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揭秘:汽车大号刷量造假,创业四年套现13亿

咪蒙头条软文报价70万,papi酱一条广告卖出2200万……

看着这些内容创业的红人,还在码字的你是不是心潮澎湃不能自己?

其实,那是人家show(秀)出来愿意让你看到的,你看不到的肮脏和龌龊,正藏在汹涌的创业大潮之下。

今天我要讲一个案例:一个来自甘肃静宁县的小伙子,站在“内容创业”这个风口之上,加入独有的刷量造假伎俩,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套现13.3亿。

什么同道大叔、李叫兽,他们谁拿到了13亿?闷声发大财,也不过如此。

这个小伙子叫高胜宁,他旗下有9家公司,旗舰公司是上海鳌投网络科技。

独家揭秘:汽车大号刷量造假,创业四年套现13亿


(高胜宁在新榜大会上演讲)

2017年10月,上市公司联创互联(股票代码:300343)发布公告,以6.48亿现金收购上海鳌投,占股50.1%;

独家揭秘:汽车大号刷量造假,创业四年套现13亿


2018年8月,联创互联发布公告,将以6.84亿的总代价收购其剩下的49.9%股份,其中现金占25%。

在这两次资本运作中,高胜宁套现的现金+股票总值13.3亿,至此,他从一手创立的上海鳌投脱身而走。

截至目前,高胜宁成为“内容创业”风口中最大的赢家,套现金额远超更有名气的papi酱、咪蒙、同道大叔等。

(1)

如果故事讲到这里,基本上还算是个正面励志典型。

只不过黑奇士收到爆料,在上海鳌投的运营中,刷量造假早已是其欺骗甲方、获取不正当利益的日常手段。

爆料者K先生给黑奇士发来了匿名人士在某刷量平台充值的截图记录。

在2018年4月初至7月底,该人士共在刷量平台充值25.9万元,以30元/1000次的通行价格计算,大约刷了860万次阅读,每天刷出一个10万+

K先生给出了这些刷量大号的名单,其中包括了排气管、文书车云、管叔说等微信大号,这些公众号属于“上海鳌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黑奇士查看了被刷的公众号链接,基本上都是各家厂商的产品稿或车企老总的访谈,上汽、丰田、蔚来汽车、长城、大众等知名厂商赫然在目,囊括了大半个汽车圈。

独家揭秘:汽车大号刷量造假,创业四年套现13亿


(这篇专访刷了3万阅读)

独家揭秘:汽车大号刷量造假,创业四年套现13亿


(刷量部分链接、广告主和阅读量数据)

既然他们刷了这么多阅读,那他们的真实流量有多少?

根据一般指标推算,他们的真实阅读应该在2-3k之间,内容差的时候会更少。而黑奇士查看了他们前台表现出来的数据,每篇头条文章阅读,均在3-4万之间。

黑奇士查看了刷量的那些链接,甚至有阅读3万多的文章,仅有一个评论。而我黑奇士这个号在最惨最惨、阅读五六百的时候,也不会仅有一个评论!由此可见,他们的刷量造假是多么疯狂。

按照上海鳌投这么个刷法,黑奇士也能估值10亿、被上市公司收购。

(2)

上海鳌投公司旗下这些造假号,收入怎么样?

高胜宁自己在演讲中表示,“在2015年集团收入达到了4700多万;2016年出现了飞跃式的发展,达到了2.6亿;2017年我们的收入将近5亿。而且在2017年的9月份,我们被一家上市公司联创互联并购。”

根据天眼查数据,上海鳌投公司在2014年9月完成工商注册,第二年的收入就能达到4700万!

2017年的收入有5亿!

黑奇士在某自媒体报价网站看到,上海鳌投旗下的“排气管”公众号大约有37万粉丝,日均阅读2万,头条软文报价4.6万。此前流传过一张自媒体大号报价表,“排气管”的头条价格为7万元。

独家揭秘:汽车大号刷量造假,创业四年套现13亿


而根据K先生提供的刷量截图,这些阅读3、4万的软文,基本都是靠刷量刷出来的,也就是刷一个阅读,报价能提高1块钱(刷量4万,报价4.6万)

算下来,公号的1000次阅读报价1000块,而刷量的成本为30元,这个买卖,比王健林、马云、李彦宏捆一起还要赚钱。

当然,这个可能还有些不可说的成本,比如给甲方市场部的回扣(否则他们又不傻,为啥要找这么假的号来投广告),实际赚到手的没那么多。

(3)

也正是因为知道这个生意的不可持久,高胜宁才一咬牙一跺脚,把年收入5亿的公司,仅以13.3亿的价格卖掉了。

否则,投入2.5元,一年能赚回1元的买卖,营收/估值比高达40%,这么赚钱的买卖,他为什么要卖?

A股市场上最赚钱的公司,贵州茅台,营收估值比仅为6.9%,仅仅是上海鳌投的六分之一。

而且作为数字营销、内容创业领域的领头羊,上海鳌投理论上的增长率要远远比茅台要高!

唯一的解释是,高胜宁知道自己弄这玩意是假的,他急于脱身。

百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远到乐视贾布斯,近到鳌投高先生,看来都明白这个道理。

(4)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跟某汽车甲方的哥们讲,我要揭个黑,捅一下你们汽车类行业媒体的刷量黑幕。

他叹了口气说,黑哥,你搞这玩意没意义!大家的量都是刷的,你捅了一家,还能把所有的媒体黑幕都揭开吗?就算你说的都是真的,那我们怎么办,我们总得投放,大家就算都是假的,我也得找个牌子大的投放吧?

就像前阵子蓝标给宝马刷量那事,你以为宝马公司不知道他们刷量?知道。知道了为什么还找他们,因为你再找一个别的,保不准还是刷的,还不如蓝标,那我怎么办,活儿就不干了?(恰好,我也写过那个案例:蓝标、假大 V 和宝马合谋的一场刷量游戏)

独家揭秘:汽车大号刷量造假,创业四年套现13亿


(蓝标公司办公楼外景)

站在甲方的角度,他说的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能对这种赤裸裸的刷量造假视若不见!

毛主席说,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

也许大家对行业内的潜规则视若无睹,就是因为这种视若无睹,才会出现上海鳌投这种刷量造假的公司能被上市公司收购、套现十多亿全身而退的咄咄怪事!

这么赤裸裸骗冤大头,我反正看不下去。

-------------------

此前我承诺过的,要揭开汽车新媒体的最大刷量骗局,就是这篇。

这个案例的牛B之处在于,过去大家都知道网红大号在刷量,但你不知道他们刷了多少,现在有证据了,人家刷量、造假、养号,骗汽车公司,早成了一条成熟的黑色产业链。

人家刷量造假能做到被上市公司收购,四年套现13亿,你要辛苦写出多少篇10万+,才能赚到这些钱?我说个史上最大骗局、套现超过咪蒙和papi酱,并不为过。

所以当初慢速公路揭开蓝标刷量造假黑幕的时候,业内媒体其实并不惊奇,因为他们自己业内已经习以为常,都有了自己固定的利益分配格局,受害的其实是不明门道的购车者、倒霉的汽车公司,和没走歪门邪道的正经公关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