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源:古村落里傳出「好聲音」

罗源:古村落里传出“好声音”

羅源潮格村把修繕的古民居利用起來,作為新思想的基層理論宣講點。

福州日報記者 任思言 通訊員 黃益輝 劉其燚 文/攝

羅源縣起步鎮潮格村山環水抱,古厝錯落中,村民三五成群,踏著青石板,沿著粉牆黛瓦,走進由古厝修繕而成的潮格書院。書屋裡看書、健身房中鍛鍊、書法班上揮毫潑墨……書院裡人人各得其樂,充滿歡聲笑語。

“肩頭坪、尚書肉、古民居是我們村的三寶,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怎麼把保護它們和鄉村振興結合起來?”日前,潮格村支書董志雨登上講臺,向書院中的村民和遊客宣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忘本來才能開闢未來,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這就給我們村的發展指明瞭道路,下一步,我們將繼續修繕古民居,開發香爐艮公園和馬鞍山旅遊資源,打造潮格村特色古厝文化,走鄉村文化旅遊之路……”

把修繕的古民居利用起來,作為新思想的基層理論宣講點,是新當選的村兩委想出的主意。潮格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尤其是13棟董氏古厝,雕欄畫棟,氣派開闊,是村裡發展文化旅遊的重要資源。潮格書院就是其中保存完好的一座,改建成村文化活動中心後,不但是村民聚集活動的場所,也是各地遊客駐足觀賞的景點,人氣很旺。

潮格書院的人氣就是開展新思想宣講的最大優勢。“看到人數差不多了,我們就隨時攏起來上課,不拘時間,不用召集,非常高效。”董志雨道出其中好處。

有了陣地,還要依靠穩定的宣講團隊。村兩委為此成立了宣講小分隊,班子帶頭,輪流在潮格書院值班,確保隨時可以上臺宣講。為了長期保證宣講質量,村兩委還制定出“產品標準”,以打磨講稿為例:內部先試講,互提意見,通過“審核”後,才能在潮格書院亮相。

怎麼吸引大家自願來聽課?把“大理論”和群眾喜聞樂見的話題相結合,是提升宣講質量的好法子。董志雨的宣講把新思想和本村的歷史文化、旅遊發展相結合,既接地氣,又切中村民的知情需求,贏得了滿堂彩。聽課的村民絡繹不絕,大堂坐得滿滿當當,連老人和小孩也被宣講吸引,搬來小板凳,聆聽宣講新思想的“好聲音”。

潮格村的宣講模式還觸動了堂下的一名聽眾,西蘭鄉黨委宣傳委員辛幼霞聽了董志雨的講課後,深受啟發。“西蘭鄉有不少村落可以借鑑潮格模式,像洋坪村有不少古民居,村民和遊客都願意聽聽村落的歷史文化,把宣講和文化旅遊相結合,是一個新方向。”辛幼霞說道。

想要維持宣講的水準,營造“大學習”的濃厚氛圍,僅靠村兩委顯然不夠。潮格村採取“引進來、走出去”的策略,壯大授課團隊。一方面計劃邀請本村鄉賢、本縣專家學者前來授課,提升宣講深度;另一方面和其他鄉村的講師團、宣講員互相交流,你來我這裡講一場,我去你村裡上一課,擴大宣講廣度。

為了推動理論武裝走深、走實、走心,羅源縣建立了縣、鄉、村三級宣講網絡體系。在起步鎮政府、白塔鄉南洋村、金閩菸葉公司等地,都留下了縣領導帶頭宣講的身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