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有副作用吗?

惟一楠木


您好!

首先我们的区分两个词语概念,【无副作用】和【副作用尚未明确】,很多中成药的说明书上副作用那一栏都会写上:尚未明确这四个大字,但并不意味着就是无毒无副作用,可以乱吃,吃出问题了就说中药也是有毒的。这四个字只能说明现代的科学水平还不足以研究中药的一些机理。从侧面也可以看出西医的一些研究方法不适合用在中医身上。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世界上本无平性之物,物各有性味归经,如五谷一样,偏食亦能毒人。病为人体的阴阳偏失,本草也有阴阳属性,因此本草能正疾。大毒者,敛阴阳偏极之性,故其作用猛烈不容易准确把握应用,我认为论药物的有毒无毒性毫无意义,就如同世间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一样。


如果非得说吃一些中药出事情了,也是一些制药行业的问题,如水半夏,胆附片,关木通的伪品。中药的市场如今很乱,假货的很多以至于与古籍记载的完全不符。这或许和中药本身无关。



拿附子为例,有实验证明附子在浸、泡、漂的过程中,要损失总生物碱80%以上,然而附子总生物碱的含量与毒性指标LD50之间并不存在线性关系!所以在浸制过程附子生物碱大量流失的同时不能保证降低毒性。清代《本草从新》也指出盐制使附子药效大减。从前附子皆野生,所产甚罕,价值甚高而力甚大。如今尽是栽种品,药力就弱了。古人用盐是为了减其力,而如今用胆巴盐制,虽也属卤化物,胆胆巴的阴性更胜,故胆附片内无阳性而外染寒毒。


鲁南桔贝合剂


中医中药是我们老祖宗在长期对抗疾病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学。在保卫中国人健康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总的来说,中医中药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国家近几年大力推广中医中药也是期望祖宗的瑰宝能够为健康中国做出更多贡献。

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部分中药的确存在一些副作用,且容易被人们忽视。本文,“问上医”就为您介绍一种目前已在医学界广为人知的中药副作用:

强效致癌物马兜铃酸。

不少中药含有马兜铃酸,它是亚洲人民肝癌高发的重要诱因!在我国,马兜铃酸导致肾损害事件在2003年就被媒体爆出,打破了中药“没有毒副作用”的传统观念,使人们对中药毒性的认识有了一个较大的转折,医学界开始重新审视中药的安全性。


马兜铃酸:强效致癌物

2017年,一篇关于马兜铃酸的重磅论文,登上权威医学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科学转化医学)封面。研究显示,含马兜铃酸的草药,是导致亚洲地区肝癌的罪魁祸首!

研究者对亚洲各地肝癌样本做了基因检测发现,中国大陆47%,中国台湾78%,东南亚56%的肝癌样品都明确显示与马兜铃酸诱导的细胞突变相关。

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欧美地区肝癌少,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非常多。


马兜铃酸的强致癌性

马兜铃酸是存在于一些中草药中的化学成分,它能够紧密结合在以T、C、G、A四个碱基编码生命的DNA上,导致在细胞复制时,容易把T变成A,A变成T,形成所谓的“马兜铃酸突变”。

台湾科学家发现,由马兜铃酸引起的尿道癌中,平均每100万DNA,就有150个突变。相比之下,吸烟引起的肺癌,平均每100万DNA仅有8个突变!长期从事马兜铃酸致癌性研究的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郑敏展教授指出,

马兜铃酸可以占据当下最强致癌物质的榜首!


马兜铃酸并无安全剂量可言

有的人说,我只是偶尔吃一次,这应该没有问题吧?不是常说“离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吗?错!这种1类致癌物,诱变DNA损伤是没有所谓安全门槛的。

马兜铃酸的代谢产物dA-AAI可以跟人体DNA形成加合物,而只需要一个小碱基被纠缠上突变了,癌症就会发生!说简单点,吃下去会不会出问题,拼的是概率。

摄入得越多,肝癌爆发的可能性就越高。有病例显示,病人摄入马兜铃酸草药20年后,活检仍能找到马兜铃酸的代谢产物,可谓贻害无穷。这跟黄曲霉素、重金属损伤等还不一样,后者的致癌都有量的积累。所以,含马兜铃酸的药能不吃就不吃!


马兜铃酸的强致癌性早已发现

实际上,马兜铃酸的安全性在上世纪90年代初便受到比利时研究者的质疑。当时,一些服用了减肥药的女性发生肾衰,而这些减肥药是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

至2000年,比利时有超过100名患者在1990年到1992年证实服用同一家诊所开出的植物成药,至少有70个病人需要肾移植或做血透治疗。经医学界确认,马兜铃酸是导致肾癌的元凶,并找到诱发癌症的突变基因p53。基于此,马兜铃酸被各国列为1类致癌物,包括欧洲、美国、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纷纷禁止了含马兜铃酸的中药的使用。例如:

  • 1997年,英国就对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药品进行处方管理,而后完全禁用。
  • 2004年欧盟颁布《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要求欧盟市场上销售的中成药必须在2011年4月30日完成注册,否则不许销售。

在我国,马兜铃酸导致肾损害事件在2003年就被媒体爆出,打破了中药“没有毒副作用”的传统观念,使人们对中药毒性的认识有了一个较大的转折,医学界开始重新审视中药的安全性。

2001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下,中药安全评价实验室做了含马兜铃酸中药(关木通、广防己和龙胆泻肝丸)的安全评价研究。结论是,所有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材均应禁用或限用,并积极寻找代用品。然而,2005年新修订的《国家药典》只禁用了广防己、青木香、关木通这三种被认为含马兜铃酸较高的药物。其余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则被列为处方药管理,希望借此来减少或规范含马兜铃酸的药物的使用。直到现如今,我国内地许多家庭依然储备了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中成药,以用于感冒、止咳等。


含马兜铃酸的中成药有哪些?

