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国军军长,抗战胜利后起义,任一野副司令,为何不授军衔

起义将军之中,要数陈明仁、董其武的军衔最高,他们都被授予了上将军衔,事实上,还有一位起义将军,其资历、职位远胜于陈明仁、董其武,建国后却不授军衔,着实令人感到遗憾。这位将军正是大名鼎鼎的抗日名将赵寿山。

他是国军军长,抗战胜利后起义,任一野副司令,为何不授军衔

说赵寿山是抗日名将,一点都不为过。一九三七年,赵寿山任十七师师长,在井陉西与日寇遭遇,正面对抗日寇,血战九天九夜,伤亡惨重。一九三八年,赵寿山任三十八军军长,率队粉碎了日寇对中条山的十一次扫荡,堪称“中条山的铁柱子”。当然,这两场战役仅仅是赵寿山将军的两次代表战役,纵观整个抗战,赵寿山一直活跃在抗战一线,舍生忘死,顽强地抗击日寇侵略。

值得一提的是,中条山战役时,赵寿山决心在望原与日军决战,不过时任战区参谋长的郭寄峤却不同意,说:“在望原与敌交战,绝非良策,你们应该绕到敌后,打同蒲线的日军。”赵寿山却说:“望原作为中条山的核心阵地,此地一丢,则整个中条山便难保。”郭寄峤似乎意识到了这一点,说:“如果你们守不住望原,又怎么办?”赵寿山说:“守不住望原,那就把我的脑袋拧下来,丢到黄河里!”

他是国军军长,抗战胜利后起义,任一野副司令,为何不授军衔

赵寿山与中共的关系一直不错。一九三二年,赵寿山担任杨虎城部旅长,曾与红四方面军订下互不侵犯协议。一九三六年,赵寿山曾受到多位中共领导人的接见,包括博古、任弼时、贺龙等。一九三八年,赵寿山率领十七师开赴晋东南,受朱德、彭德怀节制,配合八路军进行“反九路围攻”。一九四二年,赵寿山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在与中共取得联系后,他被批准成为中共特别党员。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三原会师时,赵寿山和彭老总等人有过会面,甚至他们还合影留念,当时彭老总笑着说:“赵司令,你以后可要小心了,不要把照片泄露出去,要不然蒋委员长可要治你‘通匪’的重罪。”赵寿山很认真地说道:“我才不怕,我不仅要‘通匪’,以后我还要上山!跟你们一起干革命!”彭老总严肃地说道:“好,我们以后在山上等着你!”真是一语成谶,后来果不其然,赵寿山真的上了山,而且还成为了彭老总的副手!

他是国军军长,抗战胜利后起义,任一野副司令,为何不授军衔

尽管已经加入中国共产党,但赵寿山仍然担任国军第三十八军军长一职,坚持在抗战前线。一九四四年,赵寿山因为“通共”嫌疑,受到蒋介石的怀疑,为了打压赵寿山,蒋介石将他调离三十八军,改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尽管明面上是升职了,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第三集团军乃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赵寿山这个集团军总司令,只是一个“空头司令”,徒有其表,根本指挥不动第三集团军的部队。不过,赵寿山临走时也在三十八军埋了一颗定时炸弹,他密示几位老部下,必要时刻可以起义投共,进入解放区。

他是国军军长,抗战胜利后起义,任一野副司令,为何不授军衔

一九四五年,三十八军刘威诚等人,率领两千余人起义。一九四六年,赵寿山完全被架空,后来蒋介石干脆把他免职,调到南京给了一个闲差。一九四七年,赵寿山以赴美考察为由,摆脱了特务们的监视,进入了晋冀鲁豫解放区,后通电起义反蒋,从此光明正大地为中共工作。一九四八年,赵寿山先后担任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一野副司令员,赵寿山作为彭老总的副手,协助彭老总在多次战役中赢得胜利,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看,建国前夕,赵寿山的职位是一野副司令,这样的军职,一九五五年开国首次授衔时,他完全有资格授予上将,甚至大将,不过,最后他却未能被授衔,这是为何?原来,建国以后,赵寿山便离开了军队,先后担任青海省政府主席、陕西省省长等,按照规定,凡是不在军队系统的将领,都不能被授衔。显然,赵寿山符合这一条规定,是以他没能被授予军衔。

他是国军军长,抗战胜利后起义,任一野副司令,为何不授军衔

但不管怎样,赵寿山都是一位值得歌颂的抗日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