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紀錄!安信這隻基金居然只募到了2.5萬?

9月4日,安信旗下一支新成立的基金髮布公告稱,至募集結束,5天共募集1002.63萬元。其中包含安信基金使用固有資金1000.1萬元認購本基金A份額,也就是說5戶一共募集了2.6萬元。而近期各類貨幣基金的年化收益率更是屢屢破“3”,金融通縮疊加著實體通脹的壓力,那麼荷包裡的錢何處安放?

破紀錄!安信這隻基金居然只募到了2.5萬?


9月4日,一款名為安信量化優選股票型發起式基金的公募基金髮布公告稱,募集期結束,5天共募集了1002.63萬元,其中A份額1000.03萬元,C份額2.6萬元,募集有效認購總戶數為5戶。也就是說除去安信基金本身認購的1000.1萬元以外,5天僅僅募集了5戶共計2.6萬元,這顯然創下了今年來公募基金髮行之“最迷你”。這似乎並不是金融通縮的第一個標誌,早在此之前,近期餘額寶等眾多貨基日漸低迷的收益率,已經說明了金融市場上不僅募資難,似乎收益率都在直線下滑。

2017年伊始,在其他行業實行已久的去槓桿終於來到了金融業。金融業開始大面積去槓桿,中小企業貸款難,地方債先後違約,大量上市公司質押股票爆倉,P2P也開始頻繁暴雷,似乎之前埋藏在金融市場上的一個個“隱雷”,現在開始紛紛炸裂。

在這些狀況發生的同時,央行也開始逐步穩定金融市場,為了防範系統性風險,開始多次定向降準。然而隨著降準和去槓桿的同時進行,金融市場也出現了募資難、收益率直線下滑的情況。

安信基金出現多隻迷你型基金!

地方債和P2P先後暴雷,普通投資者似乎只信得過把現金緊握在手上,就連去年業績普遍大好的公募基金,現在都出現了募資難的情況。9月4日,安信量化優選股票型發起式基金髮布合同生效公告顯示,該基金自8月24日開始募集,至8月28日募集結束,5天共募集1002.63萬元,其中A份額1000.03萬元,C份額2.6萬元,募集有效認購總戶數為5戶。

破紀錄!安信這隻基金居然只募到了2.5萬?



根據發起式基金要求,資金提供方認購本基金的金額應不少於1000萬元,且持有期限不少於3年。因此基金管理人安信基金於8月28日使用固有資金1000.1萬元認購本基金A份額,作為本基金的發起資金,認購費用為1000元,摺合基金份額1000萬份(不含利息結轉的份額),佔基金總份額比99.74%。

除去基金公司的1000萬元以外,這隻基金5天募集了4戶共計2.63萬元,平均一戶才6500多元。根據基金的相關規定,在發起式基金合同生效起三年後的對應日,若基金資產規模低於2億元的,基金合同自動終止,同時不得通過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延續基金合同期限。也就是說,如果三年內這隻基金的規模達不到2億,那麼屆時投資者或將面臨基金合同終止的風險。

這並不是第一隻迷你型基金,早在此前,2015年成立的廣發原材料聯接等多隻發起式基金就已發佈過到期可能觸發清盤的提示性公告。事實上,根據數據顯示,市場上的619只發起式基金中,有多達258只份額合計規模低於2億元,或面臨著清盤的風險。

而成立於2011年的安信基金,註冊資本50625萬元,五礦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安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順德區新碧貿易有限公司、中廣核財務有限責任公司分別持股佔比39.84%、33.95%、20.28%和5.93%。安信基金旗下更是有不止一隻發起式基金面臨著清盤的風險。僅剛成立的這隻安信量化優選股票型發起式基金的基金經理,手上就有數只發起式基金的基金規模過小。

成立於2016年的安信滬深300指數增強、成立於2017年的安信穩健阿爾法定期開放混合均為該基金經理龍川操盤的發起式基金,這兩隻基金目前規模分別僅有0.4億元和0.1億元,距離2億元的安全紅線相差甚遠。

而這隻安信穩健阿爾法定期開放混合基金在成立之初,成立規模也僅有1029萬,其中有1000萬是安信基金自購的發起份額。基金經理龍川操盤的另一隻量化多因子混合A基金,2017年7月3日剛剛成立,成立規模剛過2億,但是到了當年第三季度末卻只剩1200多萬的規模。

作為中小型基金的安信基金,也曾一度藉助牛市行情在2015年一季度首次突破一百億元,甚至在同年二季度末達到了684.84億元的高峰。隨後卻因為股市暴跌、基金虧損等原因,安信基金的管理規模一直維持在400億元左右。

目前安信基金旗下共有68只公募基金(按不同份額分開計算),其中36只基金規模低於2億元,12只基金規模低於5000萬元的清盤線,佔比達到17.65%。

安信基金的基金規模長久沒有改變,也許還在於其的投研團隊的不穩定以及投研能力較弱。根據統計,截至目前,安信基金共有基金經理19位,但平均任職年限竟不到2年。近一年來,68只安信基金更有20只基金業績告負。

“破3”的貨基,萎縮的私募

截至7月底,公募基金總規模已經達到了13.83億元。公募基金規模日益創新高的同時,卻是中小型基金公司規模日益萎縮,也許公募基金規模擴大,靠的是貨幣基金的不斷擴容。根據數據統計,截至7月底,貨幣基金單月增長了9282.46億元,月增幅高達12.03%,規模由7.72萬億元增至8.64萬億元,已經佔據了公募基金總規模的62.5%。

然而貨幣基金規模在不斷擴大的同時,收益率卻在持續走低。

繼銀華貨幣A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3%後,博時現金收益貨幣A的收益率也跌破3%。8月29日,博時現金收益貨幣A的7日年化收益率創下新低,僅為2.932%。截至目前,博時現金收益貨幣A的7日年化收益僅為2.752%。

除了上述兩隻貨基們,其餘的貨基距離破3似乎也只有一步之遙。華安日日鑫貨幣A、農銀天天利貨幣A、景順長城景益貨幣A在9月6日的七日年化分別為3.0630%、3.029%和3.030%。

破紀錄!安信這隻基金居然只募到了2.5萬?



而諾安天天寶A、長城貨幣A、中歐貨幣A的七日年化收益也早已破3。金融市場對於風險的偏好程度偏低的情況下,對貨幣基金需求的有增無減,也許這正反應了投資者們資金的“無處安放”。實體通脹的同時,金融業呈現出的卻是通縮的景象。各類投資收益率不斷下行,中小企業融資難,地方債P2P紛紛暴雷,地方債破剛兌之後更是迎來了單日發債1200億的狂歡。

事實上,2018年1月至5月,貨基的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還保持在4.13%左右,到了8月份,貨幣基金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就已經降至3.38%左右,並且還處於下滑的趨勢當中。

公募基金尤其是貨基規模暴增的同時,私募基金卻在不斷縮水。截至7月底,已備案私募證券投資基金36280只,基金規模2.41萬億元,較上月減少1261.56億元,減少4.97%,這也是證券類私募連續第六個月管理規模縮水。

發起式基金不敢投,投資者改投貨幣基金,哪知貨幣基金的收益率卻不斷下降,實體的通脹,最後卻使得金融業迎來了通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