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揚越之地的燦爛青銅文明

二、先秦揚越之地與楚南重鎮

古揚越之地的燦爛青銅文明

古揚越之地的燦爛青銅文明

古揚越之地的燦爛青銅文明

古揚越之地的燦爛青銅文明

古揚越之地的燦爛青銅文明

古揚越之地的燦爛青銅文明

古揚越之地的燦爛青銅文明

古揚越之地的燦爛青銅文明

當人猿相揖別,人類走出洪荒時代,邁入文明社會之初,今中國北方地區先後出現夏、商、西周等較為強大的奴隸制政權,史稱“三代”。

夏朝之時,前面已提及的活動於及於湘瀏盆地一帶的三苗不服從夏禹的領導,禹非常不滿,此時南方發生大地震,三苗內部因此大亂。在此情況下,“禹親把天之瑞令,以徵有苗”1,大張撻伐的結果,三苗部落遭到毀滅性打擊,祭祀先祖的宗廟被摧毀,廟堂裡的禮器被焚燒,大批的三苗人淪為夏朝的奴隸。三苗國消失了,但三苗的後裔仍然在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此時,在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還曾生活著一個古老、龐大的民族——越人,即古籍中所謂:“百越雜處,各有種姓”,古越人的支系揚越中的一支後來進入今長沙地區。三苗後裔與揚越部落融合,至商周時期,南方出現了一個新的龐大的部落集團,先秦史籍稱之“荊蠻”或“蠻荊”“荊楚”,其所控制的地區則被稱為“揚越之地”,湘瀏盆地一帶應該都在該部族的控制之下。

據古史記載,商朝初期,商的軍隊曾大舉南下,侵伐“荊蠻”。 當時,“漢南之國”即漢水以南的各部落,面對商朝大兵的壓境,聽說商王湯很有德行,紛紛表示歸顧,但這種歸順只是一種很鬆散的關係,後來各族可能一度又擺脫了商王朝的控制。至商中期,商王武丁再次征討“荊蠻”。《詩經·商頌·殷武》中有詩句對這場戰爭進行了描繪:“撻彼殷武,奮伐荊楚,罙入其阻,衰荊之旅。”意思是商王的軍隊奮揚威武,討伐“荊蠻”,深入到險阻之內,打垮了荊楚的軍隊。孔穎達疏證此詩時還補充了一句“聚荊國之人眾俘虜而以歸也”,亦即還帯走了包括俘虜在內的大量人口。自此之後,荊楚“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重新接受了商王朝的統治,有考古發現的遺物作佐證。

西周滅商時,荊蠻的一位部落酋長鬻熊曾率師助戰,被封給爵號。周正式建立,其後嗣熊繹封於楚蠻。《逸周書·王會》載,周初營建雒邑告成,各方諸侯來賀,貢獻方物,荊楚以肉鮮味美的“長沙鱉”作為朝見天子的貢品,這也是“長沙”一名見於史籍的最早記載。但西周中期以後,兩者關係惡化,周昭王曾親率大軍三次南征,但都遭到“荊蠻”的強烈反抗,最後“南巡不返”,“卒於江上”。傳說周昭王“南巡”時已到了長沙,今長沙與湘潭之間臨湘江而立的“昭山”就是由此而得名的,山下水深莫測之“昭潭”,[A1] 即昭王葬身之所。周昭王以後,周穆王、周宣王又繼續用兵“揚越之地”。《竹書紀年》說:“周穆王伐大越,起九師”;《詩經·小雅·采芑》雲:周宣王命元老方叔率師伐荊蠻,“其車三幹”,聲威不小。

在漫長的歲月中,古越人創造和形成了自己富有特色的越文化,以拍印的幾何紋飾硬陶即印紋硬陶是其最有代表性的特徵。近幾十年來,長沙發掘的商周時代遺址如長沙楊家山、寧鄉炭河裡、瀏陽樟樹潭上層等處,都發現了各種與中原地區製作風格迥異的石器、灰色或黑色幾何紋飾的印紋硬陶殘片等具有古越文化風格的遺物。

三代時期,“揚越之地”長沙的青銅文明相當發達,在我國青銅時代寫下了輝煌燦爛的一頁。一是數量眾多,湘江流域出土的青銅器總數已經超過了400件,其中又以湘江下游長沙地區支流溈水流域的寧鄉黃材出土達305件,常被學術界統稱為“寧鄉青銅器群”;二是以青銅重器舉世聞名,如人面方鼎、四羊方尊、象尊、豕尊、牛尊、戈卣、虎食人卣、梟卣、獸面紋瓿以及眾多的銅鐃、銅甬鍾等[A2] ;三是大多具有很高的工藝水平,製作精美,富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和濃郁的越族風格,充分顯示了長沙商周先民的聰明才智和創造能力。1938年寧鄉出士的著名的四羊方尊,造型奇特、形象逼真、紋飾精細,是商周青銅器中罕見的珍品。1959年以來寧鄉和長沙縣出士的十幾件銅鏡,均以怪獸、虎、象、牛等為主紋裝飾,一般重70—80公斤,最大的221.5公斤,為目前我國最大的商代銅鏡。考古學界認為,這些青銅器形體高大厚重、紋飾優雅且多以動物造型,與中原青銅器的莊嚴凝重和圖案化傾向相比,更顯得形象生動、秀麗精巧。寧鄉之外,今長沙其他地區亦有青銅器發現。瀏陽出土的獸面紋提樑滷,長沙縣出土的甬鍾,鴞卣、望城縣出土的獸面紋甗等等,其器形、紋飾、銘文與中原地區出土的商周青銅器相似,有的甚至完全一樣。卣、鼎、甬、甗是古代王室和貴族祭祀的禮樂器。商周人迷信鬼神,注重禮制,好祭祀天地、山川、鬼神、祖先和戰爭中陣亡的將士,既使征伐在外也依時舉行。每逢祭典,這些以青銅製作的鼎、甬、甗便滿盛佳餚,尊、卣斟上美酒,鐘鼓齊鳴,煙火絛繚繞,甚是莊嚴肅穆。

目前學者們認為,湘江流域出土的大量商周青銅器是商末周初殷遺民及江漢地區地方勢力等受周人所壓迫南下帶來和來本地後所鑄造的;湘江流域自己的青銅鑄造業和青銅文明形成於西周早中期之際,可以早期越式鼎的形成為標誌,經歷了一個從最初模仿中原銅器到最後形成本地風格的過程。這一結論也可能是目前對寧鄉青銅器群最完備的解釋。1

商周王朝中原文化的不斷傳入,促進了長沙的開發。當時,長沙古越人仍然是居住在茅草覆蓋的半地穴式房屋,過著氏族制公社的生活,仍以石器作為主要的工具,進行刀耕火種式的生產。商代中期,中原的青銅鑄造技術傳入長沙,長沙越人開始使用和製造青銅工具銅斧,到西周後期又有了銅製的鑺和鍤。 鑺,即大鋤,是一種重要的鬆土工具。鍤,即耜,用於鬆土和起土,青銅斧、鑺 和鍤,在寧鄉、瀏陽和鄰近長沙的湘潭、茶陵、岳陽都曾有出土。這些先進的生產工具的出現,表明此時長沙地區已從原始的鋤耕農業階段發展到耜耕農業階段。湘瀏河谷丘原上的肥沃土地正在被一片片地開發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