有收敛的草书。

(中有很多跟书谱类似之处,可见孙过庭对二王的学习有多到位)

王羲之从这影响了王献之,王献之用笔更加风流倜傥,变化非常奇妙。

王献之的用笔相对来说就流畅了很多,包括几个字改的“一笔书”,这是在张芝的基础上完成的。即便是王献之草书,其中也有很多章草笔意。

在之后就是孙过庭,张旭,怀素。

孙过庭学二王比较深入,张旭学虞世南褚遂良,因为跟虞世南沾亲,所以学笔法比较正宗,从张旭楷书中可以看道二人的影子,至于如何把篆籀笔法用到草书中,这就不得而知了。

张旭的出发点在于张芝和王献之,参以篆籀笔法写出“古诗四帖”。

颜真卿四十左右岁去找张旭学笔法,有了著名的《叙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从这个时候的楷书风格开始转变,包括其“外拓”的结构也是从学张旭开始转变的。

张旭的开始外拓不明显,是学了褚遂良中期的楷书导致,比如看“孟法师碑”就能看出褚遂良楷书中这种“不内不外”“即内即外”的结构处理,非常精妙。

所以颜真卿的楷书能同时看到褚张的笔法和结构处理。


后来怀素去找颜真卿问笔法,颜真卿就把张旭的笔法传给了怀素。怀素比较有意思,三十岁之前是不临帖的,几乎就是如现在的老干部一样,就是写着玩。怀素比较狂,比较有才气,早年种芭蕉不是不会临帖,而是看不上别人的字。

三十多岁以后出游看到了魏晋真迹,于是开始学习。然后因为入手比较高,所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即使现在来看怀素的小草千文和大草自叙帖,也有很多用笔提按变化特别特殊,这都得益于早年没临帖,所以学完魏晋就有自己的一套处理方法。

