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收购刘强东

人民收购刘强东


不知妻美刘强东最近刷屏,果然不知妻美。

刘强东成为犯罪嫌疑人这个热点最近很火,至今不到结果早已信息大爆炸。知名企业家是个大IP,流量可以对比娱乐圈明星,相关负面消息存在着庞大市场,事件又是人类社会文明深恶痛绝的丑陋顽疾之一,地点还是法律体系不同的大洋彼岸,刚好最近还发生过让全民讨伐的大新闻,各种违和属性叠加在一起最终导致出现在各种讨论的这个场面。

我重点并非来讨论刘强东到底什么人品。最简单的理由是我向来对这些八卦除非关乎情怀没太大跟踪的兴趣,至今都没有认真读过几篇新闻,只知道个大概。再者三观正常,和诸位一样,但要学那些靠点击率谋生的自媒体那样扯一堆废话来挑逗大众情绪,没必要。更何况案件本身仍未终结,很多细节都写不进去,太早发声就算政治正确也会加大犯错几率。以及,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误导型评论滥竽充数,搅浑着原本就偏离真相的市场,越了解越不了解,干扰本人接受事实——拜托,我至少要看有价值的思想。

听说,有言称,“世道变坏是从小人狂欢开始的”。该文就是典型的煽动情绪,不是说他的建议没有任何参考价值,但按照心灵鸡汤的范本打造出来的商业文案,有问题。不过,声讨这些月经贴同样非本文强调的重点,毕竟营销文同质化严重,每逢热点就泛滥,危害性难以一时消除,是庞大话题可以另外讨论。

中心还是那句话,人民收购刘强东。

无论是独立思考还是生搬硬套,娱乐至死已经决定,以公众人物为常规操作素材的任何个体,都是现阶段社会精神圈层消费的对象(当然需要人性,太过分会被限制,还有一些后果严重的禁区)。刘强东是个非常成功的资本家,一手支持京东抗衡阿里巴巴天猫,具全球影响力。但如果按照历史规划和群众视角判定,刘强东,和其他大佬们,不过一个符号,来上几句讨论,很快就会被其他话题吸引。除非刻意去接触他们能对应自身的优势和屏蔽危害性极大的弱项。

刘强东这样级别的人物,为什么无视本身幸福不惜代价和风险扛不住诱惑要去犯罪呢(依据现有信息判断)?这个无法解释,但总归逃不过本能。或许其中有一些道理可以提供给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更新认知:永远别低估人性在所有阶段特别是自己、事件不仅有表面和武侠小说主角如虚竹和石破天们真的很难存在。

“刘强东”还是刘强西,即便结果很轰动,最后都会被淹没在浩瀚流量中,被全民遗忘。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在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太快且便捷,加上一堆二次加工的说法,乱七八糟冲击着我们可能原本就浮躁的好奇心。这个时候,非情怀最好不要太过深入,同时保持独立和深入思考训练,避免被当成韭菜收割,比如找出自己的“刘强东”。

自由好难,主要在于个体容易被误导,失去客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