目前含马兜铃酸的中成药大多是感冒药、止咳药和除湿镇痛药酒。已知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材达30种以上。以下是常见的含马兜铃酸的药品名单,如果您或家人正在服用或可能服用,请及时进行处置!

喘息灵胶囊,肺安片,复方蛇胆川贝散,鸡鸣丸,鸡苏丸,七十味松石丸,十三味疏肝胶囊,胃福颗粒,消咳平喘口服液,新碧桃片,香藤胶囊,杜仲壮骨胶囊,杜仲壮骨丸,风湿宁药酒,复方风湿药酒,复方拳参片,祛风除湿药酒,少林正骨精,伤湿镇痛膏,神农药酒,金朱止泻片,保胃胶囊,复方胃痛胶囊,九龙解毒胶囊,三蛇药酒,龙胆泻肝丸,耳聋丸,八正丸,纯阳正气丸,大黄清胃丸,当归四逆丸,当归四逆汤,导赤丸,甘露消毒丸,排石颗粒,跌打丸,妇科分清丸,冠心苏合丸,苏合丸,辛荑丸,十香返生丸,济生橘核丸,止咳化痰丸,八正合剂,小儿金丹片,分清五淋丸,安阳精制膏,儿童清肺丸,九味羌活丸,川芎茶调丸,小儿咳喘颗粒,小青龙合剂,猴枣散。




任何药物都有可能产生副作用,但是副作用不等同于坏作用,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就是安全的,看待副作用可以遵循一个原则:得大于失可用,得失相当慎用,得小于失禁用。也就是说在治疗过程中,不管是治疗的药物还是手术,或者是整体治疗方案都需要考虑患者在此方案中的获益情况,只有好处大于坏处,或是收益(疗效)高于风险才可以选择。

中药基本上以自然界的动植物、矿物等为原料经过加工而来,经过千百年的经验积累对药物的功效和禁忌有深刻的认识,但是这种认识和现代药理学的认识是不同的,中药考虑的是整体协同作用,而药理学考虑的是单一化学成分在体内的影响。但中药都有着复杂而多样的化学成分,如果单一拿出某个成分来说,可能会找到很多副作用,甚至会有一些误判和夸大,比如说到“马兜铃酸”就把所有含有“马兜铃酸”或类似化学成分的中医一概打死,我认为这就是夸大某种单一成分的表现,甚至说中药鱼腥草也含这种成分会致癌,可是很多地区长期都有食用鱼腥草的习惯,并且是长期吃、吃得多,一辈子吃鱼腥草也没有证据证明他们更容易患癌症啊。

所以对于副作用不要害怕,中药也好、西药也罢,在治疗是只要用法得当,疗效高于疾病对你的伤害,都是可行的,当然医生会优中选优。


哆咖健康


换个角度说吧。药物为何有效,因为药物能改变人体运行情况,比如降压药,降血糖药等,吃了就会改变人体原本的运行状态。降压药吃了降低血压,可能造成局部供血不足。降糖药吃了降低血糖,可能造成低血糖。所以药物有效性是一把双刃剑,不可避免的会带来副作用。

中药也是如此,如果一种药什么副作用都没有,那也可以说没疗效,因为无法改变人体运行状态。现在绝大多数中药都是副作用不明的状态,换个角度来说也是疗效不明。当然,有副作用也不能证明这药有效或者对症,但没有副作用一定无效。

中医上千年了,始终没做过对照试药,证明病好了究竟是药有效,还是人体自愈的功劳。古人受到认知限制没法做,而到了现代不敢做,最后在说明书里写一句不良反应尚不明确应付事。


该昵称已被艹


现在市面上的中草药很多经过了熏硫,含有刺激性物质二氧化硫,这些草药,严格意义上是无法使用的,不信,就去试一试


summerday12345


副作用肯定有,只是大小多少的问题。相比西药对肝肾的毒性,中药的副作用小很多很多?如果不是毒性很强的中草药,对身体几乎没什么伤害!!!因为中草药讲究药食同源,很多中药都是用食物,利用食物的性味特质来调理身体和疾病。就好像水,白天多喝水,对身体好,晚上喝多了水增加肾脏负担,造成眼部水肿你能说水有毒吗?相比西药而言,中药是安全的,至今为止很少听说服用中药致死的案例,除非误食断肠草那些有毒的草药化合物,绝大部分中草药是安全的


外星人198337581


是药三分毒,中药得对症施治,如果不对症有可能引起变症,个别中药材本身就是有毒的,有的症就是要用它本身的毒性来治疗,不用它毒性的就用炮制,中药搭配来降低它毒性,使它对人体副作用降到最低


来自地球的我HXG


是药三分毒是中华民族流传了几千年的经验总结,用得不当是有一定的副作用,不过中药的这种副作用,不会对人体的器官产生任何的伤害,也很容易在身体正常代谢中逐渐消除,这就是中草药固有的特性。中医非常讲究对症下药,该温补的,就用温补,不能用大补的。该泻水泻火的,就用去湿下火,不能用收敛的。以毒攻毒的,就要求引毒直达拉病灶,比如治疗急性肺结核病时,要用到蜈蚣,这蜈蚣就必须得用粗食盐慢炒,炒至金黄色,此时蜈蚣毒素己得到有效的控制,加入开金锁,引蜈蚣的药效直接进入肺部,从而达到理想的疗效,又不致于留下副作用。是药三分毒,一点也不假,关键是看医生如何灵活运用,相互制衡,扶弱抑强,以达到中草药应有的疗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