但是现在人估计是没那个条件了,一是没有怀素的才气,二是没有那个环境。


怀素之后就是杨凝式,杨疯子学的颜真卿二王,在之后就是苏舜钦,苏舜钦学的怀素(自叙帖前六行为其补写)。

之后草书出名的就是黄庭坚了,黄庭坚早年学杨凝式,中年学苏舜钦悟得笔法,但是对于二王的学习也非常到位。

再有就是米芾小草学二王,宋徽宗大草学怀素黄庭坚。

宋朝之后,,,就比较难说了太多了。

比如祝允明,董其昌,王铎,傅山,徐渭等等


其实最主要的就是晋唐的继承和发展,比较重要。至于之后的名家,都比较容易看出出处,学起来也不是很困难。

本就是一脉相承的笔法,串起线来就非常清晰了。


请大家点下关注,支持一下谢谢。


梁宇航


草书的过程与笔法的发展,是个很大的命题,也是个有意思的问题。它折射的认识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社会与文化及生活起居的变化。 秦统一六国后,大量的公文让书吏们不堪其累。李斯整理的小篆是当时的官方发布的。你叫我如何用?于是一场下层影响上层的的文字书写形式改变发生了,这是隶书的来由。为什么谈到隶书?因为章草就是隶变。或者认为它是隶书的更快书写表达方式或行为。为什么要更快书写呢?这是当时的社会发展需要所决定的(战争与公文互达)。为什么要谈到隶书,因为隶书的产生与广泛使用,表明人类使用工具的一个法则——去繁就简。汉及以前的社会,使用的是竹木简就是竹木窄片来书写。左手执简右手书写(左利者一定不让他做文字工作,这是本人的恶意脑补)。秦汉间的习俗多如此。那时是有“案”的(即矮几矮桌),踞坐跪坐踞案书写。各位脑补下荆轲刺秦时秦皇的桌。因为“书简”的特定姿势,决定了当时的握笔形态。有个词叫“捉笔”,能很好的表达执笔方式。至于“笔法”的变化发展,始终是以利于人类表达线条的运动范围发展的——这是游戏规则之一。“笔法千古不易”,这一认识上,我支持赵老师!启功先生表示反对(及兰亭真伪),有解释说是当时形势所逼。这点我们不去管它,反正启老的笔法也不是没有易过嘛?本题所指的笔法发展,我审题,是对具体形态说的。恰巧目前我正写汉简,真是想瞌睡就有人来送忱头。汉简中,基本上没有“捺”画的。这句话划起来,要考试的!为什么没有捺画?我说过,书写与社会、生活起居息息相关的,所以,研究中国书写史(文字发展)就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历史的发展。答案,原因很简单,它不需要捺画!书写没有停顿,就不需要捺画的终止;二,反言之,捺画,是个出气口,是个终止信号。大家在写行草时可以验证一下,反捺的使用频率。为什么要说到捺画?因为这就是笔法具体形态发展变化的一个点,点,点!那么,后来为什么又写捺画了呢?说到笔法具体形态的发展变化了。经南北朝至隋唐,捺画终于规范定型了。那么,这个捺画的发展与历史、生活起居、社会发展有多大关系呢?这个论题太疏,反正我不会去深入。这个论题,钟繇、王羲之肯定有话讲,我说的是汉简中的捺画的发展与变化。实际上,魏晋与这一论题,已扯不上关系了。 笔法到了唐,已是规范了。很难玩出别致啦!这时的抄经书经在社会上层是极普遍的(此说未论证),笔法已成熟,成为“制式武器”,使书写的速度及美观成为可能。岔开一路再说,右军的第几子王大令,在那个时代,又别开生面。发展出了以“意”为主的形式。(以当今的层面看上述)所以,我认为大令是晋格的终绝者。具体人物性格不论了。大令如此跳脱的性情直接影响了宋代的书家们(在取法上)。我认为这跟笔法发展没有关系,跟笔法使用有关系。特别是东坡及那个什么黄(忘了姓甚名谁),“发展”出了“墨猪”,(这不是我说的啊!)这都与“意”有关,与笔法关系不大。若说与笔法有关,那就是东坡先生疏简笔法,直接意书了。书写到了赵老师子昂以下,大多是“意书”了(表现形式)。傅山是法书的,以“法”而书。我一直以为他心中住着个“愤青”。 我才在V信上表示了“不再作论”,而今又食言?所谓清谈误国,在下亦不入此列。所言泛泛,皆一时手指书就。疏野村夫,抒己见难辨真假。言毕走人,曰:吾去矣! (糟了!编辑时插不了图,屑特啊!只能插尾图。来一张吧!)




他化自在天17


书法也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由彖隶到楷书,行书,到草书,直到狂草。中国书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古代和近代的书法家在创新上已进行了多方面的赏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这一历史事实说明中国书法在创新上已无太多的空间和余地,也就讲,在书法上要有所创新十分困难,设想创意的空间太小太小,几乎为零,因为书法的创新空间早已被古人和前人抢占了,没有给今人留下创新的空间,于右任应该算个大书法家吧?但他的一生中在书法上并有什么创新的作为,并非于老一生爱好书法,不想创新,而是缺泛创新的余地,,所以只好坚持中国书法的传承,也算是于老的一大贡献。我的意思学书法重在传承上,而不是在创新上,可以去创新,但成功率很低,弄得不好会走上歧途。


吴定律


我以为草书是文人对书法推衍后的产物,继篆、隶、楷、行后进而创作的书体,与劳动生产没有什么关系。当然,草书创作也非一朝一夕可以产生,自晋唐始粗成,张遂,鲍旭渐成一种书风。文人书法的一个极化,笔法的夸张、省略与不拘一格不是平民可以消受的,文人间也有目瞪口呆之时。是重于欣赏而非实用。也是较难于掌握的一种书体,其连势、布白、简略、夸张等艺术表现为美的享受,也只有书法较上水平的人才能够体会。虽有传承,但千人千草,局部与细节都有自己的部分。个人鄙见,不望通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